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的象形性很强,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辨认汉字。下面是古人最早创造的“篝”字。根据“篝”的字形特点,分析这个字的上边表示竹子,下边表示( )
“篝”形声字,本义是竹笼。“竹” 表意,表示篝是竹笼子;“冓”(ɡōu)表声,有架积木材之义,表示篝是竹条遇合架构而成。
A.木棍
B.竹条
C.相遇、交接
D.鱼
2、下面画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清澄(chénɡ) 雕塑(suò)
B.龟(ɡuī)裂 驯(xùn)良
C.辞退(cí) 召集(zhào)
D.镜匣(jiá) 崩塌(bēng)
3、与“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怎样才能有赢的把握呢?
B.不可能有赢的把握。
C.怎么可能赢呢?
D.不一定有赢的把握。
4、照样子,把字变成新字,再组词。
1.例:告——(浩)(浩瀚)
府——_________ 免——_________ 保——_________
2.例:蚁——(议)(会议)
值——_________ 玫——_________ 馅——_________
5、积累运用。
1.《题临安邸》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以反讽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丑态。
2.《长相思》的作者是词人_________。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九册语文,其中我最喜欢的一课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你知道巴学园的孩子们吃的盒饭有______的味道和______的味道。
5.《田螺姑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规范、正确。
dì zhèn wā jué zāo gāo jǐn shèn
( ) ( ) ( ) ( )
cí xiáng qí dí zì háo xī rì
( ) ( ) ( ) ( )
7、根据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又工整又快。
冬奥会速度滑冰接力比赛马上开始。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经过了无数次艰苦duàn liàn( ),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发令枪一响,个个像脱缰的野马miáo zhǔn( )终点奋力滑行,又像一支支fēi chí( )的箭一般。shú liàn( )地交接,有力地冲刺,最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观众们都为运动员们精彩表现而yóu zhōng( )地赞叹。
8、补全下列词语
前( )后继 自吹自( ) ( )而不舍 鞠( )尽瘁
( )假虎威 俯首( )耳 走( )无路 ( )立鸡群 ( )先士卒
9、课外阅读。
又见樱花
在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有很多樱花树,三五一丛或独自一株,没有任何规律地散落在楼下的花坛中。
午后的阳光是那样的和煦,没有夏日的炎热与冬日的寒意,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温暖。而眼前的樱花,就在这春寒料峭里三五一簇,淡淡地开着,没有浓烈扑鼻的花香,也没有光艳夺目的花色,有的只是如云似锦的花簇,随风轻轻地摇曳,像极了少女们浅浅矜持的微笑。
最难忘的是乡下我家楼下那一株樱花树。树很老了,但枝繁叶茂,粗壮、高大。儿时的我总爱在阑珊的春日中,待到无数璀璨的星辰挂上天空时,“少年不知愁何在”的我便会淘气地____上枝干,惬意地半____半靠在树枝上享受着乡村的幽僻。一阵微风____过,雪白的花瓣伴着风、____着舞飞进了我永远的梦里……
后来,上大学了,大学校园里也有两株樱花树,低矮得让人总是容易忽略。花期时花开得也不多,大抵就是那么几簇,在鲜花似锦的大学校园里的确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每到夜晚,那些开着大团大团花儿的树下总会集聚纳凉的学子,或读书或低声交流。此时的我虽然站在樱花树下,但思绪已不在樱花树下了。
故乡和母校那些樱花,它们也正开着吗?
