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铁锚(miáo) 盼望(bàn)
B.瞭望(liào) 缆绳(lǎn)
C.山巅(diān) 脆薄(bó)
D.婴儿(yīn) 旭日(xù)
2、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临:①靠近,挨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④照着字画模仿。
(1)这篇课文中景色描写太优美了,使我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
(2)哥哥临考前生病了,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 )
(3)鲁迅小时候喜欢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临摹(mó)下来。( )
(4)这双大眼睛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bīn)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
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4、“我”最爱玩吹肥皂泡,是因为( )
A. 吹肥皂泡时,“我”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B. 吹肥皂泡能使“我们”在下雨天消磨时光。
C. 肥皂泡透明、美丽。
5、这学期你一定积累了许多词语,照样子,找规律,填一填。
(1)例:静悄悄 空 空荡荡________ ________
(2)例:来来往往 星星点点________ ________
6、积累填空。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笔下的小动物也显得格外可爱,正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_______。……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头_______,马尾_______。马是跪着的,像等人________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__________,在向前跑……接着又来了一头________,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读着这些文字,我知道作者描写了火烧云的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
3.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我了解到的我国传统节日是_______,还知道了描写这一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浮光 ________的小球 ________地散裂 ________地飘过
8、读拼音,写词语。
hú zi jiànzào chéngxiàn fùzé tòumíng
qímiào guāngmáng biànhuàn xīnshǎnɡ hòutuì
9、类文阅读
大自然的风
大自然里,谁是最自由的呢?也许是它。它穿梭于四季中,轻轻地来,轻轻地去。它就是风。
春天的风,它掠过裸露的土地,留下满地绿草,在春风中摇曳着自己的纤纤细腰;它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lián yī),仿佛在扬起自己清澈的裙角;它越过枯萎的树枝,树枝抽出点点嫩芽,伴着春风,慢慢地舒展着自己的懒腰。春天的风,像一曲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夏天的风,不紧不慢地跳着、玩着,时而高飞,时而低掠。它为可爱的树叶奏乐,为文静的小草伴舞,为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带来清凉和爽快,抹去烦恼和急躁。它闯进了一切事物的心扉,为这个热闹非凡的世界增添许多乐趣。夏天的风,像妈妈亲切的双手,包含着温情,除去了尘世间的一切焦躁。
秋天的风,夹杂着几丝凉凉的细雨,来到了人间。它把果园里的果子吹得熟透了,把田野里的高粱吹红了,把金黄的玉米吹得剥落了碧绿的外衣,把瘦小的麦穗吹得饱满了,把丰收的号角吹响了。秋天的风,像一名尽职尽责的邮差,满载着喜悦报告着秋天的到来。
冬天的风,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它把小草踩得枯黄,把田地里的残茬败叶吹飞了,把摇摇欲坠的树叶吹落了。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意志。冬天的风,像一名严厉的考官,带着几分冷酷,肃穆地审视着万物关于毅力的答卷。
风,它在四季里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它用自己的行动,为奇妙的大自然倍添光彩。
【1】下图中的水面可以用文中“____”这个词来形容。( )
A.摇摇欲坠 B.清新脱俗
C.不紧不慢 D.丝丝涟漪
【2】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各个季节的风的?
春天的风(______)夏天的风(______)
秋天的风(______)冬天的风(______)
A.把小草踩黄→把残茬败叶吹飞→把树叶吹落
B.掠过土地→拂过湖面→越过树枝
C.来到果园里→来到田野里
D.它为树叶奏乐→为小草伴舞→为农民带来清凉和爽快,抹去烦恼和急躁
【3】在作者的眼中,大自然的风是怎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风很轻 B.大自然的风非常清凉
C.大自然的风非常冷酷 D.大自然的风是自由的,为大自然倍添光彩
【4】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再模仿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例:冬天的风,像一名严厉的考官,带着几分冷酷,肃穆地审视着万物关于毅力的答卷。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天的风冷酷、肃穆的特点。
它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仿佛在扬起自己清澈的裙角。
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心中,大自然的风有什么特点呢?根据提示仿照文章内容写一写。
大自然的风是多变的。温柔的风_____________;猛烈的风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林则徐的故事
林则徐来到广州后,查处鸦片的同时看着洋商耍手段使白花花的银圆流入洋人的口袋,很是心痛,却又无计可施。
有一天,林则徐在船舱上偶然捡到一粒绿豆,他看着这粒绿豆,突然心生一计。就在林则徐宣布新的规定不久,有一批英国商人的货船靠岸了。林则徐亲自验货。他问道:“船舱可曾进水?”英国商人虔诚地回答:“一路风平浪静,船舱没有进一滴水。”
林则徐微微一笑,下令衙役倒出绿豆,只见不少绿豆已经发芽,林则徐捡起一根绿豆芽,正色问道:“如果船舱没有进水,绿豆怎么会发芽呢?”英国商人哑口无言,只能按规定接受罚款。英国商人想:中国的瓷器运出去的时候,多有破碎,到时候以牙还牙,一定能把这笔钱捞回来。
等中国的船舶到英国港口的时候,英国商人都涌了过来,想把在中国港口的损失捞回来。可是,这些洋商失望了,瓷器保存得十分完好,没有一件破碎的。原来林则徐让人在瓷器中塞满绿豆,而且洒上清水,这样绿豆一发芽,就可以将瓷器中的空隙全部填满。如此一来,任凭多大的风浪,瓷器也安然无恙了,而且这些发芽的绿豆也可以作为饲料出售,一举两得。英国商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 ) 风平浪静—( )
虔诚—( ) 一举两得—( )
【2】英国人为什么会“哑口无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商人的如意算盘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则徐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来评价文中的林则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花圃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粉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望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这段话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__,东面种着 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
【2】写反义词:高大(________) 热闹(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5】给文中画□的地方加标点。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天空的珍藏——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作者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描写天空的。( )
A.时间
B.方位
C.事情发展
【2】天空如同多彩的调色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由此你想到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依次描写了天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的余晖、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天空的________。
【4】文段中有多处比喻句,给我们带来妙不可言的美感。请你用“________”画出其中一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中还有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美?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找出写蔡伦造纸方法的句子并画上“____”,再完成练习。
(1)造纸用到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造纸的方法是:剪碎或切断→( )→( )→( )→( )
【2】这种造纸方法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用所填关联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这段话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他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翻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当人们发现陶罐后,对陶罐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领悟到( )
A.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短处,正视自己的长处。
B.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长处。
C.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6、口语交际。
在大街上,好朋友随手乱丢果皮,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这时你会这样劝说他:_____________
17、仔细观察漫画,完成练习。
(1)请你描述一下这幅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发挥想象,仿照描写“石头”的例句,写一写“河流”在宇宙这一边和另一边的情况。
例: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________
(2)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
(3)她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________
20、修改下面的病句。
(1)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好看。
________
(2)世界上在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医生了。
________
(3)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有馒头、速冻饺子、衣架和元宵等。
________
21、习作。
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们都是你很熟悉的人,他们都有什么性格?特点是什么?选择其中一个人试着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
2.描写人物要细致,写出人物特点。
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