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适合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 )
A.飞机上吹喇叭——唱高调
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C.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2、拼音演练场。下列各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船艄(chuán xiāo) 祷告(dǎo gào) 哗笑(huā xiào)
B.牛犊(niú dú) 长膘(zhǎng piāo) 粮仓(liáng cáng)
C.遐想(xiá xiǎng) 毡帽(zān mào) 埃及(āi jí)
D.胚胎(pēi tāi) 祸患( huò huàn) 天赋(tiān fù)
3、下列对汉字的演变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
4、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2)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______。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优雅——________ 轻快——________ 著名——________
精彩——________ 健壮——________ 舒缓——________
6、辨字组词。
祷( ) 艇( ) 纵( )
涛( ) 挺( ) 丛( )
艄( ) 笼( ) 舱( )
稍( ) 聋( ) 沧( )
7、近义词
稀罕——(______) 郑重——(______) 秉性——(______)
乐此不疲——(______) 圆滚滚——(______) 不可胜数——(______)
8、辨字组词。
浆_______ 尼______博______ 馅_____
奖 ______ 屁 _____傅 _____ 陷_____
9、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________,“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
【2】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花魂(节选)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秉性”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里“梅花的秉性”是指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了外祖父对_________的赞誉。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1)这段话表达了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老人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4】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句有关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松坊溪的冬天》片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溪上有一座石桥。溪中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溪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像蓝宝石般发亮的。
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秋天里,蓝色的雏菊在岸边开放,溪中的流水照亮它们的影子。
我每天都要经过溪上的石桥,听见桥下的溪水声,唱得真快乐。日光照在溪中。我常常觉得这是一条发亮的、彩色的溪。
【1】用“——”在文中画出描写鹅卵石的颜色的词。
【2】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读完选文,你觉得小溪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短文《快手刘》,完成练习。
快手刘
在童年时,人人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待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儿,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liào)地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他有一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着一条满是洞眼儿的横木板,洞眼儿里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红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红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惊奇地问道,跟着换了一种神气的语调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说:“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红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了。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那时不过40岁吧,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吧。
【1】短文写了快手刘变的戏法是_________。
【2】快手刘表演变戏法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开始“我”认为在_______,后来认为在_______,结果都不在,后来快手刘双手一摇茶碗,四只球儿___________。
【3】“我”臊得脸发烫的原因是________,这是对“我”的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A.说明“我”做错了事
B.说明“我”不尊敬别人,感到羞愧
C.以“我”的心理活动反衬出快手刘的技术高超
D.说明快手刘非常生气、愤怒
【4】画线句子是对快手刘的( )描写。
A.语言、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神态描写
【5】短文通过写快手刘变戏法的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和我(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有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蜇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我就笑得哆嗦起来,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下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选文中“我”摘玫瑰花恐惧的是_____、_____。当然,“我”摘玫瑰花肯定也有快乐,“我”的快乐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选文内容填空。
(1)“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祖母“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最有道理的一项是( )
A.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后院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浓浓亲情的眷恋。
B.通过回忆“我”给祖父戴花的情景,表现了我的顽皮和祖父的宽容。
C.通过回忆“我”给祖父戴花后闹笑话的情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宽容。
14、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娩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要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填空。
短文写了 、 、 的读书方法,分别是 、 、 。
【3】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句有关读书方法,或劝告他人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一(__________) 倒退一(__________)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之从空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
(2)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
【4】“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描写了_____(a.动态 b.静态)的画面,说明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chuán dì( )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jué mì( )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 )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倒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chí xù( )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鉴赏感悟
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极富吸引力,本文是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表达的。
练习提升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文章中填写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按要求填写。
“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是指(______________)。在这里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记叙文的文体与剧本相比,有什么不同?产生的影响效果一样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塞内加尔的玫瑰湖,盛开着奇丽的颜色,充溢着浪漫的情调。
从巴黎出发的拉力车队经过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横渡地中海,穿过了撒哈拉大沙漠,终于到达了大赛的终点——西非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在佛得角的绵绵沙丘中,车轮滚滚、黄沙漫天,发动机轰鸣、人声嘈杂,到处是一片喧嚣。
然而在沙丘的另一边,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粉红色的椭圆形湖泊宁静地安卧在金色的沙漠之中,与碧蓝色的大西洋近在咫尺。皮肤黝黑的男人赤膊驾着小舟在粉红色的湖水中打捞作业,身着艳丽衣裙的女人在岸上成片的白色盐丘边忙碌,空中隐隐约约飘荡着节奏舒缓的民歌旋律,到处是一片宁静恬然。
从空中俯瞰,一道细细的金色沙滩将碧蓝色的海水与粉红色的湖水分隔开来。海水与湖都镶嵌着银白色的花边——海是浪花,盐是盐晶,色彩完全搭配,大自然不愧是丹青妙手。
在每年的12月到1月期间,玫瑰湖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景观,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水就变成了玫瑰花般的粉红色,当劲风吹来,波翻浪滚,如同一片红色的火焰,颇为壮观。
【1】第一段话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2】第三段文字,写玫瑰湖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________”一词来概括。这段话采用了(____)的写法。
A.以静衬动 B.以动衬静
【3】玫瑰湖“神奇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8、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7分)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因此失控,并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学生一起把司机拖起来,并立即报警。过了一会儿,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司机和五位受伤的学生送到医院,其余的学生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泪流满面,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6分)
①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
②形容人多嘴杂,讲个不停。( )
③乱冲乱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拉里这样做是逞能,是为了炫耀自己。
B.拉里在危急时刻这样做,是为了救助同学。
(3)第1自然段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几句同学们说的感激的话。(3分)
同学们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助一车小学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语段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
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语段主要描写的是荷兰牧场________________这个时间段的景象。
【2】作者对这个时间段的景象进行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请将下列属于静态描写的情景画上“√”。
(1)驾船来挤奶 ( )
(2)晚霞铺在西天 ( )
(3)汽车、火车开往城市 ( )
(4)牲畜沉睡 ( )
(5)灯塔闪烁光芒 ( )
【3】此时的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句话来夸一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次,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总结文章的内容。
B.着重强调荷兰是牧场之国。
C.既是向读者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美景发出的赞叹。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你得服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关联词。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田忌喜欢赛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花园
1.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十分艰苦。(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波把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遍了世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星期天,我写完了作业,就在屋里看《西游记》。正当我看得有声有色的时候,爸爸走了进来,问:“作业检察了吗?”我漫不经心地郑重地回答:“保证没错。”爸爸庄严地说:“再看一遍!别那么自信,作业不能有一点马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人间最美四月天,绿柳如烟,芳菲尽染,春光以最美的姿态,在大地上流淌,赏个花,爬个山,拽马兰,放风筝,采采草莓,挖挖竹笋,种下小树……让我们拥抱大自然,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请你选择一种春天里开展的活动写下来,做到描写具体,详略得当。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