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容镇定 抓耳挠腮 踉踉跄跄
B.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碧波万顷
C.恍然大悟 乐此不彼 相映成趣
2、下列加点多音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口供(gòng) 供耕织(gōng)
B.疑惑(huò) 明晃晃(huàng)
C.转圈(zhuàn) 转学(zhuàn)
D.飞燕(yàn) 燕山(yān)
3、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与“任丘”的“任”读音相同的是( )
A.走马上任
B.知人善任
C.放任自流
D.任县百姓
4、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jiào chǔ cánɡ
( ) ( )
quán yǎn quán wēi
( ) ( )
qīnɡ zhù xī ɡài
( ) ( )
tiào yuè yào shi
( ) ( )
5、解释词语。
(1)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写近义词
精致——(______) 欢喜——(______) 小器——(________)
7、词语充值卡(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词造句)
唉声叹( ) 闷头不( )
聪明伶( ) 粗枝大( )
口干舌( ) 金银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文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_____代诗人______
_____________
诗的后两句意思: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______代诗人______
_____________
诗的前两句意思:_____________
(3)《村晚》______代诗人______
_____________
诗的后两句意思:_____________
(4)《游子吟》______代诗人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诗的后两句意思: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写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伏案写作:_______________
睡的好熟: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近义词。
居然( )生怕( )
信赖( )流泻( )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想象一下,珍珠鸟在做什么样的美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画“”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综合训练。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节选)
清早醒来,不睁开眼,尽量用耳朵来辨认天天叫醒我的这些家伙们,我能准确地知道它们所在的位置,是在窗前那株高大的叶树里边,还是远远地在房脊和烟囱上。
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后来我在十四区博物馆听鸟儿们的录音时,才知道这家伙的名字。它长得并不美,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像一只小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我闭目倾听它的鸣唱时,把它想象得美若彩凤。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的叫声很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一位奥地利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音乐会”。参加音乐会的还有远远近近教堂的钟声。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深沉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教堂钟声的加入,常常使这“免费音乐会”达到高潮。每每这个时候,从窗外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
【1】阅读短文,补全下图,并填空。
由此可知,这真是一场 的“免费音乐会”!
【2】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每每这个时候,窗外会散发出一股花香,香气四溢。
②每每这个时候,从窗外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
(1)句①采用的是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句②采用的是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2)两句写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在写鸟的叫声时,用了“宛如”“像是”“好似”“很像”等词,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请你也照样子,写一种鸟的叫声。
还有一种鸟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主题是维也纳的音乐,作者不写“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不写“歌唱家美妙的歌声”,却写了生活中最为寻常的“鸟叫声”“钟声”,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学,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童年的春节(节选)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春节”的。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等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色里的压岁钱,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早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_____)
(2)形容游人很多,来来往往不断。 (______)
【2】新年里,“我们”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了许多好东西,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要花会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撞击,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我”看见下水道水泥板被拿开的直接反应是(____),盲人大伯的反应是(____)。
A.把水泥板重新盖好 B.躲着这块水泥板走
【2】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的第3、4句话,用“ ”画出写实的句子,用“ ”画出写作者联想的句子。
【3】下面几句话中,哪一句最能确切表达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①短文赞扬了作者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行为、好品质。( )
②短文赞扬了盲人大伯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
③短文赞扬了盲人大伯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表达了作者要像盲人大伯那样做人的决心。( )
【4】这篇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事情发展 B.时间 C.地点变换 D.逻辑
【5】说说“引路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段阅读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哪。——那醉人的绿呀!
【1】本文段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突出了梅雨潭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此特点,作者描写了其他几处景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四处景观“绿”的特点。
B.反衬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C.表现作者游览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景色。
16、阅读短文。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划线句子,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2】大家觉得四十秒太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船长语言中一连串的感叹号,我体会到船长的语气______,说明当时的情况十分________。
【4】危急时刻,船长逼孩子跳入大海,他是怎么想的?请用几句话表达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认真阅读下面三份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现在是信息社会,快速便捷的互联网将网络语言送进了我们的生活。“囧”“槑”等网络用语激活了沉睡在字典中的“死”字;“敲黑板”“开脑洞”等词语鲜活贴切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现象,充分体现了网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锦鲤”表达了人们收获好运气的喜悦;“亲情价”表现了儿女对父母的关爱。网络语言正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朝气蓬勃的语言文化现象。
(材料二)
网络语言发展迅速,在表述率性、直接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类似“菜鸟”“弱鸡”等不雅的词语。人们在交流中过度调侃(kǎn)、恶意羞辱,使得语言的纯净,及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优良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位耄耋(mào dié)老人、一位公务员、一位银行职员,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语言并不仅仅是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语言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要载体与直接表现。古人对贤者、长辈称“子”称“君”,近代以来我们称呼“先生”“您”。这不光是用语的文明礼貌,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人敬人高”,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作为礼仪之邦的子孙,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吗?我们呼吁:
(材料三)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全世界目前存有7099种语言,然而97%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今年2月21日是第20个国际母语日,口号是:“尊重、守护每一种母语!”保护语言的同时,我们还要推动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发展。我们深知保护母语,并不是闭关自守,墨守成规,语言自然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宽容与对话的基础上,接纳、吸收,不断继承与发展,帮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语言传统及其背后文化传统的认识,让我们的母语更好地传承下去!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与一个共同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表达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把(材料二)的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能够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条理清晰地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代文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国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手 ______的图书馆
______的脸蛋儿 ______的空气
【2】“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把你观察到的生活中的一个精彩场面写下来。
____________
19、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 资本论 辛勤劳动40年 读了大量书籍 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二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变拙为巧: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
20、句子练习。
(1)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战士们好了浮桥。
“把”字句:
“被”字句:
(2)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
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21、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改为拟人句)
22、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成长,真好
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请选择你成长中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突出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