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A.你说话自相矛盾,还在那喋喋不休,真是可笑。

B.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们都有错,现在在这儿好好反省。

C.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太平盛世,但不能忘记我们国家曾遭受的屈辱历史。

D.狐狸足智多谋,用甜言蜜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歇:休息)

B.默而识之,学而不,诲人不倦。(厌:满足)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喑:鸣叫)

D.秦王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允诺:诺言)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路不拾遗       哀鸿遍野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B.国泰民安       正通人和       孤掌难鸣       直言不诲

C.饮水思原       富丽堂皇       声明远扬       玲珑剔透

D.功无不克       完璧归赵       呕心沥血       别出心栽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落花生》一文中,作者是以“_____”为线索,按照种花生——_______—— 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作者借花生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5、看数字猜成语。

33 22______________)   12345609______________)   1256789______________

5 10______________)   1+2+3______________)   333 555______________

6、将诗句补充完整。

(1)“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诗句中最能代表作者心情的字是____________

(2)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宋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时“三到之中,____________。”本学期,我还掌握了一些提高阅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7、多音字组词

倒:dào(______)dǎo(______

得:de(______)dé(______)děi(______

似:shì(______)sì(______

8、按原文填空。

(1)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临行密密缝,_______

(3)人闲桂花落,_______

(4)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5)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给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面意思的词语。

(1)背对着背,往相反的方向走。 __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划出体现人们走搭石很优美的句子,并仔细体会文章主要描写了人们走搭石 美和 美。

【4】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中,“________”一词表明乡亲们把背老人走搭石看成是很自然的事情,体现了乡亲们________的好品质。

【5】语言实践:我想刻画________(谁)________的品质,我会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

10、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阅读课文片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是为了突出(  )

A.花生味美、价钱便宜、可以榨油。

B.桃子、石榴、苹果有华丽的外表。

C.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

D.桃子、石榴、苹果光有外表,没实在用处。

【2】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填上一个字)

____花生——____花生——____花生——____花生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和阿炳

我和阿炳住得很近。我家住无锡城图书馆路四号,与阿炳所在的雷尊殿近在咫尺。他家在大殿对面30平方米左右的矮平房内,屋内桌椅残缺不全,床是竹榻,灶是行灶,可以说家徒四壁

我跟阿炳之间,20年左右的师友情、忘年交。阿炳当年总叫我的乳名松官,而要我叫他阿炳。阿炳个子比我矮点,我是一米七六,他在一米七二到一米七四之间。阿炳面方耳大,鼻正口方,头上有个用小辫子绾(wǎn)成的道士发髻(jì)。他脸色黄里透青,嘴唇上有几根八字胡须。阿炳最引人注目的是歪戴在鼻梁上的那副墨镜,墨镜的一条腿已经掉了,只好用条细绳圈套在耳朵上,于是整副眼镜就一高一低地挂在他的鼻梁上,让初次看到的人哑然失笑

我认为二胡、琵琶和说新闻是阿炳的艺术三绝。阿炳以音乐艺术著称于世,但是在他生前,社会影响最大、最受群众欢迎、最足以说明这位街头艺人刚强不屈、峥嵘傲骨

性格的是他独创一格的说新闻”。“说起新闻,话起新闻,新闻出嘞,啥府啥县,啥格地方?“这是阿炳每次说新闻的开场白,然后再正式开始,四字一句往下说。他敢说敢唱,勇于为劳动大众打抱不平。1950年我们为阿炳录音时,没有把他演唱的那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说新闻录下来,实是一大憾事。

阿炳的琵琶技术,除了师傅的传授外,也离不开他勤学苦练,使得他的琵琶技术越来越好。记得在崇安寺场子上,阿炳每次必弹琵琶曲《龙船》,以此吸引听众。他每次都将琵琶横放在头顶,高举双手,边弹边解释琴声所显示的音乐形象:“锣鼓敲起来了,第一条龙船来哉,第二条又赶上来哉,第三条龙船……”有声有色,煞是热闹。

阿炳的艺术三绝,绝中之绝是他的二胡演奏技艺。阿炳的二胡技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阿炳的二胡,厉害在两根弦。一般人的二胡都配用丝质中弦和子弦,阿炳却用粗一级的老弦和中弦。两根弦绷得又紧又硬,手指按弦非用足力不可。阿炳的双手满是老茧,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左手的掌面以及除拇指之外的四个指的指面上,处处是苦练的标记。他拉二胡的音色又糯又甜,而且甜而不腻,糯而不粘。他的琴音嘹亮异常,音波传递极远,根本无需借助话筒扩大器等电声设备,当年只要一踏进崇安寺山门,就能听到阿炳的胡琴声,崇安寺里很闹、声音很杂,但是随便什么声音都压不住他的琴声。阿炳的二胡声有股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瞬间便能引发听者心灵的共鸣。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家徒四壁:_________

