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
(2)他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
(3)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小屋的烟囱上__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__又大__又红__
2.我大声说__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__救出来了__
3.当我很快乐的时候__会使劲叫哇叫__所以__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__你就一定能找我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梦 一( )水
一( )行星 一( )飞船
一( )汽车 一( )灾难
一( )手表 一( )电影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山峰 一(____)公鸡
一(____)大树 一(____)果园
一(____)老马 一(____)稻田
一(____)雨伞 一(____)大象
5、给下列字写出声母或韵母并标调。
l__龄 g__格 __í移 __ián填 f__扶
6、看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ér tóng bì lǜ
huà zhuāng jiǎn dāo sī xiàn
7、判断
【1】“母”字共有五笔,第三笔是横。________
【2】“轻诺必寡信”说的是一个人随便说什么,其他人都会相信。________
【3】“股、胳、肚”这几个字的偏旁都是“月”,都和人的身体有关。________
【4】《沙滩上的童话》一文中,孩子们根据垒起的城堡编了一个童话。________
8、判断下列读音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聊天(liáo tiān) (_______)
【2】草坪(cǎo pínɡ) (_______)
【3】烟囱(yān tōnɡ) (_______)
【4】叮咛(dīnɡ nínɡ) (_______)
【5】一般(yì bān) (_______)
【6】葱郁(cōnɡ yiǔ) (_______)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贩”的偏旁可知,它的意思和钱财有关。(____)
【2】王小明的属相是龙,比他小三岁的妹妹的属相是羊。(____)
【3】过完重阳节后不久,就是另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____)
【4】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乞巧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
10、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
11、课外阅读。
仓颉(jié)造字(节选)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
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就是用一个具体事物代表种固定的含义。比如,有的用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shǔ jì)、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1】结合文中句子的意思,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______) 诞生——(______)
【2】读短文,填一填。
(1)古人曾使用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进行交流。
(2)传说___________创造了文字。
【3】古人是怎样“结绳记事”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4】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发明、使用“结绳记事”是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______)
(2)古人曾用火表示“我很苦闷”,用小柿子叶表示“我要找你”。(______)
(3)仓颉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字的笔画。(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piāo piào)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dāng dàng)作饰品(戴 带)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 戴),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字。
【2】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有关,带这个偏旁的字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
【3】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
因为贝壳_________,所以被人们当作饰品。
因为贝壳_________,所以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13、阅读练习。
1876年秋,34岁的诺贝尔又一次进行烈性炸药的实验。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凝神地注视着,忘记了一切。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试验现场炸飞了,地上炸出个大坑,人们以为诺贝尔死了。正当人们痛心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外飞奔,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火里跑出来。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烈性炸药,他因此而闻名世界。
1.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验——( ) 认为——( )
突然——( ) 出名——( )
2.连线。
进行 敌情
发明 实验
接受 炸药
发现 教训
3.诺贝尔因为什么而闻名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阳光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几天后,一只鸡到院子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进了母鸡的肚子。
【1】短文共有______节。第______和______节写了两颗种子的对话。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悦——(______) 安全——(______)
【3】用“——”画出表示第二颗种子不敢冒险的原因的句子。
【4】你喜欢哪一颗种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李时珍(节选)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给人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万水千山。他有时上山采药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就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书上没有的知识。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几年之后,他回到老家,开始写书。他用了整整二十七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1】这部药物书是指《______________》。
【2】文段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李时珍付出的艰辛?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到各地采药 B.拜访了不同的人,积累知识
C.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 D.潜心钻研书籍
【3】从李时珍的行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不畏艰苦 B.坚持不懈 C.勇于担当
16、照样子,仿写句子并加上标点。
⑴例: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________________
⑵例:田野 _______
葱葱绿绿的 ____________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____
⑶例:他拾起一根枝条。 他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妹妹跨上“马”奔向前去。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根据问题标出重音,再读一读。
注意:同一句话,重音部分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例:笋芽儿长成了什么?笋芽儿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1)什么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笋芽儿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2)笋芽儿长成了一株怎样的竹子?笋芽儿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18、连词成句。
发现 有 路边 小明 野花 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大米不是用稻子加工出来的?(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糕 知道 做成 你 吗 这 是 怎么 的(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需要________……
(4)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改为带感叹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