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把下列词语或短语补充完整。
(1)慢腾腾 慢______ 慢___________
(2)逗松鼠 ____野菜 ________明月 ______星星
(3)浓绿的树荫 ___________的回忆 ________的生活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1、公园里的花朵是那么( ),树木的枝叶是那么( )。
2、( )是那么( ),( )是那么( )。
3、仿写词语。
(1)毛茸茸(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弯曲曲(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恋恋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猜谜语。
méi yǎn yǒu yǎn lì,dài tā zǒu sì hǎi,
bú wèn dōnɡ hé xī,fānɡ xiànɡ yǒnɡ bù mí。
mí dǐ:
5、读拼音,写词语
gān tián(_____) bō wén(_____) tuán yuán(_____)
bèi ké(_____) shāng diàn(_____) zhōng diǎn(_____)
biān zhī(_____) nóng lǜ(_____) fǎn fù(_____) tū rán(_____)
6、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ué de qī wànɡ zhāi diào tāo xīn jì yì
sài chǎnɡ fǎn fù jiǎn dān bān nònɡ jiān xīn
7、我能判断。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___
【2】“炒、烤、蒸、煮”带偏旁“火”,多与“火”有关。___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___
【4】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___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______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______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__
【4】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______
【5】“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_______
9、找一找,哪个音节有错,并改正。
hūi chén yù
灰 晨 遇
10、判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打“√”,有错误的打“×”。
【1】荆棘(jīn) 饲养(shì) 餐桌(zhuō) 曾经(cénɡ)( )
【2】青菜(cài) 花瓣(bàn) 迷蒙(méng) 糕点(ɡāo)( )
【3】建筑(zhù) 蔗糖(zhé) 应该(yīng) 毛毯(tǎn)( )
11、课外阅读。
小花猫剪胡子
小花猫花花十分爱美,她最受不了大家说她难看。一天,花花跟小免子玩,小免子突然尖叫起来:“花花,你怎么长胡子了?太难看了!”听了小兔子的话,花花很难过,心想:今晚我就把胡子给剪了。
晚上,花花偷偷跑到卫生间,“咔嚓”一下把胡子给剪了。看着镜子里漂亮的自己,花花满意极了。忽然,一只老鼠窜了出来,花花赶紧扑过去,头ー下卡在了老鼠洞里!妈妈回到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花花从老鼠洞里拖出来。看着花花狼狈的样子,妈妈哭笑不得,严肃地批评了她:“胡子是帮助你测量洞口的,你这样怎么捉老鼠呢?”花花后悔极了,从此,她再也不轻信别人的话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难过——_______严肃——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花猫为什么要把胡子剪掉?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花猫的胡子有什么用处?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
A.别人说的话都是骗人的。
B.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一同上山栽树。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1】在栽树的过程中,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分别做了什么?
小野猪: __________ 小袋鼠: _________ 小象:___________
【2】读了故事,我知道了( )。
A.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
B.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小伙伴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3】你想对这三个小伙伴说什么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谁最美
今天,森林公园里召开“谁最美”的比赛(sài)大会。一清早,大家向赛场走去。
忽然,大家发现小山羊家失火了。梅花鹿怕烧坏它的花衣服,吓得躲了起来。小狐狸怕烧坏它的皮大衣,悄悄地溜走了。
大熊猫急急忙忙地跑过去,勇敢地冲进屋里,救出了小山羊。它自己的眼圈儿却被烟火熏(xūn)黑了,身上烧出一块块黑印子。
会上,大象当着大家宣布:大熊猫最美。
从这以后,大熊猫不管走到哪儿,人们都十分喜爱它。
【1】选词填空。
员 圆 园 向 象 弟 第
森林公( )里,在小超市服务的工作人( )是身子( )( )的小熊兄( )。( )一个进来的顾客是大( )爷爷,小熊兄( )热情地( )它介绍刚到的食品。
【2】参加森林选美大赛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山羊家失火,小动物各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用“____”划出描写它们不同表现的句子。
【4】写出表示大熊猫救小山羊时的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我们回去的时候,妹妹要求妈妈抱她: “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累了,抱不动你了。”
妹妹转过来求爸爸。爸爸不做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在门口迎接我他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读划线句子,回答问题。
从划线句子,我能体会到妹妹本来很累,想要父母抱,妈妈没有答应,心里一定很_______。但是爸爸给了妹妹一匹出色的马,这时妹妹非常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指的是_________。
【3】这“一匹出色的马”给了妹妹_______。
15、快乐阅读。
回声
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1】这篇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有____句话。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回答问题。
这个句子把__ 比作__ 。
【3】文中的回声是怎样产生的?正确的说法有( )
A.是声音的波纹碰到物体返回来。
B.是另一只小青蛙在学这只小青蛙说话。
C.是水的波纹碰到河岸返回来的。
【4】下面的这些地方能产生回音吗?在括号里画“√”。
操场上( ) 山洞里( ) 空旷的大房子( )
16、口语交际。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人感到舒服。请你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注意说话的语气。
1.小明同学不小心把水洒到了我的作业本上,我会说:“_____________。”
2.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上水龙头,我会跟他说:“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向别人介绍或者推荐物品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________,让别人能够听清楚。在你看过的课外书中,哪一本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跟大家说说里面最吸引你的部分。
我给大家推荐的课外书是___,里面最吸引我的是___,大家也来看看这本有趣的书吧!
18、在办黑板报时,大家谈论起了长大以后的愿望,请说一说你的愿望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以及如何去实现愿望。
例: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书育人。我要努力学习,早日实现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例:门前开着鲜花。 门前开着 一大片 五颜六色的 鲜花。
山坡上有草坪。 山坡上有____________草坪。
(2)例: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小喜鹊唱歌,一会儿教他们捉虫,一会儿教他们拼音字母。
妈妈非常忙,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