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红彤彤 金灿灿 灰蒙蒙 粒粒香

B.津津有味 蠢蠢欲动 虎虎生威 喋喋不休

C.恍恍惚惚 模模糊糊 金黄金黄 忙忙碌碌

2、明明的妈妈经常看明明的日记,下面对她的劝说得体的一项是(  )。

A.阿姨,您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B.阿姨,您不知道侵犯别人的隐私是犯法的吗?

C.阿姨,我知道您这样做是出于对明明的关心,但是明明长大了,请您对明明多些尊重与信任吧!

D.阿姨,偷看日记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您怎么能这样做呢?

3、“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外貌描写

D.动作描写

4、“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将近"表示不到两点钟,“大约”表示三刻钟的时间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

B.这两个词语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C.这两个词语不可以去掉,否则表述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了。

D.这两个词语有些含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实验过程有漏洞。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加一加,组成新字填空。

(夆)______拥  山______  ______

(分)______芳  ______飞  ______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面对——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辨字组词。

______   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bù liào shén qí   sōng  shǒu lì hài   dào lǐ

xiào  huà fā dǒu zhān  jiāo gān xīn shǒu yì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类文阅读。

曾 子 杀 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

(2)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

(3)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4)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娘不爱吃,你吃

回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去。忍不住!一端上桌便伸长筷子,吸溜吸溜地一阵狂吃。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满,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个味儿!”

忽地,筷子挑到了碗底的荷包蛋,两个。趁母亲忙,偷偷挑了母亲的碗,没有。心里不由得酸楚,虽然鸡蛋已不再稀罕,可母亲照样视为佳肴,专门留给我这老儿子。小时候,每当我夹着嫩黄的鸡蛋给母亲时,她都会怜惜地说:“娘不爱吃,你吃。瞅着我吃完,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而今,母亲年近七旬,我已为人父,可爱我的方式依然朴素、无言。望着荷包蛋,我喉头一紧,张不开嘴,低头夹到了母亲碗里。母亲还是那句:“娘不爱吃,你吃。”我不敢看她的脸,边挑面边说:“天天吃鸡蛋,我不爱吃,你吃。”母亲顿了一下:“我儿生活好了,娘吃,娘吃。”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

那顿饭,我吃得很认真。每遇母亲特意准备的菜,我便有意地少吃,多剩些留给他俩。我知道,父母勤俭惯了,只有我回家才会准备得如此丰盛。父母指着满桌的剩菜,嗔怪:“就吃那么一点哪行,再吃点!”我笑答:吃饱了,都吃撑了。既而顽皮地拍拍肚子,父母乐了:“这又得让我们吃好几顿。”我暗自偷乐:当年你们也是这么“骗”我多吃的嘛!

父母渐老,已然羸弱,似乎对我更多了几分依恋、依赖。让我感觉,应该多爱他们一些,一如当年他们爱我一样。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暗暗地偷着快乐。______

美好的饭菜。______

年纪靠近七十岁了。______

2画线句子是母亲的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中“泪眼满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娘不爱吃,你吃”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黄山奇松(节选)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jìn jìng),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清脆 青翠)的枝(gān gàn)斜伸出去,如同(hǎo hào)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伴 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正确的字音或词语下面画“____”

2这段话描写得有详有略,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

3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请用感叹句写出黄山奇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滴智慧改变人生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他的工作是巡视并确认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没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留意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否能够节省成本?

他经过研究,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经试用后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虽然节省的只有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金的新利润。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留心______  节约______

厌倦______  特殊______

2这位青年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这位青年面对令人厌烦的工作时,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青年研制成功了什么?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位青年是谁?他最后有怎样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①小鸟很无聊,想去找个朋友玩。

②小鸟先找到小狗,对小狗说:“我们做好朋友吧!”小狗答应了。两个好朋友便住在了一起。可后来,小鸟发现小狗每天晚上都在门口大叫,吵得自己无法入睡,便极不耐烦地对小狗说:“我们不做好朋友了。”于是,小狗难过地走开了。