【1】请将下列四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跳 拂 躺 攀
【2】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文章一共写了三个地方的樱花,其中最难忘的是______,第二段中“眼前的樱花”是指______,尽管______在校园里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A.工作单位楼下的樱花
B.家乡的樱花
C.大学校园里的樱花
【3】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作者的“思绪”在哪儿?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画“~~~”的句子,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说明花生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下面这些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老黄牛 无私奉献
梅花 默默耕耘
荷花 坚贞不屈
粉笔 冰清玉洁
【4】你身边有哪些像花生这样的人?你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庄严的军礼(节选)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脚步十分沉重。看见爸爸的身影,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张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身上沸腾了,他强忍着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敬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1)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陈司令员年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体态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①他们站得更近,身体靠得更拢。
②老少两代军人相互理解,心心相印。
(4)哨兵的泪花是( )
①惭愧的泪。 ②后悔的泪。
③激动的泪。 ④害怕的泪。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身体里面竟长了一个肿瘤,她住院接受了3个月的化疗。出院后,苏珊原先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快掉光了。她以后将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这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又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现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1】写出文中你最想积累的词语。(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珊站在教室门口迟迟没有进去,是因为( )
A.她3个月没上学,所以不愿意读书了。
B.这么久没上学,她不认识老师和同学们了。
C.她觉得自己的帽子不够漂亮。
D.她生病后头发掉光了,还戴着一顶帽子,怕同学们发现后歧视自己。
【3】老师让同学们都戴着帽子上学,是因为( )
A.天气冷了,戴上帽子可以保暖。
B.戴上各种各样的帽子,可以使同学们看起来更漂亮。
C.让孩子们不因为只有苏珊戴帽子而感到新奇,同时巧妙地保护了苏珊的自尊心。
D.班级里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4】从哪些词语(一个即可)可以看出苏珊在教室门口和走进教室后的不同心情?(提示:从第3、4自然段中找)
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我们上学都要戴帽子。
B.老师的话我们要听。
C.生活中要学会友善地对待别人。
D.苏珊戴的帽子十分普通。
13、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本文记叙了“我”儿时在家乡 的无穷乐趣,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作者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 )( )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 , 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2)“悲愤交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 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下划线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的人生价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 )
A .不怕牺牲。
B .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
C .一定要完成编写《史书》这部著作的决心。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我的所有读者中,对我的文章和书最在乎的人,是父亲。从很多年前我刚发表作品开始,只要知道哪家报纸杂志刊登有我的文字,他总是不嫌其烦地跑到书店或者邮局里去寻找,这一家店里没有,他再跑下一家,直到买到为止。他总是用(欣赏 赞赏)的目光读我的文字,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有时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的儿子很一般,你不要太得意。”他也不(反驳 驳斥)我,只是开心地一笑,像个顽皮的孩子。有一次我出版了新书,准备为读者签名。父亲知道了,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去看看,因为这家书店离我的老家不远。我再三(关照 关心)他,书店里人多,很挤,千万不要凑这个热闹。那天早晨,书店里果然人山人海,卖书的柜台几乎被热情的读者挤塌。我欣慰地想,好在父亲没有来,要不,他撑着拐杖在人群中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心无旁骛 专心致志),很专注地埋头为读者签名。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唉,父亲,他还是来了……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用“\”划去。
【2】选段中表现父爱的细节描写有多处,请你用“___”画出一处,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如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他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
材料二:随着快递规模的高速增长,对包装材料等生产资料需求大幅增加,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日渐突出。有调查显示,我国快递业每年产生超过900万吨纸类废弃物和约180万吨塑料废弃物。而传统的纸盒包装所需要的填充物、胶带等,回收概率几乎为零。
材料三:
【1】材料一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快递物品包装浪费十分严重;材料二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数量十分惊人。
【2】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包装造成的快递垃圾,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危害人们的健康。
B.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认为快递垃圾污染水土的比例最高,认为无危害的比例最低。
C.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近98%的消费者都对快递垃圾的危害有清醒的认知,因此不需要继续进行相关的宣传。
【3】处理快递垃圾,给快递包装“瘦身”和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你想对快递员或喜欢网购的人们提哪些建议?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武松打虎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月荅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 )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 )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哪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动弹不得。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怕:
(2)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望:
3.这里的“大虫”是指( )
A.大型的动物
B.老虎
C.比较大的虫子
4.“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这里可以用 (四字词语)来形容。
(2)用“迸”突出了流血时 的样子,通过描写各个部位都往外流血来表现老虎被打死时的 状,表现武松的 。
5.画横线句子中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有:揪、 、 、 和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武松打虎时的 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高大的 形象。
6.这段短文描写了哪些内容?
18、重点段落品析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选文最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
A.语言
B.动作
C.心理
【2】用文中画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并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有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文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对文中“乐此不疲”的正确理解是( )
A.高兴不疲劳。
B.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4】读书有哪些好处?请根据短文内容自己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请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句意。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用一种说明方法将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学校的升旗杆真高。
________________
22、他的事迹难道不值得我们感动吗?(改为肯定句)
。
23、习作乐园。
题目:爸爸,妈妈,他(她)不是我!
提示:有一天,你被克隆了。这个克隆人,是你,又不是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呢?想象一下,写下来。不少于400字,注意想象合理,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