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怎样才能让水壶热得快些(  

A. 把壶底做成波纹状 B. 壶盖打开 C. 壶嘴打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舌头接触某样东西时的感觉 )。

B.妈妈做的鱼味道(指趣味;情趣)鲜美,是全家人的最爱。

C.走进果园,一股香甜的味道(气味)扑鼻而来。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写出了(     

A.“我”是个很有想象力的人,看到荷花美丽就忍不住编起了故事。

B.荷花太美了,“我”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以为自己也成了荷花。

4、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    

A. 喜马拉雅山 B. 喀喇昆仑山 C. 兴都库什山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光阴似箭,______ 

2)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 

3)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 

4)写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拼,并能写得好。

满分5 manfen5.com

 

 

7、读拼音,写词语。

kūn chóng          biàn rèn             mò shēng               mì fēng                 jīng yàn

( )       ( )        ( )       ( )   ( )

yán tú             bǎo cún                      sū xǐng                 xiū jiàn        wàn shòu jú

( )     ( )       ( )       ( )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汉字。

zēng tiān   yǎn zòu     yīn fú  

dàng yàng     jù  lǒng   pí juàn  

dào tián lüè  guò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   聪明的猴子妈妈

猴子妈妈带着小猴子(到 倒)树林里去玩耍。小猴子很淘气,一会儿爬,一会儿跳,玩得十分高兴。可是,它一不小心,掉(进  近)了地洞里。

地洞又深又滑,小猴子没有办法爬上来,急(得  地)大哭。猴子妈妈更加着急。在附近跑来跑去,也找不到别的小动物来帮忙。

后来,猴子妈妈看到一(跟  根)很结实的青藤绕着大树生长,它想出了好办法。它绕着大树转了好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又在藤的一头绑上一块石头,放进洞。这样,小猴子拉着绳爬上了地面。

1用“﹨”划去文中括号了用得不当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淘气________   着急________ 帮忙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

(1)______的小猴子_____掉进了_____的地洞。

(2)______的小猴子_____拉着藤______地爬上了地面。

4猴子妈妈想出了什么办法?在文中用“   ”划出来,再说说它能想出办法与什么有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1)小猴子___________,猴子妈妈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想出了好办法,______________ 爬上了地面。

6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林中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___________,松针上一串串雨珠___________。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把“明明亮亮、清清爽爽”填入文中横线上。

2画线句①中把___________比作斗笠,画线句②中把斗笠比作___________

3画线句①和句②中的“斗笠”含义一样吗?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便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更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礼物?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到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小男孩儿有几个愿望?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给了他什么样的评语?在文中用“____”画出。

3文章中小男孩儿在等待着一个更好的时刻,这是什么时刻?他为什么要等这个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接过信封,为什么心在怦怦地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玲玲看见妈妈的桌子上放着几颗带有红色花纹的石子就问妈妈这是什么石子妈妈说这是雨花石接着妈妈给玲玲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1946年的一个夏日,天快要亮了。一辆黑色的囚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冈上停了下来。从车上押下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人被拷打得满身是血,但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样坚定。然后,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就一下子扑到了爸爸的身上。敌人恶狠狠地把小男孩从他爸爸身边拉开,威胁小男孩说: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求求他,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他就可以活命。不然,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这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紧紧地搂住爸爸:爸爸我永远爱你!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说:孩子,黑暗就要过去,天就要亮了。父子俩向敌人投去轻蔑的目光。

敌人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之中,男孩被敌人拖走了。

这天晚上,这个男孩在敌人的拷打下,什么也没说。敌人只好把他赶出了监狱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到了一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做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浮现在玲玲的脑海里。玲玲又看了看桌子上摆着的几颗红色花纹的石子,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1在短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2文中画“——”的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____(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紧紧地搂住爸爸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男孩对敌人非常憎恨。

B. 男孩不愿离开爸爸。

C. 男孩宁愿和爸爸一起被杀害,也不向敌人屈服。

4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向敌人投去轻蔑的目光爸爸是对(    )感到欣慰。

A. 临牺牲前还能见到自己的儿子

B. 自己的儿子没有向敌人屈服,斗争一定能够胜利

C. 能够与自己的儿子一起牺牲

5理解文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玲玲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陶罐和铁罐(节选)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④“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 )盛东西的,并(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⑤“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答案是______

A.不是……而是…… B.是……不是…… C.不但……而且……

【2】文中有一对表现铁罐和陶罐不同神态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

对比铁罐和陶罐的神态和语言,可以看出铁罐的性格__________,而陶罐的性格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结尾铁罐打断了陶罐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罐可能会说:“再说,___。”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送给铁罐哪句话(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B.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C.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14、阅读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K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懦弱——_____   骄傲——_____   永远——_____

【3】“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认为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_,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认为它们生下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5】你想对骄傲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这里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这里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兴高采烈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A.活泼伶俐    B.争先恐后    C.兴高采烈

(1)生动自然,不呆板;聪明,灵活。   (____

(2)兴致高,情绪热烈。   (____

(3)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____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_________

3三个和尚来到庙里后,柳枝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4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  )。

A.水缸里没有水,就会发生火灾。

B.只有团结合作,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C.他们三个人都太懒惰了。

D.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枯萎就会发生火灾。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做个小小调查员。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你对家乡的周围环境有了一些了解吧。请你把了解到的情况作一个简单记录。

 

17、请针对小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我轻轻地点了小虾一下用一根小木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以“曾经养过的植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详细描写你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发现,或者你与植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此外,还可以写写你在养植物的过程中获得的启发。要求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富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