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文学家徐渭有一副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上联是针对青年人说的,下联是老年人的感慨。这副对联中的四个“好”字,注音依次应是( )
A. hǎo hào hào hǎo B. hào hǎo hào hǎo
C. hǎo hǎo hào hào D. hào hào hǎo hǎo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B.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C. 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3、根据括号里的词语描述情景,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相映成趣)公园里草木浓绿一片,点缀着三两朵红花,二者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美丽。
B.(乐此不疲)他到了国外,整日沉迷于国外的新鲜事物,一点也没有想家的想法。
C.(不可胜数)大榕树上的鸟儿太多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数都数不过来。
D.(恍然大悟)我被眼前的数学题难住了,没有思路,老师做了一条辅助线,我瞬间懂了。
4、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见春抒情;读着刘禹锡《望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观察力。
5、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zhòu 白(______) (______)骂 宇(______) (______)纹
zhù 建(______) 居(______) (______)意 帮(______)
lù (______)地 忙(______) (______)珠 (______)音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严格 严肃 严厉
①爸爸表面很________,不苟言笑,可内心很疼爱我。
②对那些作恶多端、怙恶不悛的惯犯要________惩处。
③同学们都能________要求自己,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7、近义词手拉手。
挖苦——(______) 讥讽——(______)
疑惑——(______) 轻蔑——(______)
服气——(______) 失败——(______)
8、词语魔术(给加点的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白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
露馅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吗?
能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类文阅读
周庄水韵(节选)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①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似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②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描述了作者游周庄的所见、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①中的“光带”指_____________,句②中的“光带”指_________。
【2】(提取信息)古镇尽头的小河与屋脊在焰火升空前后有何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在焰火升空前,__________;焰火升空后,___________。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句子 ,完成练习。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4】(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是“周庄水韵”,第2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焰火,重点不突出。
B.文章按空间顺序依次写了周庄夜晚岸上、河中、天上和地上的景色。
C.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周庄节日的夜景描写得多姿多彩。
D.“慢慢”“点点”“黑黝黝”“串串”等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韵律美。
10、 难忘的索溪峪(节选)
是的,怎么能不着迷呢 ,又怎么能忘怀呢 ?
尤其是那十里画廊。啊,画廊,这名字实在是好,真不愧是画廊。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松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它们有的像身背草娄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女郎,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每一座青峰,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他们纷纷的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
山峰的众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苍翠,山峰的秀丽,是索溪峪一带风光最显著的特色之一。这十里画廊,可以说是比较集中地把这些特色表现出来了。那真像一道长长的画廊。人走在这画廊中。看着那两边的景色。真有置身于画中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这画中的一点,和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啊,朋友,你说,这般景色,怎不令人着迷,又怎能使人忘怀呢?
【1】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它们有的像( )老人,有的像( )妙龄女郎,有的像( )大楼,有的像( )城堡,有的( ),像( )竹笋,有的( ),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
这句话可以( )来概括。
【2】文中写到了作者的两次“惊讶”,前一次是___________,后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索溪峪的迷人的景象,然后仿写句子。
A、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山峰的众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苍翠,山峰的秀丽,是索溪峪一带风光最显著的景色之一。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欢乐谷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日本人!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心情紧张地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短文中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英子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简要概括出我去正金银行寄钱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 )→( )→( )
【3】短文中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与“我已长大了”之间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纵队生活极端艰苦。由于粮食供应困难,大食堂每天两顿都是盐水煮黑豆。当时,李讷只有7岁,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女儿年龄小就允许别人对她格外照顾。在毛泽东的(严格 严厉 严肃)要求下,小李讷总是同卫士、保姆、战士们一起吃大食堂的盐水煮黑豆,从小就经受了(艰苦 艰难 艰巨)生活的考验。
