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8分)
⑴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 ,在给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 , , ……
⑵孔子是中国古代的 家。相传他有弟子3000,贤人72。孩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填空。
在人生的道路上,爸爸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遇到难题时,他会用“________”这句话启发我变换角度考虑问题。他还告诉我要有创新意识,正所谓“苟利于民,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
4、下面语句可以运用哪些人体部位来比喻?请填写
(1)这件事终于有________了。
(2)在班级管理方面,她是老师的________。
(3)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________。
(4)小明是家里的独生子,妈妈常称小明是________宝贝。
(5)班干部常常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向老师汇报,班干部成了老师的________
5、照例子,写词语。
例:代替——替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在你写的词语中哪些是位置调换后,意思没有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清气:清香的气味。③乾坤:天地。
【1】判断对错。
(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___)
(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___)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
【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7、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 )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___________)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__________)
8、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____________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____________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商人夹(jiā jiá)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根据选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 活动 |
_____ | 沿河做生意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老人 | _____ |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到_______的过程。
【4】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老鼠观海
一只小老鼠想到海边去看看。
“这条路太可怕了,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千万去不得!”爸爸妈妈劝阻道。
但小老鼠已经下定决心。
第二天,当天边刚刚出现第一道霞光时,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一只猫从树上跳下来紧追不舍,一心想把他吃掉。幸亏旁边出现了一条窄窄的小路,他才逃出了险境,但他的尾巴却被猫咬掉了一小节。
下午,小老鼠又遭到了苍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被追赶得迷了好几次路。一路上,他担惊受怕,疲惫极了。
傍晚,小老鼠拖着沉重的脚步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忽然,辽阔的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一排排的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在晚霞的映照下,海面上闪耀着一道道灿烂的金光……
他尽情地欣赏着。
“啊!多美的景色呀!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和我一起来观看一下这美丽的大海呀!”小老鼠感慨道。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的上空。小老鼠惬意地坐在山顶上,沉浸在深深的安宁和退想之中。
【1】在文中三处横线处作出合理预测。
【2】我一共进行了三次预测,对照作家的原文,我发现: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故事,我受到这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根据解释写词语。
(1)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__________
(2)很少有人知道。__________
【2】文章题目“五角星”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________。
【3】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怎样的?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回答问题。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jiā jiá)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zhòng chóng)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biàn pián)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居然——(_______) 粗心——(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与“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相照应的句子,画上“ ”。找出我十分惊慌害怕的句子,画上“﹏﹏﹏”。
【4】“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他们”是指________。这句话用了______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敌人的_________。
【5】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标题,合适的是( )
A.被捕前 B.被捕时 C.被捕后
13、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练习。
沙漠玫瑰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怎么会有玫瑰?我把“沙漠玫瑰”拿在手里一看,原来是一把枯萎了的干草,很难看。但是朋友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就会完全复活。把水倒掉的话,它又会渐渐枯干。再把它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只要把它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我把这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向外稍稍舒展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第三天再去看,虽然边缘还是干枯的,但那点绿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针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它慢慢地舒展着自己,让我们渐渐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点。我们每天都给它加清水。有一天,绿色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枝丫,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一位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我和儿子惊喜得大叫起来,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问:“这不过是一把杂草,你们干吗这么激动呀?”
是啊,在他眼中,它不是玫瑰,只是一种地衣啊!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绿色的低等植物,搁在大碗里。这情形很难与美联系起来。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命的倔强。沙漠里,很难下一场雨。没有雨水,它就不能完成生命的周期。于是,它就等待,等待那极难得的降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丫,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等积蓄的雨水没有了,它就又一次收缩起来,等待下一场降雨。
在我们的眼中,沙漠玫瑰的美是惊人的。我们欣赏它,是因为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赞美它,是因为它蕴藏着绿色的生命。
【1】对于沙漠玫瑰的开放,“我们”惊喜得大叫是因为____,而邻居却无动于衷,是因为______。
【2】“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命的倔强”句中“倔强”的意思是_________。
【3】第4自然段中,“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是个____句,作者运用这种句式表达出___。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
B.一蓬干草从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
C.作者给这种地衣起一个美丽的名字,表明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
D.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自然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我们”欣赏它,是因为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赞美它,是因为它蕴藏着绿色的生命。
【5】你从沙漠玫瑰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试着写一写你的阅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文中的“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折
【3】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和______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就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18、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的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________
②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________
21、习作。
请根据要求写一篇450字的记叙文。
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呢?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感情要真挚,注意运用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