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鹦鹉(yīng) 沙啦(lā) 羽毛(yǔ)
B.翠鸟(ciù) 悄悄地(qiāo) 响亮(xiǎng)
C.吞咽(tūn) 捕鱼(bǔ) 父亲(pīn)
D.搭乘(dā) 嘴巴(suǐ) 泥沙(shā)
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会背了。”孙中山说着,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B.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C.“这不是她的书。”妈妈说。
D.“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纤细 记录 社会 保存
B.辩认 欧州 姿势 偶尔
C.价值 修建 密蜂 芬芳
D.欣赏 莲篷 懦弱 匀称
4、下列哪一个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标注不正确?( )
A.闲散(sǎn)
B.撒娇(sā)
C.纤细(qiān)
D.蚂蚱(mà)
5、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无声 眼_____手快 口干舌_____
争_____恐后 金桂__________ 秋高气_____
百_____百顺 四平八_____ 七_____八舌
6、翠鸟的羽毛是________的,翅膀带着一些________,它还有一张________的长嘴。
7、根据背诵积累填空。
1.“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苏轼笔下的秋景让我们读出菊花凌寒不屈之精神;“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客居他乡的叶绍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望天门山》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青山耸立、孤帆红日的壮美景象。
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4. ________________,但爱鲈伯美。(《江上渔者》)
5.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采莲曲》)
8、看拼音,写词语
bǎo ɡuì nǎo dai guī zé bí zi
wán shuǎ là zhú qiāo gǔ gǎn shòu
9、阅读天地
忽然,吉姆船长的眼前一亮,一只白海豚(跃 跳)出水面,在半空中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钻进水中。它一边在海轮前面游着,一边不断地跃出水面,不停地向船上(张望 瞧),仿佛在暗示什么。不知不觉中,吉姆船长指挥着海轮随着白海豚向前航行。令人惊奇的是,海轮居然平安地通过了那段危险的海峡。吉姆船长一下子明白了,白海豚是在为他们导航啊!它拉响汽笛表示感谢,白海豚再次跃出水面,还是在半空中画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又逆流向回游去。
(1)选择括号内最恰当的词语打√,使短文内容完整。
(2)短文共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3)帮助下列词语找到近义词朋友吧。
仿佛 — 居然— 惊奇 — 平安 —
(4)文中两次描写白海豚跃出水面,在空中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两次跃出水面的目的一样吗?
第一次跃出水面是
最后一次跃出水面是
(5)海豚的义务导航,更证明了海豚的可爱。你想对这只 白海豚说点什么吗?
10、课内小阅读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 :“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 ,路太远 ,这个太重 ……” 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 ?” 那少年望着我 ,猜测道 。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请用“ —— ”划出描写“我”喜爱象墩的句子。
【2】请用曲线划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给1、2、3自然段补上标点符号。
【4】为什么“我”会语无伦次?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年在确认“我”是中国人后“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他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如果“我”不是中国人,他还会遗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用“﹏﹏﹏”画出选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2】草地上盛开着哪些颜色的野花?
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封”字( )
A.说明树木的生长环境不太好,密不透风。
B.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树枝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得生机勃勃。
C.说明树叶长得太紧密,很影响人们看小兴安岭的景色。
【4】选文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和野花。
12、附加题。阅读理解。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冬天,竹根在土壤里_______饱了养分,天气转暖时,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盛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_______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子、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们盖房做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可以_______成扫帚,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后变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_______给了人类。
【1】把下面的字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扎 ②吸 ③献 ④藏
【2】用“——”画出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3】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
【4】短文赞扬了竹子___的精神。读了短文,我还想到了和竹子一样的人——______,因为_____
13、阅读
花的学校(节选)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选文中,“________________”字表现出花孩子们急切地想回到家的心情。
【2】画线句子中的“一……便……”句式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给花朵们带来的变化。
【3】用“▲”标出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选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作者说“他们”的家在( )
A.花孩子 B.地上 C.妈妈 D.天上
【5】“他们”急急忙忙地要去做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精彩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妤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这段话先写上课时,校园里十分( ),然后写下课后,校园里变得( )起来。(用文中的一组反义词填空)
【2】同学们上课时,窗外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同学们在下课后做了哪些事情?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15、阅读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文章第②~⑥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2】第⑤段画线句除了列数据外,还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可燃冰____________。
【3】若可燃冰产业化开采技术不成熟或可燃冰分解,可能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知道:______在可燃冰开采技术方面让全世界看到了希望。
【5】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16、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划线词的意思
①平时,他喜欢访僧问禅,与人探讨佛理。
②苏轼见他有些怠慢,心生不悦,就站着和他攀谈。
17、读书交流。
学校将要举办童话故事分享会,请你来参与一下:
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_____________》,我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星期天,小明和朋友约好去森林公园玩,途中他遇到了岔道,不知道该走哪条路。看到一个老爷爷路过,他大声喊道:“喂,老头,去森林公园的路怎么走啊?”老爷爷没有理他,走开了。小明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向老爷爷问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爱迪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喜欢吃面包和牛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南瓜、黄瓜、西瓜和冬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小红的想法,异口同声地说:“真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完全湿透了。
(2)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3)我要改正上课做小动作的不正确的毛病。
(4)通过同学们的亲热帮助,王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21、快乐习作。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用上新学的词语; 3.语句通顺,无错别字,书写工整;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