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吟痴老人和可人姑娘每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让( )帮助他们通话。
A.电话
B.白色牵牛花
C.月光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光采夺目 沾湿
B.融化 优惠
C.痕迹 飞倦
D.杨梅 横掠
3、下列同音字组词有误的一组是( )
A.mò 陌生 默写 泡沫 末尾
B.fēng 蜜蜂 山峰 锋利 刮风
C.fù 腹部 一副 丰富 一幅
D.zǔ 组织 阻力 组成 祖国
4、下面带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挣脱(zēnɡ) 挨近(āi) 闲散(sàn)
B.作坊(zuò) 呕吐(tù) 颤抖(chàn)
C.栅栏(zhà) 泄气(xiè) 谚语(yàn)
5、填空题
1.《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________,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________(国家) 的________(作者)所写,他与莱辛、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_______,少部分以________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______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
3.《伊索寓言》原书名为________,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________的基础。
4.《朋友与熊》讲了不能________ 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5.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会有不同的形象,比如:《机智的狐狸》中,狐狸是____________;《乌鸦和狐狸》中,狐狸又是____________。
6.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伊索寓言》中也有很多动物报恩的故事,比如:________ 、________等。
7.《报恩的老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强者也会有________的时候。
8.《龟兔赛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_ 。
9.《狼来了》告诉我们________,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0.《猫和鼠》这个故事说明,聪明人________,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
6、反义词。
荒凉——( ) 朴素——( ) 犹豫——( )
凶猛——( ) 沉重——( ) 懒惰——( )
7、解释诗句中带点的字词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芦芽:______________ 欲: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chóng gāo fǎng fú sǎ luò
xíng chéng qīng xiāng lüè guò xī liú
9、课外阅读。
在山的那一边
小时候,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正巧我住在山里,所以经常在山里“探险”。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是海呀!”“哦,原来是海!”我为这个答案感到兴奋不已。于是,我决定亲眼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放学后,带着满心的好奇来到离我最近的第一座山。当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山顶时,我的幻想一下子破灭了,因为满眼看去,还是连绵不断的山,我失望极了,我几乎是哭着回来的。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你乱说!你不是说山的那边是海吗,怎么还是山呀!”妈妈苦口婆心的对我说:“孩子,你才翻了一座山,你要知道在连绵不断的山后面才是海呀!这必须得用我们的耐心去寻找,才能真正看见美丽的大海。在人生中也是一样,会遇到重重的困难,只有努力克服完所有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实现理想呀!”
我恍然大悟,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到达山顶时,失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妈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经常想什么问题?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滥(làn)竽(yú)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把他编在吹竽队里,给他很高的待遇。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
【1】课文哪一句话说出了题目的意思?用“ ”画出来。
【2】齐宣王和齐湣王听吹竽的方式不一样。齐宣王喜欢__________________,齐湣王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个情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齐宣王想个办法,既能保证他的爱好不变,又能防止滥竽充数的事情发生。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身边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筷子
①说起我们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筷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
③用筷子吃饭,作用可大了。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最为出名的有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
⑤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要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1】下面不是“筷子”的名称是( )
A.挟
B.杯
C.箸
D.筷
【2】用细白竹做成的筷子是( )
A.象牙筷
B.福州漆筷
C.玉石筷
D.杭州天竺筷
【3】以下是对第③自然段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用筷子吃饭的作用很多。
B.用筷子吃饭的历史很长。
C.用筷子吃饭可方便进食。
D.用筷子吃饭能灵活手指、锻炼脑力。
【4】文章开头的“话可就长了”指的是( )
A.筷子的长度很长。
B.筷子作用大,而且各式各样。
C.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D.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
【5】第③自然段画“ ”句中的两个“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学写字
江老师告诉大家新开了一门课叫“写字”课,又说:“写字课又叫书法课。我们要练习中国的国粹-毛笔字。保证大家会喜欢。”
上写字课了,老师离我们远远的,示范如何磨墨。“倒一些水在砚台上,墨条蘸湿,均匀地在砚台上磨一百下。”老师还没说完,张志明就开始磨了,不过,他的样子像在打蛋。
我刚数到五十,就听到陈玟的惨叫:”哎哟!张志明的墨溅到我的衣服上了。”陈玟虽然特地把椅子拉近桌子,离张志明远远的,可还是难逃一劫(jié)。
“磨好墨,用毛笔轻轻蘸上墨,不要甩。”老师刚说完,张志明立刻拿起笔来。没想到,墨汁又溅到陈玟背上。这下子,陈玟的衣服上已经有了六个墨点。张志明说,再加一点,可以画成一只七星瓢虫了。
大家都很兴奋,小心翼翼地学老师,把手抬高,用垂直的姿势握住笔杆,模仿古人,在绵纸上练习写今天的内容——撇(piě),撇虽然不算字,可是真难写。
老师说,下笔要慢,想象自己心情愉快,很悠闲,把这一撇拉成一道美丽的弧(hú)线,像美女的眉毛。
我非常小心,心想,美女的眉该是什么样子?结果太紧张了,一撇一团黑,倒像是《三国演义》里张飞的眉。
白忠雄带的是墨汁,一打开瓶盖,引来全班抗议:“好臭哇!”他还好心地告诉我,们:“墨汁比较省,一瓶才两块钱。”可没过多久,墨水瓶被碰倒了。这下子,不但没有“比较省”,还花了半节课时间拖地,洗李静的袜子。
下课铃响了,老师好像松了口气,提醒我们小心收拾笔墨;又告诉我们,她很感动,因为我们的写字课学习态度很好,全班都很认真。她说,从我们每个人“脸上”可以看得出来。
大家赶紧到卫生间去照镜子,果然,每个人脸上都化了“黑”妆。张志明的最巧,正好在鼻子上,用手一抹,最后变成了“乌鼻大将军”
我把写字本带回家给妈妈看。妈妈很有耐心地从第一个撇欣赏到最后一撇,最后点点头说:“书法果然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相同的一撇,你就有三十种不同的撇法,厉害!厉害!”
