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全部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美观—美丽 经常—偶尔    芬芳—芳香

B.骄傲—自满   发现—发觉    满意—满足

C.继续—连续   清除—消除       盛开—盛情

D.梦想—想念   神奇—奇特       思绪—思考

2、下列括号中的词语与带点的词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小燕子偶尔沾了一下水面,便荡起一圈圈小圆晕。(有时)

B.这个问题,我总是琢磨不出来。(打磨)

C.“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骄傲)

D.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鹿逼近。(靠近)

3、下列四组词语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咳(suo)       历害       饱胀       琴棋书画

B.莲(peng)   告诫       脊背       守株待兔

C.(dī)咕       谚语       焟烛       眼花缭乱

D.花儿(bàn)  密秘       干燥        齐人忧天

4、爱丽丝最先是看到( ),立刻追了上去。

A.老虎

B.兔子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理解句子并填空。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个字概括)的特点。

2.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②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这两句话中都有“斗笠”,第①句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来写__________的样子,第②句是用__________的手法来写孩子们头戴斗笠的样子。

6、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pū tēng xì shuǎ   qīng shuǎng rǎn sè mó gu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7、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了"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翁卷的《________》  

(2)遵从“过去→现在→未来”这种规律的果树的生长过程应是:幼苗茁壮→________________。  

(3)学了《瑞恩的井)一文,我们知道瑞恩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4)《紫色的小花》文中,紫色的小花是一朵花;《海底世界》文中,海底是一个________的世界。  

(5)《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  

(6)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为人类带来火种的 ,为人类补天的________和开天地的________。(填人名)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gēn suí shè jì chí táng duì dài

xiān xì guǎng fàn kuà yuè   jīng zhì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使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

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报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自(中国戏曲文学史),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大禹治水(节选)

禹改变了父亲的想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上,天蒙蒙亮就又要出发。他的脚常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1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在原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2从短文第二段中的三处加横线的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写三个和欣欣向荣一样的AABC式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大禹治水成功了,造福了百姓,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选择字音字义。

尊师

字音:( )  A.hǎo  B.hào  

字义:( )  A.友爱       B.喜爱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急忙(  )  详细(  )  尊敬(  )  慈祥(  )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写风雪       写杨时      写程颐

(  )的大雪  (  )地等着   (  )的面容

(  )的寒风  (  )地站在门口   (  )地解答

【4】找句子: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杨时的特点?找出来,画上“  ”。

【5】根据故事内容,理解成语的意思。

程门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迎春花开

陈爱民

①远山在冬天时是苍翠的,有些深沉,春天来到后不久,就是满眼的葱茏了。如果阳光再眷(juàn)顾一段时间,那将变成满山的斑斓(lán),叫人好生向往。

②迎春花从严寒中而来,有骨气,又使巧力,早早把一片金黄“哗”的一下呈现在人们眼前,好闻的淡淡的香气,立马在墙隅()、溪头、坡地弥漫开来。桃花的登场也不晚,一树一树地连成片,即使路边只有一两棵桃树开着花儿,也能晃亮人们的眼睛。梨花开得相对安静一些,那素色的白尤其雅致。映山红是最烂漫的,它们共同努力,把整座山染成了一片红色。花儿们仿佛攒足了劲,互不相让,争先吐艳,一步步提升着春天的颜值。

③雨水节气刚落地,草木纷纷萌动。柳树急迫地绽出了新芽。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小草呢,“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再去瞧瞧,已经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了。

④鸟儿们早早地忙活起来了。八哥长得虽不灵秀,一副黑黑的外表,却什么地方都去串一串门,很是打眼。它们蹲在那里时有些憨(hān)呆,但是飞起来时,那扑扑的响声却引人注意。灰喜鹊和花喜鹊们,从清早到傍晚一直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麻雀们叫声细亮,一群群地飞起、落下,像一阵阵掠过的风。黄莺婉转地歌唱着,在枝头上兀()自闪亮。燕子刚一回来,就喜滋滋地四处造访起来,它们轻盈地飞翔着,成为一道迷人的景致。

⑤在南方,雨水总是贯穿春天的全过程。一开始,春雨绵绵,落到水面上,只留下浅浅的“针眼”;后来,春雨有些急起来,四处的水面被碎碎地敲着,现出许多小小的漩涡来;再后来,雨帘就织得有些粗了,水面上的水花一朵朵盛开,雨落到池塘里,咚咚咚地响。夜里,雨继续下着,人们枕着一片雨声入睡。

(选文有删改)

【1】请你用成语替换文中的加点词语,让文章更加生动。

(1)“共同努力”可替换为( )          (2)“急迫”可替换为( )

【2】文章第②—⑤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活力。

【3】文中画“___________”的句子生动形象,能够让人想象出很多画面,我们从中体会到了(       )(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A.花儿们慢悠悠地张开了花瓣,一点点发芽、长大。

B.花儿们你争我抢,黄色、粉色、白色、红色的花苞都冒出了头,让春天也变得色彩鲜艳起来。

C.漫山遍野的花儿享受着春风的吹拂,为春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4】请你用“          ”画出文中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小贴士

