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中秋节是农历 ,这一天人们喜 。填入横线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B.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C.三月初三 扫墓、踏青

2、选词填空。

严格   严肃

1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向很( )。

2小强没有完成作业,李老师(   )地批评了他。

教育   教诲

(3)山村的孩子渴望受到良好的( )。

(4)虽然我离开母校多年了,可是老师们的( ),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3、下面哪一条不是在说“玩儿国”的特点( )

A.假期从一月一号放到十二月最后一天。

B.那儿没有学校、老师和书本。

C.星期四不要上学,一个星期有六个星期四和一个星期日。

D.每个人都要辛勤地劳动。

4、《捊柳芽》中作者捊柳芽是(   )

A.做菜吃的 B.晒干作香料 C.制成药材 D.做成茶叶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词语。

jù lǒnɡ yǎn zòu bì 1ǜ lián penɡ sì yǎ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è shū lí mínɡ   jiē fɑnɡ xiānɡ sì ān w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én mì chǎnɡ kāi qī hēi   qú dào   rán shā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í xīn diào dǎn jīnɡ ɡōnɡ zhī niǎo   hé yán yuè s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ánɡ yánɡ bǔ 1áo qínɡ bú zì jīn   wǔ hú sì hǎ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________

2.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____________

3.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____________

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老师讲的故事使我很久永远不能忘记。

突然间,我听到了一声惊雷,看到了一道闪电。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检阅台

一生的财富

八岁那年的春节,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和我的玩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我们玩儿连锁炮”“迫击炮”“炮炸猪鼻”“炮惊母鸡”……

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

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大喊一声:“放!

充满冒险精神的伙伴们将爆竹点燃、抛出。

啪啪啪!

击中了!击中了!

可胜利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惶恐替代了。

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慌了手脚,摔倒在马路上,整个人被自行车压着。

伙伴们已作鸟兽散了。

我却没有走。至今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当时没有走,也许是惭愧,也许是心底萌生的怜悯。

老人摔倒的姿势使他爬起来很困难。我愣了一会儿,跑过去用尽全身力气将自行车拖开。老人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几分钟之后,老人终于站起来了。

我的眼睛盯着地面,等待一顿训斥。而老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真懂事。

老人扶着自行车向前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很平淡却令我永远难忘的话:孩子,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是你一生的财富,知道吗?

我抬起头来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这个春节里,这句话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压岁钱,超过了新衣服。我对自己的恶作剧有点后悔。

一个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渐渐地我长大了,经历了很多事情,也渐渐领悟到许多人生哲理,便越来越深地理解了老人最后说的那句话的内涵。

以一份爱心关心人,以一份温情帮助人,不仅可以为自己增添一份无价的财富,更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份亮丽。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话没说完。   B. 表示列举的省略。

2老人刚被爆竹击中时,我们的心情是________,很快又变成了________

3一生的财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小小的书橱》片段,回答问题。

我面对——

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啊,我只是坐在

我的书橱旁。

 

我漫游历史的长河,

穿越“上下五千年”。

我遨游在知识的空间,

叩问“十万个为什么”。

 

我结识了多少朋友,

海的女儿、快乐王子、孙悟空……

我有多少尊敬的老师,

鲁迅、冰心、爱迪生……

 

我沐浴在知识的海洋,

时而沉思,时而幻想。

我关心童话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

时而快乐,时而忧伤。

 

我喜爱足球、游泳,

我喜爱旅游、歌唱,

而坐在书橱旁,

也是我最愉悦的时光。

 

我一天一天地长大,

一本又一本新书充实了我的书橱。

让人们去追寻缥缈的奇花异草吧,

我却在书林中挖掘到无穷的宝藏。

1第一节诗中和加点的“小”意思完全相反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只是坐在小小的书橱旁,却说“我面对——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这是为什么?(  

