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全是表示动作的一项是( )
A.慰问 衰弱 利益 崭新
B.颤抖 瞪眼 奔赴 搂住
C.施行 胆怯 威吓 激怒
D.惊疑 幸运 头晕 咆哮
2、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老虎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2)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出平生力气只顾打。
(3)那猴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4)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A.夸张 比喻 拟人 对偶 B.拟人 比喻 排比 对仗
C.比喻 夸张 排比 对偶 D.夸张 比喻 排比 对偶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玷污(zhān) 阴谋(móu) 爵位(jué) 发怔(zhènɡ)
B.窈窕(yáo) 污秽(huì) 纽约(niǔ) 擂鼓(léi)
C.侨眷(juàn) 牛犊(dú) 矜持(jīn) 踌躇(chú)
D.筹备(chóu) 扳平(bǎn) 无垠(yín) 金钗(chāi)
4、词语超市(辨字组词)
甚(_______)奇(_______)瓷(_______)
堪(_______)寄(_______)次(_______)
5、果实的事业是________ 的,花的事业是 ________的,但还是让我在________ 的阴影里做叶的________ 吧。
6、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
( )不( )禁 若( )所( ) ( )别( )逢 ( )事( )神
汗( )雨( ) ( )针( )血 舍( )为( ) ( )( )之躯
(1)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 )地鼓起掌来。
(2)诸葛亮( )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3)他平时虽然少说话,但发言时总能( )的指出问题所在。
(4)我们要学习雷锋( )的精神。
7、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一比,组词。
瞻(____________) 潮(__________) 暇(___________) 讯(_________)
檐(____________) 嘲(__________) 假(___________) 迅(_________)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 ) 力倦神疲( )
【2】这段话写了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从画横线的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画曲线的句子是对石猴语言的描写。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读这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
【6】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对猴子的( )进行了传神的描写。
A.表情
B.外貌
C.动作
【8】下面是关于这段话意思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
B.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
C.众猴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弄得力倦神疲。
10、优秀片段赏析。
①这时窗外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正用慈爱的目光搜寻教室的每一角落。下课铃终于响了,她便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怎么了,我看你很痛苦的样子?”“我……”他支支吾吾的。她马上递过他最喜欢吃的韭菜包子。“很痛吗?我们马上去看下医生。”此时正值寒冬,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她骑着电动车,他就贴在母亲宽大而又温暖的背后。寒风一阵阵扑面而来,母亲耸了耸肩,又立刻挺直。这时,他的心猛地触动了一下,不禁想到:母亲腰伤还没好,现在骑着电动车一定很冷,可是她却把御寒大衣披在他身上,她的手已经冻得通红,还挺直腰板,为他挡住风雪。想到这,一粒粒滚烫的泪珠不停地落下,他赶紧伸出一只手擦了又擦,另一只手牢牢地拽着母亲的衣角,并将头紧紧地靠在母亲的后背上……
【1】“ ”处运用了( )和( )的描写,衬托了母亲着急且对他无私的爱。
【2】“ ”处多次运用了( )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衬托母亲伟大的爱。
【3】“ ”哪些细节让你感触深刻,触动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他贪婪地观望着。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新冠肺炎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证实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材料二)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大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材料三)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岀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1】“新冠肺炎”中的“冠”的读音是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症病例大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中的“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加伦之后就该涅利了。当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时,许多人笑了起来,有的还“嘘!嘘!”地起哄( )。这时,加伦在胸前抱起双臂,眼睛盯着那些起哄的人,那神情很明白地告诉大家,就是当着老师的面,他的拳头也绝不会饶人。大伙儿立刻止住了笑。涅利又开始往上爬。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老师对他喊:“下来吧!”可他没有听,努力坚持着。我觉得他随时都会头朝下栽( )下来,摔得半死。可怜的涅利!我真希望能从底下帮他一把。
这时,加伦、得洛西和科勒提都在大声喊着:“涅利,爬上去!再加把劲儿!”涅利气喘吁吁,用尽了力气,爬到离横木顶只剩一臂远的地方。
“好样的!”下面的人欢呼道,“再坚持一下!”“瞧啊,涅利抓住平台了!”
所有的人都在为他鼓掌。“好样的!”老师也向他喊道,“好,下来吧。”
但是,涅利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样站到那个平台上。他又一使劲,胳膊肘搭到平台上了,接着腿也上去了。最后,他终于站到了平台上,喘着气望着下面的我们。他在笑呢!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2】涅利是怎样努力向上爬的?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同学是怎样鼓励他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这几段话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笑”,可以组很多词,例如: 、 、 。联系上下文,说说“他在笑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笑”,“他”在笑什么?写写涅利这时的心理活动。
15、课外阅读。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来了。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怎么抵抗的事,忽然有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士兵有一半去运送粮草了,只剩一半在城中,听说司马懿的兵来了,全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下命令,叫人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派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吩咐完了,自己把鹤毛大氅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登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弹琴。
【1】当司马懿率军直奔西城的时候,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状况?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面对司马懿率军攻来的情况,下列不属于诸葛亮所做的准备的是( )
A.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B.藏起旗子
C.老兵扮百姓打扫街道
D.自己登城焚香弹琴
【3】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名称是“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他刚喊出 三 孩子往下一纵身 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中的缺着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停顿、延长
【3】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一名大学老师,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常有奇思怪想,并养成一个“不良”习惯:手里握着一个铅笔头,随时将所思所想记下来,从办公室、实验室到家里,到处都是他的“涂鸦”之作。他曾被形容为全校“最不讲究的人”,闹出不少笑话,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工作。
进校第十年,他四十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这正是他十年“涂鸦”的心血结晶。但当他将设想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无情的嘲弄。大伙都说那是他铅笔头“涂鸦”出来的邪想异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别说拨给他科研经费,学校还要他倒贴卫生费呢。
他不甘心,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十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开始,研究院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那些铅笔头“涂鸦”的故事,立刻对他的研究失去信任。他二十年的心血,又一次被铅笔头所误。
但他仍然没有气馁,相反,经过很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越来越清楚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学校和研究院的资助,他自筹资金对实验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四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型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他的申请,还向他表达了歉意。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践。两年后,他的研究获得成功。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蜂拥而至的记者来到卡佩基的办公室,发现他手心还捏着那支给他带来灵感和幸运的铅笔头。言谈之中,卡佩基聊的最多的,不是他的成果,也不是他的荣誉,而是延续了四十年的铅笔头的故事。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_______) 侃侃而谈——(_______) 掩鼻而过——(_______)
【3】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从文章中梳理出关键词语填在横线上。
进校第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年后——____________
【4】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5】联系上下文,读读画线的句子,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记者,你会如何进行采访呢?卡佩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写两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积累。(2+2+4分)
(1)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2)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是: 。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粗壮的 (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 ),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文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样表达的效果好在哪里?( )
A.动态描写,体现老虎的凶猛。 B.声音描写,体现老虎吼声大
C.比喻手法,把抽象化为形象。 D.夸张手法,增强场面的气氛。
【4】文段中连用几个“闪”字,这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3分)
(1)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改为反问句)
(2)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改为“被”字句)
22、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23、作文。
题目:读《_____》有感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②感受要真实具体。③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