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测“鲲”字的读音是( )
A.yú
B.hūn
C.gūn
D.kūn
2、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词语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序号)。
【1】湿润的东风 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
A.吹过
B.走过
C.迈过
D.掠过
【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 ,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
A.凌乱
B.杂乱
C.散乱
D.混乱
【3】秋雨趁你没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
A.留心
B.留意
C.注意
D.随意
【4】 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
A.或许
B.也许
C.可能
D.兴许
3、在下面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寓言(yù ) B. 陷入(xiàn) C. 锋利(fēn) D. 矛盾(máo dùn)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晨 绒球花 飘扬 敬礼
B.郊外 胸甫 白桦树 树林
C.轰响 狂欢 胡涂 功课
D.咿呀 唱歌 照列 戒尺
5、补充句子。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2)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
(3)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小溪泛尽却山行。
(5)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6)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
(7)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8)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
(9)“文房四宝”指________________。
(10)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___而死。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如______如画 葱葱茏______ 风______仆仆
来______往往 形______各异 清清楚______
7、结合语境,填写诗句或俗语。
(1)泛舟西湖,脱口而出的是苏轼千古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远观天门山,映入脑海的是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下望洞庭,美景正如刘禹锡诗中描绘“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2)“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深于矛戟”这句话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
8、看拼音,写词语
dǎ jī chóng míng qiāo dǎ lè qù
cì wei shēn shǒu shuǐ gōu xiǎo tōu zhuī dào
bí zi zǒng shì cháo shī
9、课外阅读。
庭院里的秋天
我沿着石径来到了院子中间,迎面吹来一阵秋风,使人觉得气爽神怡。
一簇簇的菊花争奇斗艳,有白的、红的、黄的、粉的,大大小小,色彩斑斓。我俯下身子,凑近花丛闻了闻,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菊花旁边是一排冬青树,经过几阵秋雨的洗涤,越发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真是名副其实的“冬青”。右边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这些红得透亮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树上。在繁密而又苍翠的冬青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可爱。那一片片梧桐树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好像满院都是飞舞的彩蝶。我偶尔抬头,啊,天空那么高,那么蓝!一片薄纱似的白云在慢慢地浮动着,好像留恋这美丽的秋色,不愿离去。靠围墙边的几棵青松,在阳光下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青松旁边是几棵红枫,那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 。
秋色多浓啊( )这一派迷人的秋色( )哪怕只看一眼( )准叫你心醉( )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在第2自然段最后的横线上补充内容,使文章更生动。
【3】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第2自然段主要是抓住庭院里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的大自然令人难忘,它会匀起你无限的想。渐渐沥沥,渐渐沥沥……这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音乐老师春雨正在给我们演奏音乐。春天的旋律给大自然带来了欢乐。
夏天的池边,青蛙在唱歌,“呱呱,呱呱……”知了听了,也唱起歌来“知了,知了……”
秋天树叶唱着歌,“哗啦哗啦----”果子成熟了,“砰砰砰!”是什么在响?哦,原来是成熟的果子掉落的声音。
冬天寒风在唱歌,“呼呼---呼呼---”小朋友们在堆雪球,“砰---”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有一个小朋友推的雪球太大了,在一个坡上摔破了。“哈哈哈哈……”我们笑得可真开心啊。
大自然真美妙!其实还有很多的声帝在等着你呢!只要你用心听就可以听到很多声音。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美好--(__________) 畅想--(__________) 下落--(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围绕中心句“______ ”,写了_____ 、____ 、____ 、____ 四个季节中代表性的声音,分别是春雨的声音、_____ 的声音、_____ 的声音和_____ 的声音。(每个季节写一个)
【3】“寒风在唱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短文介绍的,你还发现了大自然中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请写出两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鲜花
①又是一年花开时,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防止有人偷偷来摘花。
②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
③“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吗?”女教师问。
④“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⑤“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边。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漂亮的玫瑰(méi gui),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属于你了!”女教师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
⑥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
⑦第二天放学后,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
【1】新来的女教师照看校园西南角花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④自然段中“支支吾吾”的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B.指说话十分清楚、明白。
C.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D.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
【3】小男孩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改变了做法。请用“______”画出小男孩的决定。
【4】故事还没结束,请你预测后面还会发生什么,并把依据写清楚。
我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我”对刺猬的称呼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刺猬的______之情。
【2】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短语排排队。
①驮枣快跑 ②归拢红枣 ③打滚儿扎枣 ④爬树摇枣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这部分内容?用“_____”画出来。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翠鸟鸣声(青翠 清脆),爱贴着水面(疾 急)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gān gǎn)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它这样机灵,
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huǎng huàng),水波还在荡漾。
1、请你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音。
2、在横线上填写一组关联词语。
3、用横线划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喻成 ,突出了翠鸟 的特点。(3分)
4、这两个自然写的是:
。
14、课内阅读。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的美丽。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 )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 )起来了,红色的长嘴( )着一条小鱼。它( )在船头,一口把小鱼( )了下去。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2】用“ ”画出“我”看到鸟儿猜测的句子。
【3】翠鸟站在船头是为了( )
A.和我们一起去外祖父家。
B.观察小鱼的动态,趁机捕鱼吃。
【4】从文中画“ ”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雷州半岛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千米。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树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海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当地的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呼:“你好啊,海南岛!”
【1】根据短文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一大岛。(____)
(2)海南岛盛产热带水果和海产品,但不出产药材。(____)
(3)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海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____)
【2】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海南岛比作______和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景色和物产、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南岛,表达了作者对海南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介绍了海南岛的景色和物产。
16、错乱顺序重排列。
①他把小麻雀放回了大自然中。
②他找出爸爸用过的旧鸟笼,让小麻雀住进去。
③他在树下发现一只刚出窝不久的小麻雀。
④他每天细心照料小麻雀。
⑤几个星期过去了,小麻雀长大了。
这段话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黄黄的银杏树叶好像一把把小扇子。(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擦、尺子、眼镜和卷笔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说:“这个商场里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按要求改写句子)
提示语在句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语在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查字典填空。
(1)“寻”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1)我们努力读书,是为了成为有休养的人。
(2)走在千灵山的秋色中,感受到家乡越来越美了。
20、修改病句。
(1)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写做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这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外出游玩时欣赏到的风景。写之前要仔细回忆,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表达对美景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