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_______,故事先介绍_______胡子浓密,第三天都得刮;再写他漏刮了_______,胡子因为_______越长越长;接着写一个_______剪了胡萝卜先生的_______放风筝;最后写胡萝卜先生路过_______家,她正在找_______。( )
A.王一梅;胡萝卜先生;一根胡子、蘸到果酱;小男孩、一段胡子;鸟太太、晾衣绳
B.王一梅;胡萝卜先生;两根胡子、蘸到果酱;小男孩、一段胡子;鸟太太、晾衣绳
C.王小梅;胡萝卜先生;一根胡子、蘸到果酱;小女孩、一段胡子;鸟太太、晾衣绳
2、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暖暖的叮咛 振动翅膀
B.丰满的谷粒 匆匆赶来
C.丰收的歌声 掠过山冈
D.道别的话语 抖抖手臂
3、根据意思选词语。
A.荡漾 B.俊俏 C.镶嵌 D.干涸
(1)(相貌)好看。( )
(2)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
(3)(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
(4)(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
4、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早晨 荒野 颜料 缤纷 B. 淮备 讨厌 因些 旅行
C. 木柴 舒服 排列 橙色 D. 睁开 煤油 救命 可怜
5、比一比,再组词。
猎 _______ | 旅 _______ | 遥 _______ |
猪 _______ | 族 _______ | 摇 _______ |
6、仿写词语我最棒。
很久很久 很_____很______ 很_____很______ 很_____很______
吱吱呀呀(AABB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教材回顾。
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咏秋。在刘禹锡眼中,秋是“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的宁静素雅;在叶绍翁眼中,秋是“___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思乡情切;在苏轼眼中,秋是“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的鼓励劝勉。我还积累了许多描写秋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让人敬佩的人物有:不懂就问的_______,循循善诱的_______,机智救出落水孩子的________,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工作的________。还有一些可爱的动物朋友:搭船的_________,带刺的朋友_______,帮助红头脱险的________。
8、看拼音写字词,把字写规范。
xǐ 鹊扬着nǎo dai
,在yáo huàng
的 zhī
头,dǒu
动、梳理着yǔ
毛。
9、读选文,做习题。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树梧桐的落叶,都像 ,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 ,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准确地填入文中横线上。
A.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一块彩色的地毯
C.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 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粘”字表现了雨下得大,树叶落得很多,地面又脏又乱。
B.一个“粘”字表现了地面湿漉漉的,天空还没放睛。
C.一个“粘”字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落叶紧贴地面的状态,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10、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我的外公最爱读书。那天下午,外公又在书房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外公( )您的学问这么大( )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 )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只有虚心好学,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呀!”
(1)请在文中( )内加上标点符号。(1.5分)
(2)这段话共有 句,都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1.5分)
(3)外公学问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请把原因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1分)
11、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那一定会很好(节选)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chāi cāi)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pū pù)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木板先由________变成________,再由________变成________。(填序号)
①椅子②手推车③木地板
【4】用“ ”画出椅子心里想的句子。
【5】对“那一定会很好”的理解,正确的选项的一项是( )
A.说明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不想做事,只想快活。
B.表现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1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奖赏该给谁
佚 名
古时候,欧洲有个国王布告天下,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授奖大会。会期一到,全国的能工巧匠、英雄豪杰、学者诗人,都云集到都城的广场上,准备接受奖赏。
授奖开始了。一个画家手捧画册登上授奖台,对国王说:“陛下,我的画像阿尔卑斯山的春天一样美丽,我应该得奖。”国王摇摇头。
第二个登台的是个医生,他说:“前年瘟疫流行,我治好了99999人,我能得奖吗?”国王仍然不同意。
第三个登台的是个全国闻名的诗人。他向国王致敬后,说:“我的诗可以和中国的李白、杜甫、自居易比美,奖给我吧!”
国王说:“即使李白、杜甫、自居易再生,我也不奖他们,何况你呢?”
又有许多人信心十足地走上了授奖台,然而他们都是空手而归。于是,人们
议论纷纷:“奖赏究竟应该发给谁?”
最后,夕阳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挽着一个小姑娘登上授奖台,说:“陛下,祖国的春天,遍地是桃花红,梨花白……”
国王满面春风地说:“你是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应该把奖发给你。”于是国王郑重地将最高奖——一枝从阿尔卑斯山采来的并蒂桃花,插到了老师的衣襟上。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授奖大会在金色的霞光中结束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云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家、医生、诗人要求发奖时说话的语气各有不同。请从“信心十足、商量、试探、恳求、乞求、询问”这些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空。
(1)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王认为老师是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理由是( )。
A.老师的年纪最大,工作时间最长,贡献也最大。
B.老师热爱祖国,说出了祖国春天的美。
C.老师从事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丁很多人才,他的学生像桃李一样遍布天下,装点着祖国。
13、阅读理解。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梧桐树(______)的垂柳 (______)的树阴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郁郁葱葱: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围绕这句话,分别写了 、 、 、和农家小院前后的树。
【4】用“﹏﹏﹏”画出比喻句。这个比喻句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14、课内阅读。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1】这一次小女孩点燃火柴后看见了奶奶的幻象,原因是( )
A.奶奶会给她做喷香的烤鹅。
B.奶奶能给她准备圣诞树和圣诞礼物。
C.她在幻象中得到了温暖的火炉、食物和节日的快乐,接下来的幻象是出现家人的疼爱。
D.奶奶能给她她幻象中的一切,所以她看见了奶奶。
【2】读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再结合右边的图片,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选段的最后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北面有个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
(1)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2)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3)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_____) 热闹(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_____漂漂亮亮_______ _______
【5】用“—— ”划出一个比喻句。
【6】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16、我最喜欢的书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这本书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南沙是一个景色迷人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仔细对比下面两个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的写法,再仿照例句进行改写。
例:湿润的东风吹过荒野,在竹林中发出响声。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改写:几只黄鹂在枝头跳跃,一群百灵在枝头鸣叫。
几只黄鹂在枝头_____________,一群百灵在枝头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红头高兴得流下了眼睛:“谢谢你……”
____________
(2)我见到了一望无边的大海,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
____________
(3)书架上有故事书、作文书、图书和漫画书。
____________
20、荷花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续写《七颗钻石》,要求: 中心明确,层次清楚,字数在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