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根据《杨氏之子》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

B.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

2、下面的句子,表现事物静态美的一句是(       

A.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B.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C.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D.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

3、《四时田园杂兴》是组诗共六十首,以下诗句同样出自该组诗的是(  )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选自朱光耀的儿童小说《________》,《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先生的《_______》,《两茎灯草》选自清代_____的讽刺小说《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刻画了人物形象。

2.《草船借箭》一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______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______,最终完成了任务,表现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包含了多种感情。“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表达的是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爱国之意;“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不舍。

5、按要求补充诗、句。

(1)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

(3)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

(4)《村晚》中表现了牧童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子吟》中能体现出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沐浴______ 遨游______

低廉______ 普遍______

反义词:

便宜______ 清洁______

干燥______ 普遍______

7、看拼音,写汉字,看看谁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8、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

3.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左传》

5.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子语类》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简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__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_》中的一段改写的。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把箭比作__________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请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B.为了使船两面受箭,增加受箭面积和数量。

5“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________

6“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10、课内阅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文中“挺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哪一句不能体现出祥子的挺脱?( )

A.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B.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C.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D.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4】你身边谁的外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写一段话突出他(她)的外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综合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人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③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其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会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④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幅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

⑤“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⑥“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⑦“早晨看报,美国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简要概括文中三位老人幽默的特点。

杨绛____ ____ 

童心未泯____ ____

3读文中反映三位老人幽默感的句子,回答问题。

1)杨绛  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

2)冰心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坐椅待币”是“________”的谐音。)

3)启功  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从“神秘地笑着”这一神态,可以看出

________。)

4透过三位老人幽默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的心。

12、非文本性阅读

“悦享阅读馆”推荐书目(小学高段)(节选)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简介

①《草房子》

曹文轩(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幅优美诗意的田园风情画卷,一群善良纯质的人们,一段有笑有泪有悲有喜的成长故事。这是一部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

②《小学生老舍读本》

蒋军晶(著)

钱理群(主编)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走进语言大师,你可以读到哲人的智慧,读到孩子的天真,到充满善意的讽刺和幽默以及一颗充满光明和爱的心。

③《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王越(主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部可以去看世界的百科全书,它呈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展现各地民俗风情;解密文明奇迹,让你感受别样的人文地理。

④《水浒传(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刘青文(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是一部古代长篇小说,集合了水泊梁上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⑤《男孩的冒险书》

[英]康恩·伊古尔登,哈尔·伊古尔登(著)孙崭(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做弹弓、系绳结、建树屋……父辈们“古老”的玩法,编成了一本最有新潮、最有趣的书让电脑游戏消逝把,真正的“游戏时代”来临!

【1】阅读小学高段推荐书目的清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推荐的书目、_______、出版社和_______。其中,《小学生老舍读本》的主编是_______

【2】小军是个故事迷,尤其喜欢英雄人物的故事。根据书目简介,你会给他推荐什么书?( )

A.《男孩的冒险书》

B.《环球国家地理杂志》

C.《水浒传》

D.《草房子》

【3】不同类型的书,阅读方法也不同。阅读馆要为读者提供阅读小贴士帮助阅读,请为下面的书选择合适的阅读小贴士,连一连

①阅读小贴士:关注章回目录,粗读了解故事情节;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反复品读精彩的语段,感受人物形象。                                

                                                    

②阅读小贴士:提取关键信息,关注说明方法,      《水浒传(无障碍阅读学生)》               

感受说明对象的特点。 

13、默读下则短文,按要求完成作业。

  漫步,在郊外,在初秋的夕阳里。

  冷风阵阵拂面,扯落片片黄叶。天空与大地共同烘托一个火红的主题。

  秋天闪入我的眼。秋天浸黄的柿子在枝头跃动着向我招手;秋天酿熟的葡萄乌黑诱人;秋天烧红的花椒颗颗粒粒爆得令人心颤!

  我看见秋宠出农人满颜的欢喜;我看见秋纵得诗人豪情奔涌;我看见秋在商人的货架上神采风扬……我看见秋满世界疯跑着,荡入春天,闯进冬天……

  秋天是沿着乡村小道晃来的,那个披红挂绿的村姑,挑着两筐葡萄,向我出售。末了,她又给我添了两串,好慷慨好憨直的秋!

