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旧事物有其优点,不应该被摒弃。
B.世界在改变,我们不应墨守成规,才会有新突破,迎接不一样的新生活。
C.我们要保持优良传统,循规蹈矩地生活。
D.随意改变现有的生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2、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A.指年龄。
B.一年。
【2】独在异乡为异客( )
A.另外的,别的。
B.奇特,特别。
3、______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生搬硬套是学不到本领的。( )
A.《邯郸学步》
B.《画蛇添足》
C.《五十步笑百步》
D.《滥竽充数》
4、下列哪幅画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
A.《洛神赋》 B.《八骏图》 C.《清明上河图》
5、按要求仿写词语。
(1)红彤彤 (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窃窃私语(AABC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汪汪(拟声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6、近义词。
奇妙——_______ 雕饰——_______ 闪烁——_______
感叹——_______ 锋利——________ 领略——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迟日 丽, 花草香。
2.天街 润如酥, 遥看近却无。
3.人间 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4.谁言 心,报得 晖。
5.竹外桃花 枝,春江水暖鸭 。
6.《画蛇添足》告诉我们 的道理。
8、看拼音,写词语。
jiăn shăo guăng fàn zhàn shuǐ xiăo xī
xì hén pò liè făng fú wǔ dăo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哈!猴山上可真热闹呀!那些小猴子,有的在爬竿,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追逐,有的在抢食物,有的在打闹……最吸引我的是一只戴小蓝帽的小猴子。它个子矮矮的,瘦瘦的,红红的小面孔,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它坐在水泥墩上,拿着一个荔枝,先把壳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掰开,露出里面洁白的果肉,塞进嘴里。它一边品尝着果肉的美味,一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人家抢去似的。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矮矮的
(2)写近义词(3分)
灵活( ) 洁白( ) 生怕( )
(3)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重点写了 ,主要是从它的 、 、 、 、 等方面抓住特点来写的。(7分)
(4)“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3分)
10、课外阅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先写________,接着描绘________,然后描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看天空——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这个语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在相关选项后面打上“√”。
A.太阳( ) B.云彩( ) C.雨点( )
D.水洼( ) E.余晖( ) F.群星( )
【2】这个语段是从(_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突出了天空的奇妙
A.颜色 B.形状 C.尺寸 D.体积
【3】仔细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那会是什么形状?讲述的又是什么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用“ ”画出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12、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⑴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⑵你能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吗?
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⑶《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B.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C.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13、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描写的。
【2】把文章描写龙的形态的句子画上“﹏﹏”,这段话共写了龙的 种形态。
【3】文中加点词语的句子写出了这些图案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园林工人和果农们纷纷给道路两旁的树木、果园里的果树的树干刷上一层白浆。这层白浆以石灰为主,加入硫(liú)黄粉、盐、水等均匀混合而成。将这种白浆刷在树干1.5米以下的部位,可以防止树木受到病虫、日晒和霜冻等伤害。
(1)园林工人和果农们为什么给树木刷上白浆?用“ ”画出相关语句。
(2)这层白浆主要由 、 、 、 等均匀混合而成。
(3)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画“√”。
A.整个树干都要刷这种白浆。( )
B.白浆只需刷在树根处。( )
C.白浆刷在树干(1)5米以下的部位。(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善飞的燕子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堪称鸟类大家庭中最擅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瞬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永不感到疲倦,其实,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几乎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来说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的飞行速度可达( )
A.每小时120千米 B.每小时180千米
C.每小时20千米 D.每小时88千米
【2】下列不属于燕子高超的飞行特技的是( )
A.贴墙飞行 B.垂直地冲向云天
C.在空中滑翔几小时 D.180度大转弯
【3】燕子老是在飞的原因是( )
A.燕子翅膀非常发达,飞行的速度很快
B.自身的弱点,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
C.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有利于飞行
D.燕子的体重特别轻,平均体重仅为20克
【4】下列不属于燕子在飞行中解决的事情的是( )
A.吞食猎获物 B.饮水
C.喂自己的孩子吃饭 D.孵化自己的孩子
【5】“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燕子的脚很大,它飞行的本领还能如此高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冬冬上三年级了,他很想替妈妈分担些家务。可是他刚拿起扫帚,妈妈就说:“别扫了,赶紧看书去。”吃完饭,他主动起来收拾碗筷,妈妈又说:“别收拾了,万一打碎伤了你的手,怎么办?”你觉得冬冬妈妈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但也发现目前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学习了很多故事,相信大家课外也读过很多有趣的故事,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故事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春天,漫山遍野到处开着花儿。
2.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3.《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写的。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很大的力气才把这个东西提上楼。
20、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去年您送我的麦子今天至今还没吃完呢。
(2)我们应该养成从小热爱劳动。
21、习作。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这次习作,让我们利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大熊猫。(1)请以《国宝大熊猫》为题。(2)语句通顺,借助自己平时搜集的资料写出大熊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