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古诗词表述的节日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春节     ②中秋节   ③端午节    ④除夕 

B.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春节

C.①元宵节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春节

D.①元旦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2、三国时的____是个猜谜高手。(

A.诸葛亮 B.赵云 C.杨修 D.周瑜

3、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课三首古诗全部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的第一句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照样子,组字再组词。

尧  (浇) 浇水    (饶) 求饶  (烧) 烧饼

宛 (   )__  __  (  )_____  (  )______

桑 (   )____  (  )____  (  )______

 

5、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伏——________ ________

革——________ ________

库——________ ________

召——________ ________

章——________ ________

正——________ ________

6、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动人心  

7、在括号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写作文时___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___宽敞,___美观。

3.老师___白天给我们上课, 深夜___给我们批改作业。

8、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两个造句。

(   )天立地 玲珑( )透 齐头( )进

翻天( )地   排山( )海 (   )八方

(   )六色 兴国安( ) 盛气( )人

(   )壮阔 (   )不断 水平如(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幼  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  映)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鹰  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莺)。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找出文中两对反义词。

  (   )——(   )   (   )一(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慰藉——(   )  猛烈——(   )

  神奇——(   )  真切——(   )

4.填空。

  “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指的是_________,说它神奇是因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排比句。

 

 

10、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村料一 名人名师说阅读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时间表

时间

安排

7:00

起床

7:00——7:30

洗漱、吃饭、听英语音频故事

7:35——16:30

上学(中午11:40——13:50:放学、午饭、午休、作业)

16:30

放学

16:45——21:00

做作业(日常作业、语文预习约40分钟、复习约40分钟、日记约20分钟、英语朗读、单词背诵约20分钟、数学约20分钟)

21:20

上床、阅读10分钟

 

【1】阅读材料一,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材料联合起来阅读,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这个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

【3】面对老虎来势汹汹的三招,武松均一“闪”而过,这里“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①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②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A.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B.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C.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D.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____的作品《_________》,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意思是_________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片段侧重对人物的______描写,从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高大健壮的特点。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謇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一段让人感怀的沧桑岁月。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椰树芃芃(péng 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它们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紧紧地连在一起。

15、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学生体质状况调查

下面是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1】阅读信息,判断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1)身高与体重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学生体质很好。( )

(2)肺活量随着学生身高的增加在减少。( )

(3)男子1000米的成绩永远不如女生800米的成绩。( )

(4)肺活量与视力的下降,说明学生的体质在下降。 ( )

【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视力在下降,说明学生看的书多。

B.此次检测共检查了学生七项指标。

C.男子1000米比女子800米路程多,所以时间相对短一些。

D.表格综合信息就是多参加运动,强健身体,才能提高身体素质。

【3】请你为“阳光体育”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形线条粗(状  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和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如“车”字早期一般看上去很繁琐,中晚期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六国后得到推(形  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至  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完全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魏晋以后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选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字体的演变过程。

3___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4读了选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理解。(10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红三军团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4分)

 

 

(2)彭德怀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意味着什么?(3分)

 

(3)细读划线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18、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3】从这个文段中可以看出白杨树的哪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4】这篇课文表面上在写白杨,实际上却是写_________,这种表达方法叫____________

19、课内文段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关于本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 是拜见、拜访的意思

C. 夫子都择古代时对人的尊称

D. 文中的家禽指亩是鸡、鸭、第等家养畲类

2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的意图是(

A. 表明杨梅是这孩子家种出的果子

B. 询问杨梅是否是孩子为招待自己而准备的

C. 看到杨梅果,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他

D. 用谦恭的语言表明对孩子的感激

3有人说杨氏子聪慧,也有人说杨氏子对长辈没有礼貌.你知道这两种说法各自的依据吗? 请分别写出来吧!

说杨氏子聪慧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杨氏子对长辈没有礼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2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请以“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为题,记录下你看到的或者做过的与文明相关的一件事。

要求:叙述完整,条理清晰,不少于4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