哑然失笑:_________

2按照文章内容排列顺序 (只写序号)

A. 写了阿炳的家境贫寒。   B. 写了阿炳的琵琶技术。   C. 写了阿炳的二胡演奏技艺。

D. 写了阿炳的外貌。   E. 写了阿炳说新闻。

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阿炳   艺术绝技。

4在文中找出描写阿炳外貌的句子, 画出来。作者主要抓住了阿炳 的突出特点,把阿炳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5阿炳的二胡演奏技艺是绝中之绝,这种技艺绝妙之处体现在( )。(多选)

A. 阿炳的二胡,用粗一级的老弦和中弦。两根弦绷得又紧又硬,手指按弦非用足力不可。

B. 他每次都将琴横放在头顶,高举双手,边弹边解释琴声。

C. .二胡的音色又糯又甜,而且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琴音嘹亮异常,音波传递极远,根本无需借助话筒扩大器等设备。

D. 阿炳的双手满是老茧,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左手的掌面以及除拇指之外的四个指的指面上,处处是苦练的标记。

13、课外阅读。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爱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爱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亮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听见流水哗哗的声响,看见满眼闪烁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生活了。

不知走了多远的路,船进水破了,孩子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的咳嗽多起来,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吃完了。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呆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孩子们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可离新奥尔良还有三天三夜的路。德诺的身体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德诺又回到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便充满了快乐。他们有时还会合伙玩装死游戏吓医院的护士,看见护士们上当的样子,两个人都会忍不住地大笑。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结果却杳无音讯。

秋天的一个下午,德诺的妈妈上街去买东西了,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夕阳照着德诺瘦弱苍白的脸,艾迪问他想不想再玩装死的游戏,德诺点点头。然而这回,德诺却没有在医生为他摸脉时忽然睁眼笑起来,他真的死了。

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两人一路无语,直到分手的时候,艾迪才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

1、从文中找出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听到这个坏消息,妈妈顿时 ,旁边的人也止不住的流眼泪。

2)华华最后还是离开了小山村,离开我们这些他认为最好的朋友,从此

2、领悟内容,填空或回答问题。

1)德诺是不幸的,因为他 ,德诺又是最幸运的,因为他  

2)本文的题目是《生命的药方》。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把文中划横线的话加以提炼和概括,简单地说:生命的药方就是 (用两个字的词语回答。)

3)有人说艾滋病是世界瘟疫,据了解,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已近百万。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号召人们远离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请你为此写一句广告语

4)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艾迪是一个 的人。

5)划出最使你感动的一句话,并写出使你感动的原因。

6)读了《生命的药方》一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14、课内阅读。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文中应接不暇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两个这样意思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种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与理解

材料一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材料二  近年来,“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每一天,都有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疫情之下,全世界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至少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关于珍惜粮食的诗句。

2文中的“必剩客”指______________,“光盘族”指____________,“兜着走”指________________

3班级召开“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请你作即兴发言。请结合提供的材料,写一段简短的讲话稿,呼吁同学们做厉行节约的小模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训练。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即系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了人间。

有另外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张泽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_______   意味悠长——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硕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精彩阅读。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这段话主要写了(   

A.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B.太阳很大,看起来小是因为离我们太远了。

C.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8、课外阅读。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来到乌龙山。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我们离船登岸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西沉,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事情的发展

2依次填出作者参观的景物。

乐山城——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第5自然段中描写大佛高大的句子,用“ ”画出这段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又是荠菜花开时

许博渊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于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是灰紫色的,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是在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玩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让我去挖点荠菜来,晚上包园子吃,我就兴高粟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花开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挖荠菜的妇女、孩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________ 有趣——________

【2】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在作者的童年记忆中,作者喜欢做的事情是_______,不喜欢做的事情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2)荠菜的特点是_____。荠菜之所以让“我”兴奋激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又是荠菜花开时”,对于这个文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是烟花三月、荠菜花开的时候了。

B.“我”在感叹时光流逝,一年又过去了。

C.又是三月,“我”忆起童年时光以及寻找荠菜的快乐,心生感触。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说明文以“_________________”为成功。——叶圣陶

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星期天,我们一家去郊外游玩,走到半路,我突然指着眼前的树激动地喊道:“快看,这棵树真高啊!”

妈妈回答:“是呀,这棵树大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摸摸我的头,笑着说:“的确是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妹妹歪着脑袋,拉了拉我的衣角:“哥哥,这棵树远远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2)我们迈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________

(3)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缩句)

________

(4)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

(5)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体会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修改病句)

______

(2)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改为转述句)

______

(3)运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一个“焦急等人”的情景,表现人物的内心。

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三十年后的母校》

三十年后如果再回母校,你希望母校是怎样的呢?请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把你所期望的学校的样子写进你的作文,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