没想到三年级的写字课这么有趣。我要赶快练成一手好字,以后可以帮爷爷写春联。句子我都想好了:“恭喜新年好,红包不能少。”多押韵啊!
【1】“陈致虽然特地把椅子拉近桌子,离张志明远远的,可还是难逃一劫(jié)”句子中“难逃一劫”指的是
A.陈玟的衣服被张志明溅上了七个墨点
B.白忠雄的墨汁打翻,溅到了陈玟身上
C.张志明磨墨时把墨水溅到了陈玟衣服上
【2】下课了,老师说她很感动,认为我们全班学习很认真,可以从我们每个人“脸上”看出来。老师的意思是
A.每个同学神情都很认真
B.每个同学脸上都有墨汁
C.每个同学看起来都很开心
【3】妈妈说:“书法果然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相同的一撇,你就有三十种不同的撇法,厉害!厉害!”意思是
A.我第一次练书法,艺术水平就很高了
B.我第一次学写毛笔字,一个笔画练了三十次都没掌握
C.书法是门艺术,笔画富有变化,有不同的写法
【4】从文中可以看出张志明是个 的同学。
A.热情友善 B.调皮好动 C.存心捣乱 D.聪明能干
【5】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A.我们班第一次上书法课,大家很兴奋,还出了不少有趣的状况
B.我们班第一次上书法课,老师认真教大家磨墨、写字
C.我们班第一次上书法课,张志明同学老是出状况
【6】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句子,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①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②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这上面了。
③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④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啊!
⑤《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1】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A.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B.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C.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D.别看画上的人少,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很传神,体现在(____)和(____)。
A.画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
B.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C.画上的人虽小,但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D.这幅画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3】桥北头的情景最有意思,请给下面的语句排序,把序号写在( )里。
(____)马右边的小毛驴被吓得又踢又跳。
(____)人太多,骑马的人差点撞上对面的轿子。
(____)一个骑马的人,正往桥下走。
(____)桥边看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____)骑马人拽住了马笼头,才没撞上去。
【4】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新鲜有趣?圈画出来,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14、读《海底世界》选段,完成练习。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免费: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多选)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3】这段话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只介绍了海参、身体像梭子的鱼、乌贼和章鱼四种海底动物,写得很有趣。
B.“海参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说明海参前进速度很慢。
C.“迅速后退”说明乌贼和章鱼经常受其他动物欺负。
15、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1.“ ”和“ ”两个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黑一白”中写出天地的不同。
2.选文中“ ”一词可以概括月球的景色,“ ”一词概括了月球的整体特点。
3.用“ ”画出描写月球上没有生气的句子。
16、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寻找幸运花瓣》一文告诉我们,快乐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你认为快乐是什么呢?请结合生活实际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一个同学在不同的场合说的话。如果要说得委婉些,你觉得应该怎样说?
1.快把那本书还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叫你不遵守学校纪律?挨老师批,活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有趣的故事,不仅留下的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
20、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1.奇怪地问:“爸爸,小松鼠和你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窗子打开,进去让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积累坊”中《海底世界》片段欣赏,“阅读屋”的《三月桃花水》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喜欢的事物。同学们也一定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事物。这次习作,就仿照上面的短文,把自己喜爱的事物(可能是植物、动物、景物、玩具、学习用品……)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
小提示:要抓住特点,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如果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用上积累的优美语句及修辞手法就更棒了!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