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再,又。 B.却是。 C.即使。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解释。 B.放下。 C.拿起。
【3】迟日江山丽。( )
A.太阳升起得慢。 B.春天白天渐短。 C.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4】春风送暖入屠苏。( )
A.一种酒。 B.一种草。 C.一种药。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B. 止咳去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C.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通过这次队会,我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3、我会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手杖(zhàng zàng) 颓(tuǐ tuí)然
手臂(bì bèi) 瀚(hàn gàn)海
深渊(yuān yuàn) 抛(pāo shuǎi)下
鲜果累累(1éi 1ěi)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因为不想在玩的时候被妈妈叫去吃饭,而希望变成一棵树,结果“我”的愿望成真了。
B.妈妈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她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们吃,“我”馋得直流口水。
C.妈妈知道了“我”的秘密是因为小动物告诉了她。
5、读拼音,写词语
jù lǒng | dào yǐng | yōu xián | xīn shǎng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xī wàng | chèn shān | jiāo ào | chuàng jǔ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6、读拼音,写词语。
wǎng qiú tòu míng fēn liè féi zào pà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yuán mǎn fēi yuè yīng ér xī wà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写出同音字。
yàn 收 恶 丽 子
píng 幕 和 果 子
8、看拼音写词语。
féi zào pào tòu míng fēi yuè yīng ér xī wàng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
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安徽泾(jīng)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它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徽墨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学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是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好像得到极珍费的宝物。________
②得到它非不容易。________
③喜爱得舍不得放下。________
【3】“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________;“一百多年”说明________。
【4】根据短文中的介绍,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徽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____)
②歙砚珍贵的原因是材料稀有,制作不易。(____)
③安徽泾县是宣笔和宣纸的故乡。(____)
10、阅读理解
过年
从大年初三、四开始,村里开始筹备起龙灯。龙灯短的有十一节,长的则有十三节。鼓乐仪仗有大鼓、小鼓、大锣、中锣、小锣、大钹、中钹、小钹,左右开道的则有两面牌灯。所以一支龙灯共需二十余人,两班人马轮换游龙,就需要五十余人。于是除了有丧事的人家,凡十八岁到五十岁的男子都被召集起来,抓阄分派各种司职;同时又安排老人妇女负责扎龙灯。龙灯的灯身是用竹篾扎成的,再用各色彩纸剪、绘成龙身、龙鳍、龙鳞、龙须、龙眼、龙齿和龙尾,分别粘贴在竹制的龙身上,再将各节龙身用红布连接成一体;每节龙身正中都插着四尺长的木柄,木柄上连着一根带洞的横木托在竹制龙身之下;待全部制作停当后,将点燃的红烛从横木上的洞中插入,烛光映照下,五彩斑斓的彩龙便横空出世。
十五晚上,高潮来临。龙灯在全村游完后稍事休息,便要开始舞龙灯了。在村中央一块开阔的禾坪上,全村人扶老携幼,带着各式长短不一的鞭炮和烟花齐聚一堂。当锣鼓喧天响起时,鞭炮声中,银光火树影里,一个个矫健的汉子将龙灯绕圈飞舞起来,只见一条金鳞赤须的红龙似从天降,在空中翻滚盘旋,须鳍怒张,直欲横空飞去。青壮年轮流替换,龙便始终飞翔,到深夜方去。而老媪的笑咳、孩子烂漫的雀跃、姑娘红彤彤的笑脸却依然在那片土地上与龙共舞到今日未休,于我远在千山的梦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鼓乐( ) 丧事( ) 横空出世( ) 雀跃( )
【2】从_______开始,村里开始筹备起龙灯,_______晩上,高潮来临。
【3】龙灯短的有_______节,长的则有_______节,一支龙灯共需_______余人。
【4】龙灯的灯身是怎么做成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龙灯舞动起来时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舞龙灯时热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 )乌黑的羽毛,一( )剪刀似的尾巴,一( )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 )填入恰当的量词。
【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 、___ 、___、____、___ 。其中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4】文中画“ ”的句子把 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 ________的春天
【5】“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运用____的写法突出表现了春天______的热闹景象。
【6】仿写: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___的天,___的云,___的空气,都像___似的____,组成了这个___的夏日。
12、阅读加油站
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 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 根据意思找出文中写时间的词。
(1) 特定的时间。( )
(2) —眨眼的工夫。( )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我真高兴, 。
(2) 真高兴。
(3) ,真高兴。
(4) 真高兴,。
1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还…… 尽管……但…
【2】填一填。(填数量词)
放出的蜜蜂________ 飞回的蜜蜂________
【3】读句子,说说加点词的好处。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问题。
有一种鸟,长得并不美丽,飞翔的本领也并不高超,但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这种鸟叫啄木鸟。
啄木鸟能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主要靠它有一张长长的大嘴。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它又有一个长长的舌头,特别是舌头的尖端有一个倒钩,舌头伸出去能将隐蔽在树干深处的虫儿钩出来。除了这张嘴外,啄木鸟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它的脚有四个足趾,能前后分开,容易攀牢在树上;它的尾巴很坚硬,它在树上凿孔时,就利用这坚硬的尾巴撑住树干,像坐在椅子上一样平稳。
啄木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体结构,所以啄虫的本领很大。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 顽强( ) 隐蔽( ) 锐利( )
(3)我知道“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这句话是 句,把 比作 。
(4)找出能概括这篇短文意思的一个句子(文章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5)我能根据要求填表。
名称 | 特点 | 作用 |
嘴 |
|
|
舌 |
|
|
脚 |
|
|
尾 |
|
|
15、阅读理解。
海底世界
①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②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③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④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gōng( )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xùn sù( )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⑤海底的植物差( )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⑥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 )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⑦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1】在文中括号里写上正确的拼音或汉字。
【2】用“ ”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从这句话里,我知道文章写了海底世界的两个特点,分别是 和 。
【3】第④——⑥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
【4】第④和第⑤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5】认真读读第④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提炼重点词语,不能照搬课文原句哦。)
动物名称 | 活动方法或特点 |
海参 | 伸缩爬行,很慢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16、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朱德的故事,把故事的名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化是有的。美丽并没有改变。(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用“……似的……”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美肯定也算是人的天性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世界读书日”活动时,你打算约请班主任李老师为活动做总结,你会怎样跟李老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自然科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我的一本很有趣味的书。
________________
3.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________________
4.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________________
21、我写我心。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你有哪些新发现:今年的天气是否反常?今天的花朵更鲜艳吗?草丛的蜗牛爬出来了吗?……请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