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放学路上,有些同学没等绿灯亮就准备过马路,你认为怎样劝说最得体( )

A.同学,你怎么能不守交通规则呢?

B.同学,你横穿马路是会被车撞的。

C.同学,请不要横穿马路,这样太危险了。

D.同学,你横穿马路太危险了!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3分)

(1)手空拳  A.红色  B.忠诚  C.光着,露着  D.空 (  )

(2)灯结彩  A.扩大  B.陈设  C.商店开业 D.看;望 (  )

(3)同仁  A.看 B.看待  C.考察 (  )

 

3、把爸爸告到了( )法院。

A. 当地 B. 怪老头国 C. 耗子国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xià shà) 鬼(mé mó)

(yáo ráo)    行(hénɡ hènɡ)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我能补充完整。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

(2)《论语》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改正,知错不改才是真错误。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左传》。

(4)清明节时,你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5)《周易》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加强道德修养。

(6)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7)《元日》中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换桃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能完成词语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1)源源不断(AABC式):_________       _________    

(2)无忧无虑(ABAC式):_________       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邯郸(______)(______  杯(______)蛇(______   ______)心(______)气  ______)(______)盗铃

滥竽(______)(______  刻(______)求(______   ______)精(______)采  ______)(______)矛盾

7、近义词

浩瀚________流淌_________忽然_________拜访_________

思绪________穿梭_________尴尬_________秘密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lòu yǔ       wèi yǎng     pàng zi     zuò zéi

zhān jiāo     lì hài     bào zhù       chǎo jià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我最棒。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选段中描写鲜花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我还能照样子写两个:______

2选段是按照____顺序描写的,其中牵牛花在_____开,万寿菊在_____开,昙花在_______开。

3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10、精彩片段阅读

挖棉田

颠公十二岁就给地主当长工,经常因为完不成地主规定要做的活儿挨打挨饿。

清明过后,有一天,地主叫颠公去挖棉花地。早上出门前,地主说:“今天装两个红薯当午饭,挖一天一定要挖出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

颠公来到地里,脱下衣服铺在地上,用棍子画出衣服的轮廓,然后开始挖地,不一会儿就挖出形状像件衣服的一小块地。颠公放下锄头,就和伙伴们下河去钓鱼,到烂泥田里去挖泥鳅,到山上捡野果吃……他们玩得痛快极了。

傍晚,地主来到地里,看见挖得像件小孩衣服那么大的一块地,怒气冲冲地说:“懒鬼,一天才挖得猴子屁股那么宽的地,今晚你莫吃饭了。”颠公脱下衣服盖在新翻的地上,说:“你看,刚好挖得像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主喷着唾沫星子,说:“我叫你挖出一块能种出的棉花够织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颠公问道:“织一件衣服要多少棉花?”地主答不上来。颠公又问:“做一件衣服的棉花要种多宽的地?”地主结结巴巴也答不上来。颠公理直气壮地说:“我今天按你的要求挖了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了。”

地主自知理亏,边走边说:“你个小鬼,明天……明天……我要罚你……”颠公笑着说:“明天最好罚我再挖一条裤子那么宽的棉花地。”在场的小伙子都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指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__________

(2)形容说话不流利。___________

2地主让颠公干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

3颠公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

4颠公和地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颠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浑身是宝。竹子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可食,味道鲜美。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从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来被文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吹,它就像一把利剑,刺破泥土,挤开顽石,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非凡—— ______ 自暴自弃—— _______

弱小—— ______  毫不相关—— _______

2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竹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____________,可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写了竹子“浑身是宝”。

4填一填。

“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________句。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 )( )( )( ),( )( )( )( ),似( )( )( )( ),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   )在一起,远看像( )( )的( )(   );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 )( )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 )在肩头的小辫。

(2)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 )的粉 ,酿出了( )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 )( )的槐花,心里装着( )( )(   )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的槐花饭,清香、 (   )(   )、浓香……  

 

13、课内阅读。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1“河流”遵循着的这条“自然规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会受到尊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的话果然应验。”这句话中“应验”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河流的话”指哪句话?用波浪线在语段中画出来。

5“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选文中的词语填空)

14、课外阅读。

坚固生命的根

前年去海南岛,看到一棵树干有几围粗、树冠有两亩大的榕树。它那庞大的根系,像铁制的一股股缆绳,把个像小山似的巨石(抱、报)得紧紧的,许多根向石féng fèng)中钻去。它的枝干上还神奇地(深、伸)出许多小根来,向大地寻找着新的基点。正是有了这棵树,它周围才显现出异常的繁荣。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蜂蝶在尽情地飞舞,一群群旅游者和乘凉的人在这里惬意地休闲。导游说,这里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许多树木都倒下了,折断了,唯独这棵树,多少年来从没被刮倒过。据说,它上面的树冠有多大,地下的根系就有多大。它之所以能在任何狂风中屹立,是因为它的根基就是这(座、坐)小山啊!

根,是生命的开始,是生的源头,又是生的基石,它一刻不停地向地面输送和传递着水分、营养和力量。一切植物,有了根才能生机勃发;没有根,一切就无从谈起。

(有改动)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当的字或读音。

【2】根据提示,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填空。

(1)“冠”的意思是帽子,“树冠”是指

(2)“繁荣”可以理解为“热闹”,“异常的繁荣”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样的情景?用“ ”画出有关语句。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囚(qiú)蚁

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养起来呢?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我找来一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做一个新居。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妹妹担忧蚂蚁被冻死,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会喜欢这个新家的。我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边,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窣(xī sū)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心平气静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根、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________ 千辛万苦——________

【2】“我们”是怎样制作蚂蚁的新居的?把过程补充完整。

找来一个火柴盒子——_________——_________——放进蚂蚁和饼干屑

【3】画线的句子比较难懂,你是根据__________(理解方法)来理解的,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蚂蚁有追求自由的天性和品质。 B.蚂蚁不适合养在盒子里。 C.蚂蚁很勤劳很辛苦。

【4】听着蚂蚁的脚步声,你会想到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口语交际。

清明节到了,奶奶准备了香蜡纸钱等东西上山去祭拜过世的爷爷,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奶奶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起伏的丘陵,(用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雪下了起来。(鹅毛般的 纷纷扬扬地)(用上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的看到了像五彩池那样神奇的瑶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蜜蜂在花丛中飞。(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这句话连续用了四个“怕”字,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会用这种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的表弟天生什么都爱吃,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他把卧室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经常向我们讲述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黑板上写着当天的重要新闻和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速地从马上跳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中午,我亲身检验了母亲洗衣服的坚幸,想到了不禁孟郊流传千古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不错,只能亲身经历的道理,才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含义,正如未经沙场的将军永远只会纸上谈兵,未经搏斗的雄鹰,永远只是天空中的摆设,未经磨炼的孩子,永远只是手中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天地。

动物一旦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以猫和老鼠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丰富、合理;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2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