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读,写一写。
夕 吉
至 初
重 祥
爽 登
2、我会组词:
坐( ) 诚( ) 花( ) 植( )
座( ) 城( ) 华( ) 值( )
3、读拼音,写字词。
1.几个孩tóng(________)在花园里,手lā(_______)手玩yóu xì(____________)。
2.今天元宵节,家里特别rè nao(___________),爸爸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红烧qié (_____)子,kǎo yā(_______),小jī(______)炖蘑菇……
3.清洁工阿yí(______)打扫卫生的时候,捡到十块qián (_________),交给了警察叔叔。
4、比一比,再组词。
州( ) 孟( ) 告( )
川( ) 盘( ) 浩( )
凡( ) 唯( ) 数( )
帆( ) 准( ) 楼(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粟,秋收(__________)。四海(__________),(_________)犹饿死。
2.接天莲叶(___________),映日荷花(____________)。
3.(__________)露秋寒霜降,(__________)雪冬(__________)。
4.唯(___________),唯才艺,(____________),当自砺。
6、看拼音, 写词语。
bǎo bèi gǔ tou zhǐ jia cái wù guān xīn qián bāo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______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______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__
【4】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______
【5】“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_______
8、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_______)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相同。 (_______)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错”。
1.《我必须去》中的李丹是一个对同学失信的女孩子。(______)
2.《小山羊和小灰兔》中,小灰兔总是失信。(________)
3.写请假条的时候,要写上请假人的名字和请假的时间。(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河奔,长江涌”中,“奔”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涌”写出了长江之水汹涌澎湃。( )
(2)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又不易损坏,所以古人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 )
(3)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
(4)“炸”是多音字,在“爆炸”中读zhà,在“炸酱面”中也读zhà。( )
(5)“乞巧”的意思是乞求织女让自己也能有一双巧手。( )
(6)带“灬”的字多与“火”有关,带“忄”的字多与刀或切割有关。( )
11、我会读,我会做。
过端午, ,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 ,
牛郎织女会鹊桥。
【1】选一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来乞巧 ②赛龙舟
【2】从文中我知道与端午节相关的一种美食是________,与乞巧节相关的民间传说是“_________”。
【3】我知道,我会选。(填序号)
农历________是端午节,________是乞巧节。
七月初七 ②五月初五
12、我能读懂短文,我还能回答问题。
马虎先生
从前,有位画家,一天,刚画好虎的虎头,有位朋友来请他画马,他就在虎头画上加了个马身,朋友不要这张画了。
这位画家把这张画挂在自己家的墙上,从此,人们叫他“马虎画家”。
一天,他大儿子外出打猎,看到一匹马,以为是虎,一箭把马射死了,结果被人痛打了一顿;小儿子在野外看到一头虎,以为是马,想骑上去,结果被老虎吃掉了。马虎先生大哭了一场,决心今后做事一定认认真真,不再马虎了。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填空。
一(______)画家 一(______)画 一(______)马
一(______)虎 大哭(______) (______)真真
【3】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反义词:马虎(______) 近义词:决心(______)
【4】大儿子把马当作________,结果________。
小儿子把虎当作________,结果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画“√”。这短文告诉我们:
(1)做事不能马虎。( )
(2)要把虎画得像一些。( )
(3)要把马画得像一些。(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在一条河边,住着猴子和牛。河对面有一棵树,树上结(jié jiē)满了果子。猴子虽然能采到果子,但是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去采果子。
一天,猴子想到一个办法,就对牛说:“牛大哥,你背(bèi bēi)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牛认为猴子的办法好,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去。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横线处应填( )。(填字母)
A. 自己高兴地吃起来。
B. 和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3】“猴子想到一个办法”,猴子想的办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_____]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
14、照课文内容填空。
在一( )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 )着腿,( )地( )在山头,( )着( )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 )去,那( )真像一位仙人( )在( )山峰上,( )着手臂( )向前方。
15、课外阅读。
蜗牛和蚯蚓
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要到哪里去呀?”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蚯蚓突然笑了起来:“哼!你也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可是爬得慢慢腾腾的呀!”蜗牛不理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蚯蚓觉得蜗牛太可笑了,就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上墙顶了。
【1】蜗牛先是在(______)爬,后来慢慢爬上了(______),最后爬到(______)。
A.墙顶 B.墙角边 C.墙壁 D.菜地
【2】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 )
A.蜗牛在菜地里 B.蜗牛早已爬上墙顶了
C.蜗牛去睡觉了 D.蜗牛不理蚯蚓了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蚯蚓太骄傲了。
B.蚯蚓瞧不起蜗牛。
C.做任何事,只要有决心、有毅(yì)力,就一定能做到。
【4】你喜欢文中的蜗牛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知道。
1、植树的步骤:
①挑选树苗
②移苗入坑
③挥锹填土
④挖好树坑
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树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下面的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①
(唐)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歌唱家。②寻常:经常。
(古诗今读)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您见面,在崔九堂前多次听您唱歌。如今正是江南风景大好的时候,在这落花时节竟又和您相逢。
19、缩句。
(1)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
______________
(2)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作。
提示:观察图片,图上是什么时间?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连起来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