暮色打湿了我的脸我吮食着甘美的葡萄哦我觉得自己也成了那葡萄融入秋天成了秋的一分子

1给最后一个段落加上合适的标点。

2摘录3个写颜色的词,指出秋天颜色的主色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短文用“‖”分成三段,试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给短文写出一个标题: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竹

大家对热带水果了解吗?你一定会说:“哦!是臭味袭人的榴梿。”如果说榴梿是热带水果之王,那么山竹就是热带水果之后了。①榴梿是热性水果,山竹则是典型的寒性水果,解热功效突出。你若吃榴梿上了火,可赶紧吃山竹降火,一王一后,一热一寒,真是天生的一对。

山竹的形状和大小像一个柿子,近圆形,果皮紫红色,②由4片大型绿色果蒂盖顶。剖开果实可见到6—8瓣白色果肉,果肉柔软,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是最美味的水果之一。山竹果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及镁、钙、磷、钾等矿物元素。中医认为其有清热降火、减肥润肤的功效。平时爱吃辛辣食物,肝火旺盛、皮肤不太好的人,常吃山竹可以清热解毒,改善皮肤。但体质本身虚寒者不宜多吃。

山竹以冷藏运输。在选购时要选果皮暗紫红色、果色新鲜、果蒂鲜绿、果皮有弹性者为佳。购入后要冷藏在冰箱内。一般冷藏5—10天后风味开始减退,一天不如一天,因此要及时食用,不能久贮。

1选文中画“   ”的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句①____  句②____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合适答案的序号。

山竹的果皮____,果肉____,果蒂____

A.白色   B.紫红色   C.鲜绿色   D.黄色

3山竹的功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

A.山竹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  )

B.体质虚寒者多吃山竹对身体有益。(  )

C.肝火旺盛、皮肤不太好的人适合吃山竹。(  )

D.在运输和保存山竹时都要注意冷藏。(  )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月是故乡明(节选)

季羡林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 )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标题是“月是故乡明”,作者却花大量的笔墨写他乡的月亮,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文中画线句子,完成下列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用所填的关联词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喜欢小月亮,不喜欢大月亮。

B.家乡的月亮虽小,但与作者的童年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他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C.“大月亮”因为视觉差异等原因,因而显得更大。

1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2分)

字字皆辛苦

满分5 manfen5.com

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一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蚊虫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

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其中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诗“字字皆辛苦”。

(1)《悯农》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前一句写出了农民的________,后一句告诉人们要________粮食。(4分)

(2)短文是围绕第________句话来写的。通过叙述创作《__________》的经过来举例说明。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3分)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用“____”画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千锤百炼”的语句。这个词一般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短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用“  ”画出在第2自然段中表示“字字皆辛苦”的语句,赞扬了李绅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态度。(2分)

 

17、课外阅读:

在我家屋后,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台是青石板(铺  辅)成的,有一个小小的坡度。井圈是一块整石头(做  垒)成的,井壁是圆形,井台外面是八角形。

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只有我和妹妹常到井台上乘凉。井水很清很清。我们(趴  爬)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数着一颗颗(映  印)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一面数,一面想: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

井水很甜很甜。我们平常吃的,就是这井里的水。浇菜,还是井里的水。妈妈浇菜的时候,常常带着我们。快,提水去!妈妈一吩咐,井台上就立刻传来我和妹妹的脚步声,嘻笑声。

井水很凉很凉。有一次,山里的表叔给我们带来了一小筐新摘下来的红李子。我们就找了一根长绳子,把它吊进水里。晚饭后,妈妈让我把李子从井里提上来,拿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新鲜的红李子,又嫩又甜,有一股清香,又被井水浸得冰凉。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那时到现在,我常常想:修筑古井的人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这么多的甜美和欢乐,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

1把文中括号里不适合的字用“/”划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白(     纳凉(    

平时(     滋味(  

3   画出具体描写井水特点的句子。

井水的特点是: 1 2 3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认为最能恰当地概括本文中心思想的句子后面画“√”

1)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说明这确实是一口古老的水井。( 

2)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说明古井的作用大。( 

3)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赞美了打井人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 

18、课外阅读。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蚊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在我……我的口袋里!”

【1】知县真正需要的是 ,而不是 。师爷把 听成了 ,也就买成了

【2】知县要买竹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县看到师爷买的是___,很生气,问“耳朵哪里去了?”这是知县问的“耳朵”指的是__,师爷听成了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爬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向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伙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1读完文段,我认为鲁提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认为下面两个句子写得怎么样?谈谈你的独特见解。

(1)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鲁达语言的描写非常符合人物性格,找出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精彩的故事?请你用小标题列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改为肯定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你和我去老师那儿。(改为祈使句)

 

 

21、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桥开始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 (补充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同学们,你们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啦!对中学生活一定有许多憧憬……请发挥想象,以“不一样的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人或事,以“_______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要具体;③通顺连贯有条理;④表达真情实感;⑤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