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 )

A.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B.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2、下列句子中“味道”一词意思不同于其他两句的是(   )

A.这场音乐会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

B.妈妈做的可乐鸡翅味道特别好。

C.这本书很有意思,越看越有味道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夺门而逃   荡来荡去   没精打彩

B. 耿耿于怀   坑坑洼洼   灰心丧气

C. 精美别致   自相茅盾   学富五车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zònɡ)      合()       手(xié

B.补(fénɡ)   疲juàn)   水(jiāo

C.lǎn)     情峰(dīnɡ

D.报(jǐnɡ)   存() 紫色(tán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把古诗《滁州西涧》补充完整。

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6、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____你好____妈妈向我点了点头____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____

2.妈妈打开背包____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____巧克力____香肠____面包____花生____牛奶____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____

3.你猜____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____当然不是苹果啦____梨也不对____对了____鸟窝____

7、给下面句子加上关联词语。

(1)(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字词。

shèng余  yǎng望  走láng   mì mì

yōu闲  lì害  乌zéi   mó xíng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理解。

1906年,美国人安娜·(jiǎ)维丝小姐在母亲去世后,首先提出了设立母亲节的设想,并为此四处奔走。同年,她在家乡费城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她还分别给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教师以及新闻界写了上千封信,恳求帮助。她的诚心感动了许多人。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以表示对所有母亲的崇(chóng)敬和感激。

1、母亲节是________年设立的,把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_定为母亲节。

2、安娜·贾维丝小姐为设立母亲节,做了哪些事?请简要写下来。

3、给短文取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永远不满

寺院里的师傅教了很多弟子,每天讲经习武,操练十八般武艺。

有一天,一位弟子认为自己所有的武艺都学会了,就提出要别师下山。师傅问他:“你什么都学会了吗?”弟子很 地回答:“我什么都学会了。”这时,师傅就对他说:“请你把厨房里那个最大的木桶提出来,然后装满石头。”弟子很快把桶提岀来装满了石头。师傅问他:“装满了吗?”他自信地说:“装满了。”

师傅用手一指说:“请你把桶拿到外面的一堆沙子前,看能不能再往桶里装一些沙子?”沙子从石头缝隙里漏下去了很多。弟子把桶又提到师傅跟前说:“这次真的装满了。”师傅问:“是不是桶里面不能再放东西了?”弟子疑惑地说:“桶已经这么满了,怎么能再装东西呢?”

师傅没有言语,走到厨房里舀了一碗水,说:“那就请你把这一碗水倒进去吧。“

弟子接过那碗水,对着桶慢慢地倒。一碗水很快地渗了下去。这时,师傅对弟子说:“现在你可以下山了。”弟子 地说:“师傅,我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学,我现在不想下山了。”

人生也是一只“桶”,你永远装不满它。

【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疑惑                 ②满脸愧色                  ③坦诚

【2】读短文,填空。

(1)弟子提出要别师下山是因为_________,后来又不想下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弟子明白道理,师傅这样做:先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觉得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师傅。

【3】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是:(           

A.做人要勤劳

B.做人要谦虚

C.要尊敬师长

11、课内阅读。

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富的世界。

【1】第一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这样的句子就叫作 句。

【2】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特点。

【3】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举数字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_____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城和运河(节选)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1把选文补充完整。

2根据意思从选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连接不断而且起伏不平。_____________

2)(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_____________

3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中,我可以体会到长城__________ 的特点。

4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5下列世界奇迹中,由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一项是(   )。

A. 金字塔 B. 秦兵马俑 C. 亚历山大港灯塔

13、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hǎo hào)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yīng yìng),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他的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甚至叫骂,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zhuǎn zhuàn)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爬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jìng)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艰难——______ 愤怒——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意想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父亲的置之不理,孩子的态度先是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之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大坑,他的心情十分______________。此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你理解父亲为什么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一直保持沉默吗?请写出父亲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纸的发明(节选)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人们在两千多年前的_________时代,已经知道了用_________来造纸,在一千九百年前的_________时代,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2用“______”画出造纸的过程。

3说说为什么这种造纸方法会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焦美,枝干遒劲,_____饱经风霜,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饱经风霜,___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2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是因为 ________

3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用波浪线画出,迎客松能够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原因的句子。

②选文中划线部分的“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4请从景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关于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阅读四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1.列文虎克玩放大筑,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它的“玩具”,并从“玩县”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说《画蛇添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简练的语言描写某人的外貌特点。(不出现真名,50字左右)(5分)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共3处错误)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多种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海底真是死气沉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童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可以尽情在上面描绘,你的童年什么颜色最多?是快乐的红色,还是忧伤的蓝色?请你写一写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