A. 作者坐在书橱前,想象着,仿佛来到了世界各地,看到了浩瀚的海洋。

B. 作者坐在书橱前,静静地读书,就像遨游在广阔的知识空间,沐浴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3找出第二节诗中的两个同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

4与“历史的长河”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与“知识空间”对应的是____________

5读完这首小诗,你知道作者结识了哪些朋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有哪些尊敬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身乌黑的(       ),一对轻快有力的(       ),加上剪刀似的(       ),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1】把课文补充完整。

【2】这段话作者从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小燕子的外形。读到这段话可以想到一句描写燕子的古诗:______

12、尾巴的想法

尾巴坚持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有__________。我跟着它跑是因为__________。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________,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______________,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尾巴是______去想的,所以它觉得它有一只猫。

A. 正方向 B. 反方向

3想象是自由的,像尾巴这样想,还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狗可以有____________,真有意思!

13、课外阅读。

轰隆隆的雷声从天空滚过,震撼着山川大地,一条条耀眼的银蛇在天空飞舞,随之而来的是狂风暴雨。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可我们的祖先却对此难以理解,他们想象天上一定有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这一切。在希腊神话中,雷电就在万神之王宙斯的手中,他有无比大的威力,当他发怒时,就把雷电放出来震慑群神和人类。中国人传说这是雷公电母在惩治邪恶。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人都想用科学的方法揭开雷电的秘密。第一个做这种试验并取得成功的人是美国人富兰克林。

17527月,富兰克林做了一次震惊世界的试验。他在大雷雨即将到来之前,把一只大风筝放到天空中,风筝越飞越高,肉眼几乎看不见了。这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握风筝线的手突然感到一阵麻木。紧接着,挂在风筝线下端的铜铃晃动起来,伴随着阵阵声响冒出点点火花。“成功了!成功了!”富兰克林扔下风筝兴奋地大叫起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揭开了雷电之谜。

后来,富兰克林建议把铁杆装在屋顶,再用铁丝把铁杆同地面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天上的电引到地下,防止房屋遭到雷击。这就是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1】根据故事内容,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兰克林用______揭开了雷电之谜,又发明了______。正确的选项是(  )

A.铁丝 避雷针

B.风筝 铁丝

C.风筝 避雷针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5】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两只猫

小黑猫和小黄猫因为懒,被两家的主人赶了出来。

他们碰巧走到了一块儿,都埋怨起主人来。小黑猫说:“其实,我妈妈非常勤劳,她捉了许多老鼠。”小黄猫说:“我爸爸比你妈妈还要能干,他还敢咬蛇呢!”就这样,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没完。

一只大花狗走过来听见了他们的对话 说 爸爸 妈妈的功劳是他们自己的 与你们有什么关系呢 你们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找一找不受人欢迎的原因呢 几句话说得小黑猫和小黄猫惭愧地低下了头

(有改动)

【1】写出近义词。

碰巧——______ 勤劳—— ______ 功劳——______ 惭愧——______

【2】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

【3】两只小猫被赶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juàn jiàn)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qǔ  pǔ)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zhòu zòu)的春天的赞歌。

1、请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2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拼音,在括号里打“√”

4、 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用组词( )  (   )  ( )

5“——”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出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我还会仿写一句比喻句:  

6、 这篇课文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照样子写一写。

1.燕子有剪刀似的尾巴

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__________

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昨日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__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改写句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妈妈说:“我今天又要加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顾客又补充了一句:“哎呀,我今天就想要这件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爷爷说:“我今天非把这只大老虎赶走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训练,同学们的习作水平进步了很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第78自然段,完成练习。

1.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自然段主要写了水上飞机的_________________。第8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了选段,你有什么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来自各地世界的人们,可以在香港尽情享受南海之滨的漂亮美丽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没看见王老师,原来他已经离开走了。

2.看了《啥是佩奇》的短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雨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红伞花出现在校园里。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我们都在故事里长大。你最喜欢什么故事?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吧,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神话故事等。

要求:故事情节完整,内容丰富,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