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
B.在书写时,字的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字距比行距小。
C.读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我知道课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D.在书签时,写格言竖写时,要自左向右竖写。
2、(古今异义)“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
A.逃亡、偷懒 B.蛮不讲理 C.游手好闲 D.顽皮、淘气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矢车菊(shǐ)
B.抚摸(fǔ)
C.昵称(ní)
D.恰好(qià)
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
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
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
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A.⑤②①⑥③④ B.②⑥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⑥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婚礼(hūn) 拽住(zuài) 旗帜(zhì) 冲着他(chōng zhe )
B.乖巧(guāi) 瘦小(shòu) 一缕(lǚ) 脸颊(xiá)
C.撵走(niǎn) 允许(yǔn) 覆盖(fù) 永恒(héng)
D.喜讯( xìn) 砌墙(qiè) 搂住(lǒu) 抚弄(fǔ)
6、下列词组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飘亮 省心 可怜 脑袋
B.溜走 烫手 向日葵 介绍
C.剌骨 来临 毛毯 漫长
D.允许 漂香 喧闹 脾气
7、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yíng) 博学多通(bó)
B.恭勤不倦(gōng) 以夜继日焉(yān)
C.老媪(ǎo) 卒业(cù)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别有( )( ) ( )( )十足
闪闪( )( ) ( )( )地阔
( )( )蜜蜜 如( )如( )
( )( )和谐 ( )( )人静
1.运动员们在场上的表现可真是( )。
2.他说的话( ),给人一种幽默感。
3.这里夏季温凉无暑,( ),百鸟齐鸣,令游客心旷神怡。
9、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请在这首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字或词加以品析,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两小节诗歌的节奏有什么不同?说说这种节奏的变化在感情表达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诗离不开想象。在这雨过天晴的环境里,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生动了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它在这个环境中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槛条幅,上而写着“煮书”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 )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辛( )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 )爷爷( )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在锅里煮( )不是要煮坏吗( )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我呢?煮热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辛的情感。还可以牢记文中的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辛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是真有道理呢!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爷爷书房里挂的条幅,上面写的是________,"我”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读完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它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
【3】文中用大诗人杜甫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一下,爷爷是建议"我"如何煮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周庄烟雨中
韩静霆
①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
②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chà),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白蚬(xiǎn)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是湖里滋养出的一片荷叶。
③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密而又无痕的烟雨中了。船儿款款地贴着水镇人家的窗根儿,穿过一个桥涧,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忽明忽暗。船儿咿(yī)咿呀呀地自说自话,赶着一群又一群湖鸭。忽然间,船儿打了一个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人家的厅堂!
④在周庄,真好!湿漉(lù)漉的水雾滋养着脸呢,一双干涩的老服也渐渐灵动起来。舌根荡漾着凉丝丝的感觉。我这北方人的喉咙,竟跑出了温软的调子。船娘问我:“向左呢,还是向右?”我说:“随意。”左边是水,右边也是水。这水做的小镇,水做的周庄。不知不觉中,我的性情也变得温柔起来。一切随意!
⑤当然,平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春秋时期,这里被称作“摇城”,北宋元祐年间,得名“周庄”。然而,在这里你看不到太多历史的遗迹。周庄不把过去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该是大师级的吧!
⑥芦花白,菜花黄,云起云落,人来人往。对于周庄来说,一切都是匆匆过客。蒙蒙烟雨中,唯有那份水乡的静谧(mì)和美好,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既是____________句,也是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第一个“随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从第二个“随意”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儿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赶着一群又一群湖鸭。”这句话中,作者将_________当作人来写,以点带面,写出周庄___________的整体氛围。
【4】对文中画“﹏﹏”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庄的历史比较短,所以几乎看不到历史遗迹。
B.周庄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平和与淡然。
C.历史遗迹对于周庄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周庄并没有刻意地去保护这些遗迹。
【5】朗读第⑥自然段时,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 )
A.沉醉于周庄美景之中 B.对在周庄看不到历史遗迹感到遗憾 C.对周庄未来充满期待
【6】把短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能阅读语段作题。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中,出现了一个军人,上身穿着退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着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双拐杖,依靠着他那公存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不知怎地,却不自禁地奔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歇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听起来是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地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的一条拐杖用力太猛,倾斜了一下,他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俯身扶他。“不,我自己能站起来的。”他的言语中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只见他右手吃力的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着身子。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可此时,我觉得它显得格外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他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________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滴滴汗珠。
看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虽然只有一条腿,然而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啊!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驰;昨天,他曾在南疆的炮火中冲锋;而今天,他失去了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回答声“听起来是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 军人腿脚不便,“我”很同情关心他。 B. “我”耳朵不舒服。
C. 我觉得军人回答的声音很难听。 D. 军人的喘气声很难听。
【2】“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是指他说话语气坚决使人( )。
A. 无法抗拒 B. 不得不抗拒 C. 难以接受 D. 只好接受
【3】“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这句话中“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指( )。
A. 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B. 一阵阵局促的拐杖触地声。
C. 靠一条腿和一根拐杖锻炼自己。 D. 跑步时发出的声音。
【4】文中的“________”上填哪个词语恰当( )。
A. 固然 B. 虽然 C. 依然 D. 显然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他们”指_____ “它们”指_____
【2】填空。
(_____)的红霞 (_____)的微风
(_____)地吃起来 (_____)的田园风景画
【3】“向晚”的“向”的意思是( )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4】“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 )
A.吃得很多 B.吃的时间很长 C.吃的地方很开阔
【5】这段文字描写的就像幅图画,请给这幅图画命名为_____
【6】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__________。
14、阅读书屋。
《母鸡》片段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fǔ wǔ)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cuō zuǒ)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hèng hèn)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lóng nóng)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______
(2)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______
【3】“我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运用衬托的写作方法,前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赞颂了________。
15、句子练习。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去劝劝她,让她不要把过去的往事放在心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仿句)
如果你是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字、病句、标点有错误都要修改哦。)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和桃花等,它开得最美。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地阅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漂亮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写出它的特点。题目自拟,注意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