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指的是( )
A.重阳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折腾(zhé) 妻子(qī)
B.脊梁(jí) 橱窗(chú)
C.旋风( xuán) 嚷嚷(rāng)
D.古董(dǒng) 咳嗽(sou)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家乡陕西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许多美味的小吃。
B.赵州桥因为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现在依然坚固。
C.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4、下列属于地支的是( )
A.甲
B.丁
C.戊
D.未
5、我是“的”,我的后面是名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________的白塔 ________的风 ________的小伙伴 ________的生活
________的山谷 ________的猫 ________的陶罐 ________的东西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见善则迁,__________。
(2)人谁无过?___________,善莫大焉。
(3)《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描写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中的生活画面,表现了孩子们___________。
(4)《剃头大师》讲述了“我”自以为是_________给表弟小沙剃头,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剃得更糟的童年趣事。
(5)《肥皂泡》写的是______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的游戏的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_______之情。
(6)《我不能失信》讲了_______小时候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宋庆龄________的可贵品质。
7、注意两组词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津津有味(AAB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金灿灿(AB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1)至今,我们xiàn chénɡ的人们还保留着用屠苏泡酒的习俗,听老人说这一习俗dà yuē
已有上千年的lì shǐ
了。
(2)zào zhǐ术是由我国chuànɡ zào
并传到ōu zhōu
和ā lā bó
。
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荷花(节选)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1】照样子,写词语。
翩翩起舞(AABC式)__________
【2】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穿上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我”看得入了神,看着看着,就和荷花融为一体,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了。
【4】请你写一句赞美荷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白居易求教
唐朝时,长安有个文学家叫顾况,有点才气,但是性情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说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是官家子弟,只好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诗稿。
顾况瞅了瞅年轻的白居易,又看了看名(帖 贴),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叼 刁)难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还是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稿随手翻着,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稿,轻轻地吟(颂 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地拉着白居易的手,(热 激)情地说:“太好了!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白居易谦虚地说:“我会更努力地写诗!”
打这次见面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得,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
【1】我会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字。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_____________)
(2)指在某件事上,故意为难他人,使其难堪或办不成事。(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一开始顾况对白居易的态度的句子
【4】用“﹏﹏﹏”画出描写顾况读了诗稿后对白居易态度的句子。
【5】照样子,写词语:恭恭敬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说说短文中白居易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狐狸和猴子
①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②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③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④狐狸便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搭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一个一个过。
⑤“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⑥狐狸先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⑦“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⑧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⑨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⑩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 )
(2)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 )
(3)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嘲讽狐狸“聪明反被聪明误”。( )
【2】读下面的句子,选一选句子中的“笑”是哪种笑。
A.得意 B.友好 C.讥笑
(1)“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你没有口福吃桃子。”(______)
(2)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也回不来啦!”(______)
【3】猴子为什么“一句话也没说,独自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按顺序进行复述。
(1)狐狸和猴子都想吃桃子,但到不了河中央。
(2)_______________
(3)狐狸一听回不来了,着急了,请求猴子帮忙。
(4)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以下文章,按要求作答。
巨伞下的城市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结,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是小家庭,出门在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另外,家家户户省下不少取暖费用,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欣赏的态度。但是,也有卫生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必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巨伞下的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巨伞的利弊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然而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却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 ,兴会于“巨伞”之下。
【1】每到隆冬,各地游人 ,兴会于“巨伞”之下。下列那个词语最恰当( )
A.络绎不绝 B.挨挨挤挤 C.人来人往 D.熙熙攘攘
【2】文中的这个“神话”已成为现实的原因是( )
A.努斯基市冬天风紧雪骤,奇冷刺骨。
B.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
C.居民们希望用巨伞来抵挡严寒。
【3】巨伞为居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
B.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 )
C.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 )
【4】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欣赏的态度原因是什么?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
B.家家户户省下不少取暖费用。( )
C.游人往来于威努斯基市,让这儿成为美国一处新景点。( )
13、课文回放。(5分)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他没有对我说一句话。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
终于,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放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轻轻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给亲爱的女儿披着披肩。
这时,他转过身来,看到了我,吃了一惊。他非常过意不去地说:“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给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1)“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这句话,能不能改为“如此继续了一个多小时”?为什么?(2分)
(2)说说你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2分)
(3)“我”为什么十分“感激”?(1分)
14、阅读练习。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 )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 )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 )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谱出一支正待( )的春天赞歌。
【1】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
【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 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是个 句,把 比作 。
【3】“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这句话中______ 这个词语让我体会到了燕子身轻,速度快。“唧唧的叫着”让我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______的心情。
15、阅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共有_____句,是围绕第_____句来写的。
【2】在街上的,是_____的人,有的_____马,有的_____担,有的_____毛驴,有的_____ 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_____。
【3】我会仿写句子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都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舞台
1.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我终于考了100分!”姐姐……地说。(补充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以前八九百年的古都风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风筝像__________________,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微微的风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有,那_______________是未来的_________________大师二喜的,那_________________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小音乐家根子的风筝最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架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
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没看见王老师,原来他已经离开走了。
2.看了《啥是佩奇》的短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雨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红伞花出现在校园里。
20、修改病句并写下来。
1.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果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家有小金鱼一条,它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长着圆溜溜的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它额头上有两个,黄色的斑点,显得非常神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大家应该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吧。所以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