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诗句中,哪句最能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 )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下列句中加点字和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A.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
B.开了一天的运动会,他太累了,睡得很熟。
C.把唐诗三百首读熟了,就算你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了
3、选词填空。
⑴出神、留神
小红军( )地望着远方。
⑵宁静、寂静、安静
夜晚,山谷里一片( )。
⑶缓缓、徐徐、轻轻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 )地在林荫道上散步。
⑷精灵、精致、精通
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 )的画册。
4、下列词语中不是拟声词的一项是( )
A.沙沙
B.叮咚
C.唠叨
5、补充词语
( )不及( ) 无( )无( ) 提( )吊( )
左( )右( ) ( )出( )外 ( )无人( )
6、比一比,组成词语。
驶( ) 异( ) 谱( )
史( ) 导( ) 普( )
7、九月九日是我国的_______节,诗中提到的节日习俗有_____和______。
8、抄写下面一句话,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先写________,接着描绘________,然后描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国王的御橱里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子为什么很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罐不和铁罐比,是因为自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罐与铁罐的命运最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 )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 )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 )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 ),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 )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括号里。【奔 跑 甩 扯 扑 挂】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什么?用“______”画出来。
【3】读画“﹏﹏﹏”的句子时要用______的语气。鹿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角和腿的价值:鹿角虽然_______,却让鹿差点儿___________;鹿腿虽然____________,但是却让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同学说:“美丽的鹿角一点儿也不重要,只有鹿腿才有价值。”你认同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寄居蟹造房子
大海里有一只寄居蟹,它想造一间让大家都羡慕的房子。
它骄傲地对海螺说:“你的房子多难看哪!我要造一幢五颜六色的房子,那是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房子。”海螺说:“蟹大哥,房子造好了,我一定去参观。”
寄居蟹又得意得意扬扬地来到黄花鱼的家,嘲笑地说:“老弟,你这乱石堆的房子多难看。我要造一间用珍珠镶起来的房子,那是一间世界上谁也没有见过的房子。”
“寄居蟹大哥,你的房子造好了,我一定去祝贺,向你学习。”黄花鱼谦虚地说。
“不着急,温暖的太阳还在照着我呢!”寄居蟹边想边到处走,见到谁都要讲一番造房子的事。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大家还没有见到那间房子。
一天,小虾在一个破旧的海螺壳里见到了寄居蟹,它问:“蟹大哥,这就是你造的世界上谁也没有见过的房子吗?”寄居蟹听了,把身子缩进螺壳里,好久也不敢把头探出来。
【1】寄居蟹的愿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了短文,你觉得寄居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寄居蟹最后为什么“把身子缩进螺壳里,好久也不敢把头探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寓言故事与下面的第( )句话的意思一致。
A. 路要自己走,关要自己闯。 B. 苦练日久,得心应手。
C. 没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关。 D. 光说不练假把式。
13、文段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填空,完成潮来到的过程。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潮头奔腾西去
【2】用“√ ”在下面句子中选出比喻句。
A.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C.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3】你能用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写一段话吗?(不少于两个)
隆隆的 山崩地裂 风号狼吼 人声鼎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吴道子与《江海奔腾图》
唐朝时,有个叫吴道子的人,年少时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柏林寺”,便走了进去。
吴道子迈进院内,他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连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开始,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始他还很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有些腻烦了,画起来也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个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早出晚归学画水珠浪花,风天雨天,也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三年间,吴道子画水很有长进,得到了师父的赞赏。万万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江海奔腾图》来。整整九个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里边,精心构思壁画。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前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老和尚心里有底,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啦!”
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但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刻苦地学画,终于成为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1】“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__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吴道子刻苦创作《江海奔腾图》的句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道子是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B.吴道子画《江海奔腾图》时只有十五六岁。
C.因为老和尚病倒了,所以他才请吴道子帮助他完成《江海奔腾图》。
D.为了创作《江海奔腾图》,师父带着吴道子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了三年。
【4】默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吴道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后来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慨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从高处往下看
B.靠近,对着
C.到达,来到
D.照着字画模仿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梅花艳丽俊秀。
B.公鸡画得漂亮。
C.想临摹《梅鸡图》。
D.整个《梅鸡图》太有味道。(有改动)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味道”的意思是( )
A.酸甜苦辣等味
B.香、臭等味
C.趣味,情趣
D.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16、仿写句子。
①我想,今天不正是个好日子吗?_________不正是_____________?
②这个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
17、根据开头的提示说一段话,注意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说清楚。
你可知道,河边的卵石有多么漂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内容我知道。
1. ,亲口尝梨知酸甜。
2.七夕今宵看碧霄 。“七夕”是指 。
3.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
4.《荷花》是我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其中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是:
5. 在“六一”联欢会上,很多同学都登台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这可真是: 。
6.写一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
19、修改病句。
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
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
6.老舍因为爱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__________________
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
8.遇到问题不要慌张,要沉着安静。
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语段。
要求:
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不准确的词语。
2.另外至少再修改三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虽然小猫咪咪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脑袋上圆圆的长着尖尖的两只小耳朵,只要听到声音,就会竖起来。两只眼睛是绿色的,闪闪发光。它全身的羽毛都是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大家应该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吧。所以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