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蔡老师给“我”作文的评语是:(    )。

A.一派胡言

B.异想天开

C.胡思乱想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 曹操 B. 谢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布尔是在做实验之后才对蜜蜂认方向产生兴趣的。

B.《花钟》一文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C.《小虾》一文作者主要从“我”逗小虾时小虾的动作和小虾间的搏斗两方面写了小虾有趣的特点。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中“怜”的意思是“怜惜”。

4、下面没有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C.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D.瓢虫的膜翅挺漂亮的,像一件黑绸衬裙。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看拼音,写词语。

1. hú dié(    )闪动着美丽的chì bǎng (    )在花丛中飞舞。

2. xián (  )下来的时候,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孩子们在lǜ(  )荫下嬉笑打 nào (  ),心里gǎn (  )到无比的惬意。

3.老师yán  lì(    )地批评了我。

4.做了错事就要受到chěng fá(    )。

6、查字典,填空。

“泛”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泛”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漂浮;②透出,冒出:③广泛,一般地;④肤浅,不深入;⑤泛滥。给下面词语中的“泛”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沉渣泛起______)   脸上泛红______)   泛而论之______)   内容空泛______

7、把句子写具体。

(1)我们(   )看着它那(   )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2)它(   )注视着(   )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我会拼,也会写,能把字写正确、端正、漂亮。

ǒu   ěr   qiān  xū xīn  shǎnɡ    xiū  jiàn   zhì huì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麻雀和喜鹊

  春天来了,大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一阵风吹过,它就像一个少女翩翩起舞,一只小麻雀飞过来了,它觉得这棵大树很美丽,就住下了,可是,这里除了它,再没有第二个小动物陪伴它了。

  春天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夏天来了,一天麻雀听到了一阵喜鹊的叫声,这叫声给大树带来了新的生机,也给小麻雀带来了希望,它去寻找喜鹊,当它了解了喜鹊的经历,大吃一惊,原来它也是一样孤孤单单。于是,这两个可怜的小生命就住在这棵大树上,成了邻居。

  天越来越热,连树叶也被晒弯了腰。喜鹊热得无精打采的,连眼皮都懒得抬。小麻雀看到了,使劲地叫着,它要用自己的歌声为喜鹊赶酷暑。喜鹊听了小麻雀的歌唱,觉得舒服多了,就用翅膀轻轻为小麻雀扇着。它们彼此关心,彼此照顾,度过了一个喻快的夏天。

  渐渐地,天凉了,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麻雀被冻得哆哆嗦嗦,再也唱不出歌了,喜鹊就对它说:“到我的翅膀底下来吧,我们起过冬。”虽然这个冬天很冷,但喜鹊和小麻雀互相温暖,一点也不觉得冷。

  漫长的冬季过去了,喜鹊和小麻雀又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1)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2)根据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新叶   (   )的蝴蝶   翩翩(   )

  (   )勃勃   无精(   )   (   )的冬季

  (3)小麻雀和喜鹊是怎样互相关心,彼此照顾的?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月光 _____的翡翠 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的山野  _____的柿子  ______的水墨画

【2】家乡的秋夜有___________的特点,在文中,作者把家乡的秋夜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取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选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它的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中的火焰。当一个春天又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曲的身躯,“啊!”地惊叫一声,“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了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着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沉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居然—________    奇怪—________    艰辛—________

2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杏树心中的火焰”指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原因造成杏树的身躯“伤痕斑斑、弯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杏树历尽磨难,是靠什么力量活下来的?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与注意事项

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①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②家长、教师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③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1】儿童能带的口罩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建议儿童带的口罩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年级二班王子奇同学上体育课时,不慎丢失一包口罩,包装袋上面印有他的名字,请你帮他写一份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13、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毛毛细雨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文中赶集的意思是(   )

A. 人们到集市上买买东西。   B. 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2词语美容师。

(   )的嫩叶 (   )的花   (   )的春天

3文中画“——”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写出了___________的景象。

4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从赶来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花钟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花开的时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能写出一种花开的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赵州桥》选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用波浪线画出能概括这个自然段意思的句子。

2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呢?请写出两个原因。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试着在下面画出赵州桥的框架图。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读读下面的词语并仿写。

1.又大又甜:(又—又—)________ _________

2.人山人海:(ABAC)________ 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注意加点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

(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仿写一句话)

_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还有的_______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它们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它们飞得那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这怎么能说是我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衙役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例: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自然科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我的一本很有趣味的书。

________________

3.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________________

4.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同学们练写毛笔字的积极性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情地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两片面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分别骑着自行车和汽车出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明穿着棉衣和围巾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快乐习作。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