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

书(jiāo  jiào)弓(xián  xuán )窟窿(lónɡ lonɡ)

习(fú   fù) 则( fǒu  fǎo ) 然( suī suí)

 

2、关于春游的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认为哪里好玩、有趣,其他同学就必须去哪儿。

B.每个人可以选择一个地方春游,这样会符合每个人的兴趣。

C.每个人选择一个地方说一说,接着展开讨论,最后投票确定春游的地方。

D.班长是一班之长,由班长来决定,更有说服力。

3、下列句子按照课文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孩子们设法找来一些布,做了几顶圆帽子。

②方帽子店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

③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

④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

⑤日子一天天过去,世界天天在改变,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A.②③①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4、关于课文题目《剃头大师》,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非常有剃头的天分,比老师傅还要熟练,因此自封“剃头大师”

B.以《剃头大师》为题目,带有自嘲的意味,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C.以《剃头大师》为题目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根据课文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告诉我们:_____

2)《狼和鹿》一文中,为了保护_____,人们捕杀_____,结果_________。这让我们懂得___________

3)《放飞蜻蜓》一文中,陶行知因势利导,教育孩子们懂得_____________

4)治山治水不栽树,________。植树造林镇风沙,___________

6、同音字辨析。

【zǔ】小____ ____ 【xiū】____ ____

【shì】表____ 姿____ 【chá】检____ ____

7、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____________,有过则改。

2____________?过而能改,_____________

3)兵来将挡,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xiàn biàn huàn yuán rùn pǔ tōng

guānɡ máng miào mén xiōng měng wēi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最美的花束》片段,回答问题。

最美的花束

人人都有一双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那眼睛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灰或黑,蓝或黄,到底有什么两样?

只要它们一睁开,都能看到太阳。

你的头发漆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它颜色怎么样,都是花冠多漂亮。

我也知道你懂得,花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

各色各样的花儿,开满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孩子们像鲜花一样漂亮,

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淡,像最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能把短文补充完整。

2我能给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它们一睁开,能看到太阳。_________________

2)它颜色怎么样,是花冠多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人的眼睛、头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们是最美的花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首诗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乐园。

妈妈,我有书了

这一年,小聂(niè)耳该上三年级了。

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可是,家里的境况比往年更困难。妈妈靠帮人家做针线活挣来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书呢?为了送聂耳上学,妈妈悄悄地把聂耳爸爸在世时最喜欢的八音钟卖了。学费总算有了着落。可是,书费又怎么办呢?妈妈为这件事非常难过。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

开学那天,小聂耳一把拉住妈妈的衣裳,说:妈妈,我有书了。

什么书?

上课的书哇。小聂耳笑眯眯地回答。

妈妈,你看。小聂耳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两本用香烟盒纸订得整整齐齐的本子。

妈妈翻开本子一看,惊呆了:小聂耳用香烟盒纸工工整整地抄了两本书。一本国语,一本算术。

妈妈看着本子,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小聂耳一边帮妈妈擦眼泪,一边说:抄书的好处多啦,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还可以练字呢……”

妈妈激动地把小聂耳紧紧搂在怀里。

1读句子,给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妈妈靠帮人家做针线活挣来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书呢?(   )

A. 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B. 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2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   )

A.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B. 密闭,不透气。

3小聂耳的学费是怎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中小聂耳安慰妈妈的句子。从中你能看出小聂耳是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聂耳没有钱买书,他想了个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小聂耳抄书这件事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11、开心阅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去火清热□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荷叶不怕油污□不怕水浸□不怕烟熏口用荷叶煮成的粥□碧绿清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1】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波浪线画出荷叶样子的语句。

【3】在“□”里填入适当的标点。

【4】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我”不爱荷花,只爱荷叶。

B.荷花不值得赞美。

C.荷花值得赞美,但荷叶更值得赞美。

12、阅读《朱德的扁担》片段,回答问题。

队伍出发了。一路上,战士们高兴地议论着:“这回,朱军长可以休息一下了吧。”原来,是他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不久,大家发现朱德又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一问才知道,他又用毛竹削了一根新扁担。

  没过几天,朱德发现他的新扁担又不见了。他明白这是同志们爱护他,不想让他太劳累。可是他觉得应该和大家一起艰苦奋斗,就又削了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军长,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我来解释词语的意思。

满头大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艰苦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军长的扁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战士们藏起朱军长的扁担,朱军长是怎样做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朱军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2】短文先写太阳花的(       ),再写太阳花的(       ),最后写太阳花的(       )。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 )

【4】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单地写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①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②有一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青年教师的来信。

③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我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④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一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有着很高的才华。”

⑤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并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位有名的数学家。

⑥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______

【2】陈景润的信写了三层意思,它们分别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星上的一粒微尘”中,“明星”指的是______,而“一粒微尘”指的是________

【4】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赞扬了华罗庚_______的品质。

1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 )轻便( )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选文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加点字“改进”能否换成“创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创造”指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换成“创造”之后句意不变

B.不能,“改进”强调在原有基础上使之更好,“创造”强调从无到有,二者意思不同

3选文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下面对选文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蔡伦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造出来的纸轻便、好用

D.蔡伦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

4蔡伦是怎样造纸的?请你找出选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晒

5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6如果你能见到蔡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听老师讲课。(扩写句子,写出在哪里,怎样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仿写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柳树   长得   又长又细   叶子   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不改变句意。

1.古时候,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枣核不光勤快,很聪明。(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1.我们生来的任务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不喜欢他的做法。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下面这段话不通顺,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修改后抄写下来。

小华养了鹦鹉一只,它有着眼睛大大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它非常的聪明,因为它会学小华说话,所以小华很喜欢它。有一次小华在看书,突然鹦鹉唱起了小华最喜欢的那首歌。它的声线悦耳特别的。这让小华喜爱更它了。

20、修改病句。

1.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法国昆虫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蚂蚁忙着很清闲地搬家,出门就要带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想象故事。比比看谁的故事最奇妙、最吸引人。字数不少于250个。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注意:习作写完后,再次认真读一读。

会下蛋的公鸡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妈妈是只猫 花生米的旅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