20世纪60年代初,李讷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她和普通学生一样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一次,回家时,她也是和大家一样挤公共汽车。正因为如此,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都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寒冷的冬天来临后,由于天黑路远,卫士长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路上不安全,就瞒着毛泽东派车去学校接李讷。此事被毛泽东觉察后,他(严格 严厉 严肃)地批评了卫士长,并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不管卫士长如何解释,毛泽东还是不容置辩地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自己骑车子回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特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容置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短文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件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_____的品质。
【4】读了短文后,我最想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孔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孔________曰:“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
②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 )
③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
④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
⑤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 )
【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
【2】短文先写了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性格是______;神情是______;而腰鼓则是_________。
【3】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西北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家乡的小河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小河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中飘扬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而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自己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⑤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在水中的两岸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她照镜子。这时,寒风肆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su)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轻掩 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 ______
凝固 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______
【2】本文第③一⑥段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②段,用“____”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用“﹏﹏﹏”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③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作者把夕阳西下时小河中倒映的树影比作醉汉?“站定”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处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某电热水壶的使用说明,请仔细阅读后再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本产品启用前,必须复核电源线路容量,方可使用。
切勿将插座、插头浸水或溅湿,防止漏电,严禁将壶体浸入水中。
严禁少水、多水或无水使用,以免损坏电热管。
水沸时注意外溢,防止漏电。
本产品只限于电热方式煮水,不得启用其他加热方式煮水。
1.小明发现壶体很脏,把壶体洗净后没擦干就直接烧水。 (_________)
2.小明认为电热水壶里只要有水就可以使用。 (_________)
3.使用前,小明仔细检查了电源线路容量是否一致,才使用此电热水壶。(_________)
4.一天,小明家停电了,他就把这款电热水壶放在燃气灶上烧水。小明的这种做法是对的。 (_________)
17、剃头周的平庸人生
剃头周的门面虽小且破,但很整洁,碎发是随手清扫的。笨重的黑皮转椅,角落里绽开细缝,露出细密的衬布甚至微黄的海绵来,但踩着脚踏板调整高度时,照样灵活得很。三五把闪亮的小剪子,尖尾巴的细齿梳子,几瓶印着明星头像的发胶,一盒儿童痱子粉,方块的海绵,摆在镜子前窄窄的台面上,像一排待画的静物,在明亮的光线里,闪烁着细碎的金光,暖调子,慢慢地流淌。
剃头周没有一般手艺人的愁苦气。首先他不瘦,圆鼓鼓的脸蛋洋溢着很有营养的光泽,壮实的身材,微腆的肚子,头发也梳得整齐。他还善谈,对客人的每句话都报以认真的倾听和体贴的应和。
谈笑归谈笑,他剃起头来一丝不苟,哪怕椅子上已坐了一排人, 必须不时点着各人名号,安抚大家。到这里来剃头的,以男人和小孩居多,墙角并没有一般美发店必备的宇航员头盔式的烫发设备——讲究的女人不来这里,小孩愿意来,是因为剃头周会制造出动画片里人物的声调,有效抵消了电推子在其后颈上行驶的惊恐。虽说男人们的发型大同小异,但不能因此质疑剃头周的手艺,像我弟,一个时髦青年,凡事注重品质,也时常光顾他的小店。
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人喜欢哼哼唧唧地抱怨,有的人天生精气神十足,剃头周便是后一类人。他从早站到晚,嘴也不闲着,累是肯定的,但从来没听他叹过一声苦。
【1】第一自然段中的“暖调子”是指剃头周的店面让人感觉( )
A.有暖气
B.温馨
C.光线亮
【2】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描写简陋的工作条件,呈现画一样的美感。
B.交代人物生活环境,让读者眼前呈现画面。
C.简陋但整洁的环境,衬托出主人公的性格。
D.告知读者,剃头周的小店破旧但理发便宜。
【3】剃头周的手艺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 )一词最能概括剃头周的人生态度。
A.知足常乐
B.无可奈何
C.乐观向上
D.甘于平淡
18、课内阅读。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神机妙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三国演义》一书中还有“________”的故事同样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等。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等。
【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 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 D.比不上
【5】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和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1)林冲:_________________
(2)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2、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23、填写对联。(8%)
(1)地满红花红满地 ( 联)
(2)一夜五更,半夜三更有半 ( 联)
(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 联)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