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颗( ) 摘( ) 风( ) 说( ) 喊( )
棵( ) 滴( ) 凤( ) 脱( ) 减( )
2、我会拼,还会写。
mín zú | wēn nuǎn | shāng diàn | zhōu wéi | yǔ zhòu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拼一拼,写一写,注意把字写工整。
ā yí mín zú liú shén quàn g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huāng hu wài miàn duī mǎn le jī xuě
(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勃勃 (______)(______)竭力 (______)(______)斑斓
(______)(______)隔绝 (______)(______)二虎(______)(______)
5、照样子,填一填。
例:(踢) 皮球
____拼音 ____游戏 ____歌 ____步
例:(快乐)地回答
____地回答 ____地飞 ____的太阳伞 ____的枫树
6、亲情的阳光照心窝。(看拼音,写词语。)
ēn qíng fǔ mō gào su yīn wèi
xiōng’è dì di yǎn lèi yǒng yuǎn
7、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书目”与“树木”读音相同。(___)
【2】“桌子、萝卜、我的、葡萄、老实”这几个词中的加点的字都读轻声。(___)
【3】“蜿蜒”一词中的“蜿”应读“wán”。(___)
【4】“自、紫、子、蜘、姿”这几个字的音序都是“Z”。(___)
【5】“颤”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第一个字母是“ch”。(___)
8、读懂句子并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长颈鹿大叔送给松鼠太太的礼物是花籽。(______)
【2】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舒服。(______)
【3】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制成的糕。(______)
【4】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__)
【5】“鹿”是独体字,它的部首就是“鹿”。(______)
9、判断,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这是一个排比句。(_______)
【2】学了《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我知道了,“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因为喜鹊阿姨能把“我”学到的a、o、e教给喜鹊弟弟。(________)
【3】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王字旁的字多与金属有关。 (_______)
【4】《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骑的“马”其实是柳条。(_______)
【5】学了《千人糕》一课,我知道了米糕的制作过程是:先要种植水稻、甘蔗、甜菜;接着磨粉、加糖,蒸米糕;再加工稻子,熬糖;最后包装、送货、销售。(________)
【6】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_)
1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黑”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灬”,再查8画。(_____)
【2】我想知道“古zhēng”的“zhēng”怎么写,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ZH”,再查“zheng”。(_____)
【3】我猜“鲨”读作“shā”,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验证,应先查部首“鱼”,再查7画。(_____)
11、快乐阅读轩。
夏 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1】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句,请用“——”画出来。
【3】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读读,背背。
12、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要绕很远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愚公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儿孙们听了齐声叫好。
他领着一家人挖土搬山。他们挖的挖,抬的抬,干得非常起劲。邻居们看见了,也都过来帮忙。一个才七岁的孩子,也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智叟看见他们干得又苦又累,就对愚公说:“两座大山这么高,你又年老体弱,怎么能把它们搬走呢?”
愚公笑着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停地挖下去,还怕挖不平吗?
天帝知道了愚公移山的事,很感动,就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从此,这里的人们出门再也不用绕道了。
【1】仿写词语。
例:蹦蹦跳跳(AABB式)
【2】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谁)的故事?
【3】读故事,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人们进出很不方便。( )
(2)智叟觉得愚公年老体弱,根本移不走大山。( )
(3)愚公是个很有毅力的人,最后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
【4】这篇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想一想。
自然界中的指南针
天晴的时候看太阳,正午的太阳是正南的,没有太阳的时候你看树的叶子,稠的一面是南面,稀的一面是北面。如果在森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冬天的时候你可以看河岸上的积雪,融化快的一面是北面,融化慢的一面是南面。中午时你还可以用你的手表来判断方向,用你的手表当时的时针对着太阳,这个时候时针和12点标记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正南方向!另外,蚂蚁的洞一般是朝南的,树上有苔藓的一面是北面!
【1】想一想: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发现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延伸阅读
爱劳动的小猴
一只小猴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
桃树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天,桃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桃树痛苦地说:“小猴,快帮帮我,我要被大风吹倒啦!”小猴听见了,连忙给桃树做了个支撑架。桃树终于在风中站稳了,感激地对小猴说:“谢谢你,小猴!”
过了一段时间,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小猴又立即把树上的蚜虫捉了个一干二净。
经过漫长的等待,盛夏来临了,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小猴吃了个够,觉得快乐极了。
【1】短文第___________自然段写了小猴的勤劳。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桃子 (_________)的桃子 一干(_________) 东(_________)西(_________)
【3】当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后,他会怎样告诉小猴呢?桃树___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小猴能吃到桃子,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沿着( )( )的小溪,寻找( )( )的( )( )。( )( )( )( ),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溪说:昨天,他( )路过这里,抱着( )( )的( )( ),( )( )蒙蒙的( )( )。瞧,那( )( )路上的( )( ),就是他留下的( )(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氵:______
钅:______
16、把下列词语整理成一句话。
我的耳朵 真的 啦 有毛病 是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 事情 开始 伤心的 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照样子,写句子。
例:田野葱葱绿绿的。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
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碧绿碧绿的。
河水碧绿碧绿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把枝条递给了妹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拾起一根枝条。(什么样的枝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实践题。
下面是公交车的站牌路线图,仔细观察图上信息,完成练习。
【1】王晓敏在七里庙公交站台准备乘车回家,她住在宝丰路,她要乘坐______路公交车,坐______站地就可以到家了。
【2】一位老爷爷在七里庙附近,他想乘坐公交车到科技馆,但是他不知道要怎么乘车,你会告诉他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课文,说说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
2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一定也不例外。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注意要写清他(她)是谁,长什么样,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