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枣核》——民间故事
B.《方帽子店》——施雁冰
C.《漏》——童话故事
D.《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周锐
2、选词填空。(18分)
审视 注视
(1)他久久地( )着远方。
(2)老师( )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严格 严肃
(3)老师的神情变得( )了。
(4)爸爸对我的要求一贯非常( )。
激烈 强烈
(5)世乒赛男单冠军之战,双方争夺异常( )。
(6)在( )的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对皮肤没有好处。
3、选择题。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烧云》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B.《元日》一诗是宋代王安石写的,描写的是元宵节的喜庆、热闹景象。
C.《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靠自己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5、我也会写。
例:大方 大大方方
干净 _____________ 唠叨 _____________
反复 _____________ 结实 _____________
客气 _____________ 世代 _____________
6、补全下面的四字词语。
杞(______)忧(______) (______)(______)求剑 光(______)(______)目
守(______)(______)兔 和睦(______)(______) (______)底之(______)
自相(______)(______) 物(______)丰(______)
7、按课文填空。
(1)《花钟》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花儿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和____、____、____和____有关,赞扬了植物学家高超的_____和聪明的_____。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3)《池子与河流》揭示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10分)
9、课外阅读。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 为什么哭 “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qǐ)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chǔn)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给第1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例如:冷笑 ______
【3】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后悔______ 央求______
【4】后来,流浪汉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时光老人为什么说“我做了一件蠢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想对时光老人说什么?或者你想对懒汉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火烧云(节选)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 ),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 )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根据原文填空。
【2】用“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照样子仿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1)红彤彤:白_______ 绿_______
(2)半紫半黄:半_______半_______ 半_______半_______
(3)葡萄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短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和快的特点。第①段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变化多和快。第②③④段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变化多和快。
【4】用“____”画出火烧云变化极多的语句。
【5】仔细阅读第②③④三个自然段,填一填。
通过阅读我发现这三个自然段都是按照“‘动物’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11、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_________________,顶着___________________,踏着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处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我很为那个去楚国的人着急,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欢《和时间赛跑》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心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很是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天接着一天,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______的日子。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不能不劳而获。
B.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C.不能光看眼前。
D.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不能只贪图享乐。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瞧,那只穿着漂亮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小男孩儿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
就那么站着,站着……然而小男孩儿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积蓄力量,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学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孩子的妈妈没有伸出手,只是微笑地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1】找出小男孩上台阶时的动作的词及神态。
【2】对小男孩儿自己上台阶,老奶奶的态度是怎样的?
【3】妈妈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这样做?
【4】你认为哪个对呢?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
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英文或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离去请教作业。从不让时间白白度过。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字的批语和提纲。
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
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一处承上启下的句子。
【3】请选择三个最能表现“毛泽东同志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这一点的句子,用“√”标出来。
(1)很早起床( ) (2)不浪费一分一秒( )
(3)高声朗读( ) (4)抓紧业余时间( )
(5)冷水浴后( ) (6)边读边做笔记( )
【4】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我的发现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一天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望了望自己的影子,咦,影子怎么缩短了?比往常短了好多呢!难道影子会自己变小?我疑惑了,便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没有回答我,让我自己去想。
早晨,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影子长长的,似乎比我长得高很多;到了中午,我的影子变短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终于想出了一点儿眉目:影子的长短与阳光有关。影子就像冰雪一样,早晨和晚上不怎么热,就不会缩小;而正午却很热,影子一点一点缩小,最后就变短了。我十分兴奋,为自己能发现影子的秘密而感到自豪。
直到我11岁那年,有一天,科学老师讲起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可原因却与我的发现截然不同:影子的长短是随着太阳的角度而变化的。
我的心里有些失落,但当年那份发现的快乐却是永远都忘不掉的。
【1】根据所给的解释,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到下面的括号里。
(1)深沉地思索。文中指“我”仔细思考太阳与影子的关系。(_________)
(2)事情的头绪。(________)
【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______的语气来读。
【3】“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客瞪大了眼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给句子中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1.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_______)
2.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_______)
3.我家的书橱里有一只精美的布盒子。 (_______)
4.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 (_______)
18、比较下列每组的两个句子,第二句运用了加点的词语后,有什么好处?
1.它们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运用了“两点四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运用了“大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从小要养成早晚刷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书包里有许多书和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玲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一会儿,狂风和暴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春天,漫山遍野到处开着花儿。
2.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3.《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写的。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很大的力气才把这个东西提上楼。
21、写作与展示。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一个漫长的假期,从冬到春,从春到夏,还经历了几个月的网络学习生活。小朋友,你在这段日子里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请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求事情完整,段落清晰,字数300字左右。注意写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还要加个好听的作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