③小鸟找到小猫做朋友,可它又嫌小猫成天捉老鼠太脏了。不久,小猫也离开了它。接着,小鸟又去找小兔、小鸡、小羊做好朋友,可小鸟总是嫌这嫌那,最后它们都离开了小鸟。小鸟很纳闷,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④一天 小鸟坐在河边问大树爷爷 大树爷爷 它们为什么都不和我做好朋友呢 大树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不要老是挑别人的毛病呀!要学会宽容,大家才愿意和你做朋友。”“是吗?”小鸟半信半疑

⑤于是,小鸟按着大树爷爷说的那样做,它果然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④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从文中第②自然段,我知道了小鸟因为嫌弃小狗____________,所以不和小狗做朋友;从文中第③自然段,知道了小鸟因为嫌弃小猫___________,所以小猫也离开了它。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范文引路,比较写法。

大熊猫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大熊猫”,并不是我长得大,我小时候也叫“大熊猫”,因为“小熊猫”是另外一种动物。我的英文名叫Panda,你们应该认识我,但不那么深入地了解我吧,让我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长得可奇特了,毛色黑白相间,肩膀黑黝黝的,如同披了一件黑披风。身体肥嘟嘟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犹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惹人喜爱!我的耳朵圆圆的,长着黑眼圈,好像没睡醒的样子,又像戴着一副墨镜,真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博士呢!

我出生时可小了,比人的大拇指稍微大一些,还和刚出生的老鼠差不多大。我还是哺乳动物,我吃的食物非常特殊,主要有竹子、笋等。我吃东西的样子也很特别,只见我抓起一根竹子,咬断后放在嘴巴里使劲地咀嚼,直到把竹子咽进肚子里。吃完后,我还不时摸一摸肚皮呢。夜深了,我要睡觉了,我只要一躺下就能睡着。有时睡不着就摸摸肚皮,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现在雌性大熊猫不孕率很高,大熊猫的数量不多,请人们珍惜我们吧!

1这篇文章采用了第(  )人称来介绍大熊猫。

A. B.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大熊猫长得大,所以大家叫它“大熊猫”。

B.大熊猫小时候也叫大熊猫。

C.大熊猫和小熊猫是同一种动物。

3作者在介绍大熊猫的样子时,主要用了(  )修辞。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4文章第三自然段没有写大熊猫的什么习性?(  )

A.吃的食物 B.睡觉的习惯 C.喜欢的玩具

5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大熊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最后希望人们__________大熊猫。语言生动,条理清楚。

6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类文阅读

冰糖葫芦的传奇故事

冰糖葫芦,酸甜适中,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一位皇帝宋光宗呢。

宋光宗绍熙年间,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渐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迫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愁眉终于舒展开了。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因而落下了病,小小山楂却帮她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楂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楂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极受人们喜爱的山楂吃食。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将信将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阅读短文,选一选。

(1)读了短文,我了解到山楂有很多药用功效,但不包括( )

A.消食积、散淤血                              B.驱绦虫、止痢疾

C.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                 D.治疗厌食症

(2)状状的妈妈准备用一只老母鸡炖汤,但是担心鸡肉太硬不容易煮烂,读了短文,你可以建议她( )

A.在炖汤时加入香菇                           B.延长炖煮的时间

C.在炖汤时加入几颗山楂果                 D.改用高压锅炖煮

【3】【复述故事】成成准备复述《冰糖葫芦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下面是他拟写的复述提纲,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贵妃生病→张榜求医→冰糖山楂治病→如期病愈

B.贵妃生病→张榜求医→冰糖山楂治病→如期病愈→传到民间

C.贵妃生病→冰糖山楂治病→张榜求医→如期病愈

D.贵妃生病→张榜求医→如期病愈→冰糖山楂治病→传到民间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其中一种写一句话。

(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________

(2)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________

(3)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张思德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用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了 中国人民 梦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遨游太空 (把词语组成通顺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一个年轮,都仿佛是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学校的生活,记载着我们的故事。(仿写句子)

每一个年轮,都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请选择一种介绍一下吧!(写明时间、节日习俗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两句话。

(1)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养了一只小狗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山坡上新栽种了苹果树、梨树、枇杷树和果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练厅里摆满了准备练习的学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运动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根据要求,写一则寻物启事。

三年级(1)班的乐乐于今天(5月6日)下午第一节课上体育课时把一件蓝色外套放在操场上忘记拿了。你能帮助乐乐写一则寻物启事吗?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