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爸爸》故事中的爸爸可以从( )跳过去。
A.月亮上
B.屋顶上
C.太阳上
2、下面笔顺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回忆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要学会游泳 B.不应该吃伙伴的食物 C.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4、下面词语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A.雹 雾 雷 白云
B.碧绿 金黄 红火 雪白
C.梳子 刷牙 香皂 脸盆
D.清凉 温暖 炎热 寒冷
5、根据课文填空。
1.燕子说:“__________,我只会捉_______的害虫,你还是_______________!”
2.小虫子说:“我们身上有_____,就像________,大家叫我们_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明( ) 日( ) 米( )
月( ) 目( ) 木( )
7、加一加,组成字再组词。
夕+卜=____________ 父+巴=_______________
口+十=____________ 田+心=_______________
8、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8分)
9、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方(_______) 全(_______) 伙(_______) 情(_______) 样(_______)
万(_______) 金(_______) 火(_______) 请(_______) 伴(_______)
10、请找出不同类的词语
①________荷花 兰花 迎春花 浪花
②________姐姐 爷爷 奶奶 外公
③________尺子 铅笔 作业本 文具
④________豆角 菠菜 西瓜 萝卜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__________。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__________。
古月_____,口天_____,
双人_____,言午_____。
中国______有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__________,
__________、欧阳......
12、照样子,写词语。
例:安静(安安静静) 红火( ) 许多( )
吃得很欢 跑得_________ 玩得_________
13、读拼音,写词语。
cǎi huā jiān jiǎo fēi jī xiǎo yú
píng tái fàng xià hěn měi shēn zhí
14、整齐的抄写下列词语。
笑嘻嘻停机坪游来游
15、字和拼音连一连。
niáng kē diào mìng shuǎi bō
颗 命 娘 拔 掉 甩
16、判断题
【1】胖光头要把力雅卖掉。(____)
【2】咕咕先生被猎人打死了。(____)
【3】绿叶大厦的顶层住着猫头鹰咕咕先生,底层住着胖野猪呼噜噜,中间住着金丝猴金眉老爹和金眉老太。(____)
【4】力力被老爷爷吊起来了。(____)
【5】老爷爷和老奶奶把力力当作猫来养。(____)
17、判断下面的说法的正误。
《小池》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杨万里。 ( )
18、判断题。
【1】“们、叶、江”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____)
【2】“在”字共6画,第6画是“∣”。 (___)
【3】我们可以说“一双手”、“一条鸟”。 (___)
【4】嫦娥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___)
【5】我国国歌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 (___)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要下雨了(节选)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见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作者:罗亚)
【1】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___句话。
【2】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3】要下雨的时候,虫子飞不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0、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棕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本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在文中标上段落序号。
【2】照样子,写词语。
又黏又甜________ ________ 美滋滋______ 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线画出描写粽子样子的句子。
【4】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22、看图写话。
图中都有谁?她们在干什么?请你想象一下,写几句话。(不会写的字加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