1、过去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请举例说明今天人们用哪些科学技术产品使人类耳聪、目明、行得快。
①耳聪(顺风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目明(千里眼)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得快(腾云驾雾)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三种:①表示引用的部分;②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⑧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千里眼”“顺风耳”应取第________种。
2、你知道以下年龄分别叫什么吗?请填一填。
13岁:____________ 15岁:____________
20岁:____________ 30岁:____________
40岁:____________ 50岁:____________
60岁:____________ 70岁:____________
80~90岁:________________ 100岁: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事物的寓意。
1.过年吃年糕:__________
2.中秋节赏月: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三首咏物诗: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来寄托自己渴望能像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的于谦在《石灰吟》中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体现不向恶势力妥协、屈服的精神;而清代诗人郑燮则在《竹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表明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意志。
5、积累填空。
1.我不能光听你说,我要亲眼去看一看,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吧!
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7、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酒杯。
【1】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留在酒店话别 B.别后留住金陵
C.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 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
【2】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①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_________,“不行”的人指________。
②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__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________。
【3】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__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8、古诗阅读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
B.一个“都”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的急切心情。
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
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
【2】“白雪却嫌春*晚”一句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________的心理。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赏析
它们开放黄色的花,白色的花;它们开放蓝色的花,紫色的花。它们的花,有的像小酒杯,有的像小铃铛;它们的花,在草丛里谈心;它们的花,在和蝴蝶游戏;它们的花结成种子,有的落在泥土中,有的在风中飞扬。
【1】短文第一句写了野花的 ,分别写了 , , , ,四种。第二句写了野花的 。
【2】这段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 )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并在画线句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画“____”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第二个“死”字表达了对剥削、压迫人民的人的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等词语。
【3】本段共有______句话:中心句是第______句;第二句引用曾写过《史记》一书的文学家司马迁的话说明生死观,类似的名人名言还有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是第______句;最后一句以______为例,说明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有价值的,是比泰山还重的。
【4】下列人物中,(______)的死重于泰山,(______)的死轻于鸿毛。(填序号)
①戚继光 ②刘胡兰 ③雷锋
④秦桧 ⑤李大钊 ⑥汪精卫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选文开头说“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笑着说”中“笑着”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这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想象一下,当曹操知道上了当之后,他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再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榆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ròu ruǎn | jué jiàng |
___ | ___ |
【2】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________;②________改________
【3】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________ 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
________ 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庐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有户姓周的人家。他们家堂屋里挂着一张照片,是周总理和一个小姑娘的合影。这个小姑娘就是他们家的桂花。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 1961 年拍的。桂花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 9 月 17 日,桂花刚舂完米,坐在门口歇息。这时候,公路上开来几辆小汽车,在他家门口停住了。汽车里走出来好几位干部,桂花见了生人,连忙站起来想躲进屋
里去,却被一位干部叫住了。那位干部问:“小姑娘,你认得观音桥吗?给我们带个路,好不好?”桂花回答说:“好。”这时,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干部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跟着她向观音桥走去。
桂花把总理他们领到了观音桥,正想回家,可是总理还是紧紧拉着她的手,说:“来,咱们照张相。”这一下可把桂花乐坏了。13 岁的她还是第一次照相哩,而且是和总理照相啊!
照完相,周总理拿了块湿毛巾,把桂花那双沾了泥巴的小手擦得干干净净,又递给她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桂花偎依在总理的身边,大口大口地咬着又香又甜的苹果。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开始,桂花的心怦怦地跳,后来她为什么不紧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就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百花园。
1.仿照例句的句式所用的修辞手法,仍以“她”为开头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前进。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成反问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5.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难道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个电话不是又随即而来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哭了,笑了
你哭了
因为你看到的
是下雨时
那泥泞的路
你笑了
因为我想到的
是雨后架在天边的
那七色的彩虹桥
读了这首小诗,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在生活中,你也一定哭过,笑过,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哭了”或“笑了”或“哭了,笑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