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哪个故事不是选自《伊索寓言》?(  

A. 狐狸和葡萄 B. 蝉和狐狸 C. 白雪公主 D. 牧童和狼

2、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正所谓(   

A.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小文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只见她( )将右手伸向蝴蝶……

A.悄悄地 B.慢慢地 C.稳稳地

 

4、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拼音下面画“√”

附(fǔ fù  急促(cù chù  赛(sài shài)跑  几(jī jǐ)乎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3分)

光彩夺目的(   聚精会神地(   和颜悦色地(  

时间过得(   一( )金光 一(   )大风

 

6、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组______  论______  密______

______  阻______  轮______  蜜______

7、(写作手法)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感受杜甫诗歌中的情感。

诗句

写作手法

情感

泥融飞燕子,

____________

这两句中“飞”和“②____________”两字运用了③____________的手法,从上下空间描摹了燕子与鸳鸯,相映成趣,意境生动。

表现出诗人④____________的心情。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拼拼写写,我能行。

zī shì yún chèn jì lù sū xǐng mì mì

shuāng bèi xiōng měng wēi xiǎn qí guān fù zé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的四合院

①你了解北京的四合院吗?

②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③北京的四合院构造独特。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各自独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整个庭院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④北京的四合院还蕴(yùn)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hán)。四合院从选址到确定建筑的位置和大小,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同时,四合院的装修、装饰品上雕刻的图案也都体现着传统文化,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比如用蝙( biān)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就是借用“蝠”与“福”字同音,表达了“福寿双全”的寓意。同样,花瓶中插着月季花的图案,就是用“瓶”与“平”字同音,表达了“_____”的寓意。

⑤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呈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

A.步步高升 B.四季平安 C.一帆风顺 D.万事如意

2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介绍北京四合院的。

3小明根据短文内容,画了下面四幅图,其中符合北京四合院构造特点的一幅是(   )

表示门,表示房屋)

A. B. C. D.

4请你把短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抄写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花大姐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luò  là)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fèng  féng)。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qīxī)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yì yí)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划出来

2照样子写词语

顺顺溜溜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音的延长   C.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5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瓢虫的硬翅与膜翅的关系:(  )

A. 瓢虫靠扇动硬翅飞行,膜翅作陪衬。

B. 瓢虫靠膜翅飞行,硬翅起保护作用。

6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星点与瓢虫种类的关系:(  )

A. 星点不同,表示瓢虫的种类不同。

B. 星点漂亮,但与种类无关。

11、课外阅读(20分)

为了孩子

  1986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驶着。十点左右,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男孩子被抬了下来。黑人孩子是下午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来的,左上臂的伤口血流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医生关活茂刚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孩子就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人孩子已摔伤八个多小时,处于昏迷状态,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残疾了。于是 他果断做出决定 我们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 立即抢救

  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的骨头,又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血管通畅了!医院里欢呼声响成一片。

  手术做完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在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精湛的医术赞叹不已。孩子的父母紧紧地握着关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赞叹不已:___________   ________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3分)

  于是 他果断做出决定 我们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 立即抢救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要保住孩子的胳膊是很困难的,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

5中国医生以___   _和__ __赢得了冈比亚医务人员的行赞誉。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关医生在手术台前的动作,找到后画上波浪线。(3分)

6“手术做完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在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____。(3分)

 

12、阅读理解。

家乡人有句口诀,叫“紧走搭石慢过桥”。因为搭石一到汛期就被冲走了,所以人们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水深点儿的地方的搭石也不过是两三个人抬得动的石块,水浅的地方搭石一般只有脸盆那样大;而且,用的是天然的石块,没经加工,很难都那么平,有的踩上去就难免活动。如果走得快点儿,身体保持平衡,即使搭石活动也无妨碍。如果走得慢,石头一活动,身体失去平衡,反倒容易掉进水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稳—(   )  阻碍—(   简单—(   )

2用“  ”画出水深和水浅处的搭石。

3为什么要紧走搭石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搭石之间连接很紧密,必须要紧走。

B. 因为走得快点儿,身体保持平衡,即使搭石活动也无妨碍。

C. 因为搭石走在上面很危险,越快越好,千万不能慢。

13、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斗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啦!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书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快到门口了,遇到邻居养的一群大鹅。大鹅不知道他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着他扑了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了。可是,不能!那样会把书弄坏的。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大鹅一步步和他走近了。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可看到手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他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找出列宁抵挡鹅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

 

4、短文说明了什么?(画“√”选择)。

(1)列宁勇敢斗鹅。(   )

(2)列宁不怕弄脏衣服,也要保护书。(   )

(3)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

5、照样子,仿写词语。

兴冲冲  

6、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原因。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峰,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程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峰。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选自《蜜蜂》

【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请选择。(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我”叫小女儿去放蜜蜂,“我”在窝旁等着。________

②到第二天为止,二十只蜜蜂都飞回来了。________

③起风时蜜蜂飞得很低,大概是为了减少阻力。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蜜蜂有什么本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列句子,注意划横线的部分,写一写你的体会。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加油站。

课内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 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清香 醇香 浓香 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给短文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仿写拟声词。

:嗡嗡嗡 

______ _______

3选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 赞美槐花   B. 赞美槐乡

C. 赞美槐花饭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果…………: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如果……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您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 人家会笑话您的。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将提示语移到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①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老师对小明说:“下课后,你把作业本发给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班长向军长敬了个礼,说:“军长,有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是一本古典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老师,你能借给我三国演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阳春三月,沉睡的柳树蒙蒙细雨唤醒。她吮吸着那雨露甜润的,慢慢地长出了惹人喜爱、讨人喜欢的嫩枝绿叶。

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请你从二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习作:25%

(一)日记一则:

回忆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注意格式。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二)编童话故事:

吴小华的表弟没有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请你编个童话故事并写下来,使他认识到不刷牙的害处。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