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意思是(          

A.一万里长的船

B.能航行一万里的船

C.指从非常遥远的地方来的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顾客把一juǎn)布料放到桌上。

B.顾客zēng)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C.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zhuài)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穿上新衣服。

D.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cái)料呢。

3、“因释其末而守株”中“因”的意思是(   

A.因为                                         

B.于是                                 

C.放下

4、下列词语全是近义词的是( )组

A.名扬中外——中外闻名   保存——保留

B.名扬中外——默默无闻   热闹——喧闹

C.保存——流失   热闹——冷清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私语   ____)(_____净净

____)(_____甘休   __________岭   _____)(_____起舞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叶绍翁说:“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

2.《心中那盏灯》一文讲述了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_______的事,表现了父亲________

3.美丽可爱的伦纳德老师的七个字“____________”令“我”终生难忘;空姐用真诚的________最终换来了乘客的理解和信任。

4.本学期,我还积累了一些时间名言,如:____________

7、下列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圈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1)偶尔        倒映        优闲        服务(          

(2)尘土        社会        呈现        休建(          

(3)昆虫        夸桨        粘胶        牧场(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nián jiāo mì mì mó xíng wēi wǔ chí táng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来。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都觉得很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1】读准下面带点的多音字,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装(jià jiǎ) 一跳(xià hè)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定:____

(1)压;抑制。(2)安定。(3)较大的市集。(4)把守、防守。(5)用冰等使东西凉。

服:____

(1)佩带。(2)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3)敬佩,服气。

_____

(1)没有条理。(2)不安宁。(3)随意、任意。(4)战争、骚乱

【3】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吩咐______ 急忙_____ 奇怪_____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安全_____ 镇定_____ 关闭_____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女主人叫来了女佣人。

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了。

(1)大雪笼罩了山川、田野和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佣人关紧了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了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_____。女佣人____,就马上把门关起来。这时,女主人说:“___________。”

10、竹子

①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②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③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子、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gàng)、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竹子的。

2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_________”画出来。

3读第②自然段,填上合适的词语,完成竹子生长路线图。

冬季,竹根__________ 。春季,水分不够时,笋芽____________ ;水分充足时,春笋___________ ,不到一年时间,春笋成竹,长成竹林。

4读第①自然段,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竹子被称为“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花中君子”。

11、课外阅读。

“边界战争”

一班的小和二班的小军,因为清洁区里的一个小纸团争吵了起来。

“什么?在我们这边?”小瑶把眼一瞪,右脚一跺,右手一指小纸团:“你可要看清楚。”说着,跑进教室拿出粉笔,在走廊里画了一道“边界线”,这样纸团就到二班去了。

“不行!边界线不是这样画的。”小军边跑边嚷也拿出粉笔,在地上画了一道“边界线”。当然,小纸团又被分到一班这边了。

“不对!”“不对——”

正在这时,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看了看画得乱七八槽的地面和纸团,没说什么,只在本子上的一班、二班的卫生栏中都扣了分。

“战火”熄灭了,小瑶、小军望着地上的纸团和一道道的“边界线”,呆呆地站着。

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小瑶动作的词。

           

2战争本来是指武装斗争,这里指_________ _________ 因为一个纸团发

生的矛盾。

3战火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_ 描写和_________ 描写来叙述事情的。

5你认为小瑶和小军的做法对吗?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凌霄和月季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发着芳香。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她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干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       )地看着这高耸入云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唯独月季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但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罕。”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       )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子跌落地面。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都来(       )她。

月季花却安慰她说:“朋友,应该学会自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羡慕        讥笑        理睬

【2】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凌霄花不断往上攀的句子。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当花儿草儿都在夸奖凌霄花“了不起”时,月季_____________。(填月季花的具体表现)

(2)当凌霄花最终跌落地面时,月季_____________。(填月季花的具体表现)

【4】当月季花安慰凌霄花时,凌霄花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凌霄花最终倒在地上是因为大树被砍伐了,所以我们不能乱砍滥伐。

B.月季花能在朋友遭到不幸的时候主动送上安慰,说明她很善良。

C.不能过于依赖别人,要自力更生,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价值。

13、   青蛙上天

有一只青蛙,在池塘里住得厌烦了,想到天上去逛逛。于是,它请求大雁把它带到天上去。

青蛙伏在大雁的背上,在蓝天上漫游,穿过了一片片白云。

“咦,天空中还有波浪哩!”青蛙看到云层稀奇地叫了起来。

“你说什么?”大雁莫名其妙地问道,“这是云,天上哪来的波浪呀!”

“云?对,我知道,你们把它叫作云,可我们把它叫作波浪。反正一样。”青蛙很自信自己的见解。也许是因为客气吧,大雁没有再和它争论下去。

天色晚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

大雁望着那清辉皎洁的月亮,对青蛙说:“你看,天上的月儿多么美呀!有了它,黑夜就变成了银色世界。”

“你说月亮,那有什么稀罕的。我们池塘也有。”青蛙不以为然地说。

“不对!”大雁纠正它的说法,“池塘里只是月亮的影子。”

“影子?我敢打赌,池塘也有月亮。那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拳就能把它打碎!”青蛙不服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说到最后一句,还做了一个手势,好像真要把月亮打碎似的。

大雁急了,不得不阻止它:“你别胡来,这不是在池塘里,当心自己摔死!”

“你真胆小。我不是吹牛,我一拳就能把它打碎。我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一口气打碎了15个月亮。对,15个,一拳一个,一拳一个……”

青蛙这时候神气十足,越说越来劲,它终于站了起来,捏紧爪子,纵身向月亮扑去。可是,当它刚跃起的时候,就不能再控制自己,像流星一样,一溜烟地摔了下去……

【1】给下面的词语找个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_         厌烦——(_________

【2】文中加点词“不以为然”是说青蛙(    

A.认为大雁的话很突然。

B.不知道大雁的话对不对。

C.认为自己的池塘里经常能看到月亮,没什么稀罕的。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在天上,当看见云时,青蛙认为那是      ;当大雁夸赞月亮美丽时,青蛙认为自己能够       。青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5】如果来得及,大雁会怎样劝告青蛙?

大雁会对这只固执的青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sēn shēn)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long  nóng)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剑)一样的金光,(射、穿)过树(梢、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chèng  shè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_ ____。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字,打“√”

【3】在( )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_______

【5】这段话主要讲得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1)夏天,小兴安岭的花很多。

(2)小兴安岭夏天时的美丽景色。

(3)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5、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仲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用“____”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两个自然段都是采用__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

【2】选文第1自然段运用具体数字写出了海参靠_________爬行,速度很_________;身体像梭子的鱼攻击其他动物时速度______;乌贼和章鱼会利用_____迅速后退;有些贝类靠_______来活动。

【3】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的。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结合加点部分,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三个“没有”表现出了当时学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就……”表现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儿学习……将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它表现出了指导员在生命垂危之际还不忘激励“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怎么能吃饭的时候玩食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你怎么能跟我这个一岁大的孩子一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

1)看下面的图片,完成练习。

①看到这些图片,我立刻想到了这些词语(至少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上面的奇观常常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吧。(填序号)

①沙漠经常出现_________   ②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_________

③高山之巅经常出现_________   ④天气寒冷的地方经常出现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①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

②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意见。

③我是奶奶唯一的仅有的小孙女。

④这次活动基本上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⑤借给王明一本童话书。

20、修改病句

1.墙上的挂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大摇大摆地走在山间小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努力,王小明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作文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很多本领,会遇到困难,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请以“我学会了……”为题,把自己学习某项本领的过程写下来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