可以从词语、修辞手法等角度来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卖辣椒的女人

卖辣椒的人,恐怕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吧,也许买主是个怕辣的,立刻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主喜欢吃辣,生意还是做不成。当然解决的办法也是众所周知的经典,那就是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

我一天没事,就站在一个卖辣椒妇女的三轮车旁,看她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吧,有人要辣的就说这堆是,要不辣的就说那堆是。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却只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果然是那句老话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浅的不辣!买主信以为真,挑好辣椒付过钱,满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都是买不辣的,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便所剩无几了。于是,我又自以为是地说:把剩下的辣椒分成两堆吧!不然就不好卖了!然而,卖辣椒的妇女仍是笑着摇摇头,说:用不着!又一个买主来了,问:这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就依照她说的挑起来。不一会儿,长辣椒便很快告罄(qīng)了。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没有再说话,心想:这回看你还有什么说法?没想到,当又一个买主问辣椒辣吗?的时候,卖辣椒的妇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阳晒了半天,确实有很多辣椒因失水变得软绵绵了。

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有智慧。

1第二自然段中的告罄指的是(   )。

A. 辣椒即将卖完 B. 辣的辣椒即将卖完

C. 长的辣椒即将卖完 D. 女人卖辣椒的工作即将结束

2卖辣椒的人经常会碰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  

A. 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

B. 怎样巧妙地回答买主问的你这辣椒辣吗?这个问题

C. 卖辣椒时需要将辣椒分成不辣两堆吗

D. 当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时,答还是答不辣

3卖辣椒的妇女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  

A. 将辣椒分成辣与不辣两堆。 B. 告诉顾客辣椒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

C. 根据辣椒的颜色、长短、软硬,告诉顾客辣椒是辣还是不辣。 D. 让顾客自己判断。

4在看摊主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心情是这样变化的(  

A. 疑惑不解——自作聪明——暗自佩服——有所顿悟

B. 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暗自佩服——有所顿悟

C. 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暗自佩服——有所顿悟

D. 疑惑不解——自以为是——暗自佩服——有所顿悟

5下面对这个卖辣椒的妇女的评价,哪一个最恰当?(  

A. 卖辣椒的妇女非常狡猾,想方设法欺骗顾客。

B. 卖辣椒的妇女掌握的这些经验很有用。

C. 卖辣椒的妇女善于观察和总结,她的生意充满了智慧。

D. 卖辣椒的妇女善于抓住顾客的心理做生意。

14、阅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共有_____句,是围绕第_____句来写的。

【2】在街上的,是_____的人,有的_____马,有的_____担,有的_____毛驴,有的_____ 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_____。

【3】我会仿写句子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都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站得远些看自己

  有位女孩有一副美丽动听的歌喉,但她却长着一口龅(bāo)牙,十分难看。

  可是她十分喜欢唱歌,而且唱得动听极了。有一次,她去参加比赛,在表演时,总是想去掩饰自己难看的牙齿,她的表演让观众和评委感到好笑,参赛最终失败了。

  但有位评委却发现了她的音乐内质极佳,在后台找到了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肯定会成功,但是你必须忘记你的牙齿。

  在评委的帮助下,女孩子慢慢走出了自己长着龅牙的生理缺陷。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她的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倾倒所有观众和评委,她终于脱颖而出。

  她就是卡丝·黛莉,美国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她的龅牙同她的名字一样响亮,代表了她的形象,歌迷们还称她的牙很漂亮。

  长了一口龅牙,应该说是一种缺陷。如果你只盯着自己的缺陷,它只会告诉你是多么的不完美,多么的不幸。可是你站远了再去打量,这种缺陷有时却可成为长处。

  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假如给你一枚硬币,你如何想办法把世界遮起来。答案很简单,把硬币放到眼前。很多时候,我们不也是把问题放在了眼前,使自己不见天日,忽略了其实可以把问题放到远点,换种角度看自己。《圣经》上说,上帝关了一扇窗,又会打开另一扇窗。这话不无启迪,我们根本不必要为自己的平庸或者丑陋之处感到自卑,只要善于发现,你完全可以从这些自认为丑陋的缺陷中找到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卡丝‘黛莉是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_,可她长着__________。就因为如此,所以在她第一次参加比赛时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后来在__________的帮助下,她战胜了自己,终于成为一名_______________。

  (2)观众和评委们为什么被她所倾倒?为什么忘却了她的缺陷?甚至还认为她那副“丑牙”很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缺点吗?你将怎样面对和战胜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生动、具体。

1.柔软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妈妈,我被武汉大学录取了!”哥哥______。(动作描写) 

3.“你怎么把卧室弄得乱七八糟的?”妈妈__________。(神态描写)

17、按要求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风吹来,荷花在晃动。(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论________________ 总是 ___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

18、体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仿写句子。

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在横线上写下正确的句子。

⑴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上课了,马上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是个风景优美的大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红的学习成绩和态度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题目:假如我变成了

把上面所给的题目中补充完整,发挥想象写出有趣的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