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把与其他三个不同读音的词语用___画出来。

(1)

(2)

(3)好

(4)力  

(5)

 

2、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情不自

3、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 纹(zhòu                B. yuàn          C. 迫(         D. 脱(zhēng

4、“母亲是个劳动好手。从我能记事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所以还能挑水挑粪。”对这几句话的意思概括得最准确的是(   )

A.母亲身体高大结实

B.母亲总是很早起床劳动

C.母亲是个劳动好手

D.全家妇女轮流煮饭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照样子写词语

气喘吁吁(ABCC)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叮叮咚咚(AABB)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井井有条(AAB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胖乎乎(AB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6、按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 )这个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2. 我确实不敢碰你,(   )并不是懦弱。

3.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   )喘气,( )休息。

4.这种设计,(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5.这座桥(   )坚固,(   )美观。

6.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人:(   )骑着马,(   )挑着担,(   )赶着毛驴。

7.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们无法解释的本能。

8. )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   )能钓到鱼呢。

7、按要求做题。

(1)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国人说完,急急忙忙地往家跑去。

仿写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用仿写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书写大比拼。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1】查字典:“摸”音序是______,音节是______。“摸”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手接触轻轻移动;②探取;③试着了解;④在黑暗里行动。“摸黑儿”的“摸”应选______

“摸耳朵”的“摸”应选______;“摸鱼”的“摸”应选______

【2】“剃头大师”指谁?为什么课文以此为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读优美句子,完成练习。

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成语是( )

A.繁花似锦

B.五颜六色

C.生机勃勃

【2】“赶集”本来是指人的行为,在这里指的是春天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像人样,争着抢着快速生长,为春天增添美丽。

11、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____

一位老爷雇了一驾马车,想要出远门。

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他们眼前飞跑过去。

“好大一只兔子啊!”车夫赞叹道。

“这兔子也算大吗?我的见识看来是要比你多得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

车夫听着觉得怪有意思。不过,他压根儿就不信一只兔子能有牛那么大。

“那么大,太稀罕了。你真的亲眼见到了?”

“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16公斤!”

车夫听着听着,忽然对马说:“驾!亲爱的,快过桥了,就是那座胡乱瞎吹的家伙上去,就要断掉的桥。”

老爷听了车夫的话,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改口说:“车夫,我刚才把兔油说多了一些。十几斤倒真是能熬出来的。”

“谁不知道,兔子就是兔子。”

又往前走了一阵,老爷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车夫,你说的那座桥快到了吗?”

“是啊,快了,老爷。”

“你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十几斤油倒是熬不出。不过,三四斤是能的。”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三四斤就三四斤呗。”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车夫,那座桥快到了吧?”

“是的,快了,老爷。一下坡就到了。”

“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

下了坡,老爷诧异了——怎么还不见桥呢?他不由得问车夫:“桥呢?你说的桥在哪儿?”“它呀,老爷,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

【1】我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词语。

(1)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诧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老爷说起他见过的一只兔子,在他口中从那兔子里熬出的油是这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

【3】读读画线的句子,句子中“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给故事加个合适的题目。

12、阅读理解。

直尺和天平

直尺和天平在实验仪器柜中相遇了。

直尺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看不起天平那始终把一副担子压在肩头的样子。直尺说:“你我虽说都担负着计量任务,但我因为正直才敢去丈量别人,你凭什么呢?”

天平很自信地说:“因为我公平啊,你知道法官服装的肩章上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就是我。我是公正无私的楷模!”

接着直尺和天平就把各自长处炫耀开了。

直尺说:“凡经过我测量的长度没有半点儿差池。”

天平说:“凡经过我称量的重量没有丝毫出入。”

直尺说:“整长余短,我一看就知。”

天平说:“缺斤少两,我过眼即明。”

……

柜子听到他俩的吵吵闹闹后说话了:“请你们暂停一下。你们只说自己的长处,难道就没想想自己的短处吗?”直尺骄傲地说:“我没有短处!”天平自豪地说:“我也没有短处!”

柜子说:“你们的眼睛老盯着自己的优点,当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啊。那就让我这个旁观者来说说你们的缺点吧!”

直尺和天平说:“愿洗耳恭听!”

柜子说:“请恕我直言。直尺,你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度量别人;天平,谁给得多点儿你就倾向于谁的那一边……

直尺和天平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他们停止了争论,开始在心里默默反思自己的行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洗耳恭听:______________

(2)恕我直言:______________

【2】阅读寓言故事,填空。

(1)直尺和天平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2)直尺的缺点是___________

而天平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

【3】寓言故事中有三个角色,分别是直尺、天平和柜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3、课内阅读。

不一会儿,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盖在身上的被子。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儿得很痛快。小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选文主要写了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说明(

A. 父亲忍受着做冰灯的寒冷。

B. 父亲非常怕冷,要经常取暖。

C. 父亲的脖子怕冷,需要用手来温暖。

3撩起被子让父亲暖和暖和是因为(

A. 关心父亲,怕父亲冻着。

B. 想让父亲暖和一些,快点做好冰灯。

4父亲很冷,却对___________,并且让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      )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       ),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出现——(      增加——(       缩小——(    

(2)根据拼音在(   )里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3)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两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4)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2分)

(5)“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你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天地。

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水,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圆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把写银梨的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写在横线上。

(1)形状:__________

(2)颜色:开始呈_______,后来_______

2仿写句子。

例: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你最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填在之前的_____上。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借着扇子的轻风,我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大雨过后,青蛙在池塘里呱呱地叫着。(把青蛙当成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

3.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我轻轻地点了小虾一下用一根小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选做题)

(1)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A. B. C. D.

看着上面的图片,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上面的奇观会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填序号)

①沙漠有时会出现___________。②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___________

③高山之巅经常能看到___________。④天气寒冷,水汽充足的地方会出现___________

18、观祖国的壮丽河山,游祖国的风景名胜。现在,我要为你做一个小小导游,介绍祖国的一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空气和其他别的东西一样,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2)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20、修改病句。

1.他把卧室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经常向我们讲述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黑板上写着当天的重要新闻和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速地从马上跳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根据要求写寻物启事。

三年级(2)班的小明昨天(4月8日)体育课把自己的校服丢在了操场上。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