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归生命”中,( )变成珍儿健康的一只脚了,从此以后珍儿有了两只健康的脚。
A.布袋爷爷 B.吟痴老人
C.芸儿 D.小脚丫
2、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蚊子和狮子》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纸上谈兵 B.自鸣得意 C.夸夸其谈 D.骄兵必败
3、下列各项内容讲述正确的一项是
A.《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着重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写。
B.《剃头大师》一文中的“害人精”指的是文中的“我”,因为“我”害他剃光头。
C.唐朝诗人苏轼创作的《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吹拂 形状 代价 没精打彩
B.歉意 欧州 贷款 欣然努放
C.官吏 倒映 负责 争奇斗艳
D.锋利 扑腾 麻烦 相题并论
5、把词语补充完整。
滥竽__________ __________矛盾 刻__________剑
杞_____忧_____ 邯郸__________ _____底_____蛙
6、仿照例子写出含有“水”字的成语。
例:形容艰难痛苦:水深火热
形容敌对:____________ 形容亲密:____________
形容拥挤:____________ 形容顺境:____________
7、根据意思写诗句。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_______________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_______________
这时候,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
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iăn shăo guăng fàn zhàn shuǐ xiăo xī
xì hén pò liè făng fú wǔ dăo
9、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句话?本段写的是(________)。
【2】说说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②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③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 , 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第①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方方正正 圆圆溜溜 各式各样 五花八门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_______的帽子。
【3】第②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为什么?
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看见程颐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他醒来时,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浑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有删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字义。
尊师好学
字音:______ A.hǎo B.hào
字义:______ A.友爱 B.喜爱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地等着 ________的脚
________地解答 ________的面容 ________地说
【3】你觉得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杨时的特点?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程门立雪: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蜜蜂
蜜蜂的辛勤劳动是从春天开始的。它们不仅具有不辞辛劳的素质,更具有身手不凡的管理才能。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花蜜含水量高达40%―60%,蜜蜂总能设法将水分降至20%以下,气温高时这似乎并不难,天冷的时候,它们就得在蜂巢里集体行动,用身体为蜂巢加温。一群蜜蜂在一个工作季节里能酿蜜150―250千克,这就表明有180―350升水要在其“加工”过程中被蒸发掉。
酿制好的蜂蜜会被送到特殊的仓库(蜂房)用蜡封存,以备来日之需。食物防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温蒸煮和容器密封,蜜蜂的高招则是给蜂蜜本身赋予了一种能分解微生物的物质,使其防腐功能更为有效。蜂蜜作为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
为了保卫这一劳动果实,蜜蜂从不懈怠,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发出报警信息,群起而攻之。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风( )草( ) ( )辞( )劳 身手( )( ) 从( )懈( )
【2】我来填数字。
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花蜜含水量高达_____________,蜜蜂总能设法将水分降至________以下,蜜蜂在一个工作季节里能酿蜜__________千克,表明有________升水要在其“加工”过程中被蒸发掉。
【3】蜜蜂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了解你喜欢蜜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精美的剪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根据选段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姥姥剪纸技艺精湛,剪什么像什么。(_______)
②“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
③姥姥的剪纸闻名于世,全国各地都有她的作品。(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最能表现姥姥的剪纸技艺神乎其神的一项是( )
A. 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B. 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精美的剪纸。
C.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3】选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精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荷叶 的,像一个个碧绿的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有的 花瓣儿。有的花儿 , 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 ,看起来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先写___________很多,然后写___________的三种不同的“姿态”。
【3】描写荷叶数量多的词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描写荷叶颜色的词是___________ ,描写荷叶形状的词是___________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荷花一共有几种样子?分别是什么样的?
(1)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 ”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B.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C.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
D.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3】“你”指的是( )
A.阳光
B.梧桐树
C.火苗
D.落叶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 ( )
A.前后呼应
B.总分关系
C.因果关系
【5】校园里的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眼前的一池荷花,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只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边的朝霞,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树迎风摆动,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三个“由黑变……”是说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天还很__________,可是现在天应经变____________,这就说明孩子们走的路程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2】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1)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2)省略号表示(_________)
A.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们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B.作者对山沟里孩子们的前程很是担忧。
18、解释词语并造句。
雄伟: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创举: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春天,漫山遍野到处开着花儿。
2.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3.《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写的。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很大的力气才把这个东西提上楼。
20、修改下列病句。
(1)果园里到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到现场来的观众大约有200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估计他这道题肯定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放过风筝吗?你遛过小狗吗?你滑过轮滑吗?回想一下,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注意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