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故事《猫头鹰搬家》中的猫头鹰搬家是因为西乡人讨厌它的(   )

A.长相难看 B.叫声难听 C.白天睡觉 D.夜里觅食

2、下面停顿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3、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满分5 manfen5.com

 

4、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光采夺目 沾湿

B.融化 优惠

C.痕迹 飞倦

D.杨梅 横掠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精彩回顾。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这两句诗出自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2.狐狸感到无望吃到葡萄,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     。”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牧童和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4.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    ,一个    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东起山海关,西到      ,万里长城谱写了      。是谁创造了这      ?是我们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_______

(2)螺旋状运动的风。 ________

(3)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xiū jiàn sū xǐng xīn rán biàn rèn jì yì

jiāng jìn jǐn guǎn yán tú mì fēng bāo kuò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蜂

在九月里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跑出去,想去瞧一瞧黄蜂的巢。

小保罗的眼力非常好,再加上特别集中的注意力,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的观察很好地进行。我们两个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小径两旁的风景。

忽然,小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冲着我喊了起来:“看!一个黄蜂的巢。就在那边,一个黄蜂的巢,比什么都要更清楚呢!”果然,在大约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立即迅速地飞去,好像那些草丛里面隐蔽着小小的即将爆发的火山口,马上要将它们一个个喷出来一般。

我们小心谨慎地慢慢地靠近那个地点,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这些凶猛的动物,引起它们对我们的注意和攻击,那样的话,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在这些小动物们的住所的门边,有一个圆圆的裂口。口的大小大约可容下人的大拇指。同居一室者来来去去,进进出出,摩肩接踵地向相反的方向飞去飞回,不停地忙碌着。

突然,噗的一声,我不觉吃了一惊,但是马上又醒悟过来了。我忽然想起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很不安全的时刻。要是我们太靠近去观察它们的行踪,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因为,这样的不速之客会让它们感到不安,会激怒这些容易发脾气的战士来袭击我们。因此,我们不敢再多观察了。再观察下去就意味着要“牺牲”更多的东西了。

我和小保罗记住了那个地点,以便日落后再来观察。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巢里的居住者,全体都应该从野外回家了。那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观察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__________

(2)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__________

(3)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__________

2短文中有一个关键句,能很好地体现小保罗观察事物时的优点,请用点标出来。

3下面句子中画“   ”的部分按括号中的要求修改是否合理?为什么?

果然,在大约(去掉这个词语)二十码以外的地方,小保罗看见一种运动得非常快的东西(改成“快速飞的黄蜂”),一个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和小保罗观察得十分细致,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请用“﹏﹏﹏”画出能体现作者或小保罗观察细致的句子。(最少两处)

10、课外阅读。

五月的田野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英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án)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上,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 )的清香。

那时侯,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上,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鸭子蹒珊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跑着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还等着我们带回鲜嫩的青草呢!我们( )地从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无与伦比 小心翼翼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话。

【3】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 和孩子们 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 的心情和对麦子、豆英的 之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的午餐,文中描写“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月的田野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多选) ( )

A.提着镰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鲜嫩的青草喂兔子。

E.在田野里睡觉。

11、阅读检阅台

信任换取信任

学校大厅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五六岁正是好动的(年龄 年份)。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就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行动)。学校教导员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什么足下留情”“我是门,我也怕疼,诸如此类。可是,不顶用。

大厅门破的那一天,教导员找到校长:干脆,换成大铁门——他们脚上不是长着牙嘛,那就让他们去这铁家伙吧!

校长笑了笑,说:放心吧,我已经定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旧门被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

新装的大门似乎挺有人缘,装上以后,(居然 显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烂的金光洒了孩子们一脸一身。穿越的时刻,孩子们的心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幸福。

这道门怎么不坚固——它捧出了一份足够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和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足为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花八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换上的最坚固的门__________,你认为它最坚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米,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验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谜)失方向,准确无(吴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内选出正确的字。

【2】“我”放出的蜜蜂有______只左右,飞回来的蜜蜂至少有____只。

【3】读画横线的句子,用文段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蜜蜂回家之路的艰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

【4】“我”做完实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

【5】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   

A.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6】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待科学的态度是(   

A.勤于思考,严谨求实

B.废寝忘食,舍身忘我。

C.敢于质疑,打破砂锅问到底。

13、课外阅读。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剪纸艺术,相传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它是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和刀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品种,并且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刻窗花。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朴实情感、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反映了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剪纸艺术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

在漫长的年月里,经过无数不知名的农民作者的千锤百炼,创造出了大量日臻(zhēn)完美的优秀作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求家。剪纸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以“阴刻”为主和以“色彩点染”为辅。它的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对比强烈。作品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的照射,艳丽夺目,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推陈出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锤百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花是怎样制成的?用“ ”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来。

【3】剪纸艺术,相传已有_______年的历史了;剪纸艺术的作者大部分是________ ;剪纸艺术的构图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彩_____________

【4】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除了文中的剪纸外,请你再列举一例,并简要概括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

1从题目中的“_________”一词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2文章共有_____个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介绍了家乡。

3第2自然段描述大理物产丰富,依次写了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写得最详细。在写大理石的用途时,分别从建筑、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

4第3自然段写了大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处风景,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景物写生动。请用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拟人句。

15、阅读加油站

这个任务是爸爸安排的。爸爸想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满阳光。'

1.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 才会中的的意思是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

(2) 美好的反义词是丑恶 (   )

(3) 爸爸想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爸爸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意思是一样的。(   )

2.  联系课文,说说爸爸安排的是什么任务。

 

3. 爸爸安排蓝蓝做这个任务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内容。

4. 联系课文,说说蓝蓝感激的第三件事是什么?她为什么要感激?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把下面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怎么能吃饭的时候玩食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你怎么能跟我这个一岁大的孩子一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最近,邻居家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不好好写作业,也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现在,请你来劝劝他,你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美好的节日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根据意思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清明上河图》上的人很小,所以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造纸术及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②这幅画大约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③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缸闲着一口。

④我要及时改正问题,发现问题。

20、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二选一)

选题一:以“我班有个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在补充题目的时候,所填写的词语应尽量能表现出这个同学的特点,比如“机灵鬼”“小小翻译官”“小诗人”“小作家”等。然后围绕这个特点写一写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

选题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不会讲话的朋友,比如钢笔、橡皮、桌椅等,如果它会说话,能说些什么呢?是想对小主人说说心里话,还是想说说和人类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请用你手中的笔,快快写下来吧。要求:语言通顺,想象合理,内容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