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1)例:甜津津 ________ ________
(2)例:香喷喷的蛋炒饭
________的红烧茄子 ________的烤鸭
2、查字典。
1.王小明在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时,不认识“赋”字,他可以通过_______查字法查这个字,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
2.通过查字典可知,“赋”的读音是________,一共有________个意思,在“赋诗”中选第________个意思。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茂密的( ) 流动的( )
绿色的( ) 美丽的( )
成串的( ) 香甜的( )
4、加偏旁组词
包( )( )尧( )( )宗( )( )
肖 ( )( )士( )( )便( )( )
5、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整个假期我都( )地按作息制度办事。
2.这个人破坏绿化,受到群众( )的批评。
3.爸爸神情( )地说:“粗心可不是小事啊,你必须彻底改正。”
精确 的确 准确
4.小明的回答( ),评委给了他满分。
5.经过( )计算,工人们便开始改装这台机器。
6.这件好事( )不是我做的。
审视 注视
老师( )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8.他久久地( )着窗外。
6、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正误。
蜘蛛、蚂蚁、蚂蚱、蜗牛都是昆虫。 (____)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丑牛。____
【2】“烧、炒、煎、蒸”这些字都与“火”有关。____
【3】《青蛙卖泥塘》一文中青蛙最后将泥塘卖给了老牛。____
【4】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北方,化得慢的一边是南方。____
【5】《揠苗助长》是一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____
9、给字词治病。(先找到病人,再诊断出病因,最后医治。)
想像( ) 石快( ) 闻明中外( ) 奇形怪壮( )
10、我能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2】“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四点底”,多与“火”有关。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
【4】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______
【5】“明亮”和“寻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______
【6】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看到杨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______
11、课内阅读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选段共有__句话。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_____ 珍贵—— _____ 损坏——_____ 当作—— _____
【3】古人为什么把贝壳当作钱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一匹出色的马(节选)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 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 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1】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你能照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1)例:葱葱绿绿 _________ _________
(2)例:碧绿碧绿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描写河水的句子。
【4】你能用文中划线的词语写一个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
那姑娘笑笑说:“看我的吧!”只见她就地跳起舞来,转着转着,慢慢地就缠绕在竹竿上了,还越缠越高,把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短文中的姑娘是______。
【2】为什么小猴会看得目瞪口呆?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猴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用“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写的是( )
①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5、课内精读。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1】“我”把杨桃画成了_________。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
A.老师对我不认真画画很生气。
B.老师责怪那些同学笑话别人。
C.老师觉得我画得很准确,可其他的同学觉得好笑,这引起了老师的深思。
【3】为什么同学们“发出嘻嘻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仿写句子)
星星,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注意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小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树下 奶奶 故事 我们 在 听 雷锋的 讲 (连词成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人们把甜菜汁熬成糖。(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1.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制造很多垃圾。垃圾胡乱堆放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将垃圾分类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仔细观察下表,完成练习。
根据表格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金属、布料属于可回收垃圾。(_____)
【2】将可回收垃圾分类的好处是可以生产有机肥料。(_____)
【3】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是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例:门前开着一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小河边____________。
2.难道千人糕不是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能小心地跳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作。
同学们,一个学期匆匆而过。在这一学期里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增长了哪些见识,然后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完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相关的材料,再有条理地写下来。做到事例具体,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