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绕(liáo)   丁līng)    模形 胀裂

B.怒(nǎo气(xiè) 设计 修健

C.miào)   轻yíng) 漏雨 讯速

D.wěn) 抛máo) 欣赏 检查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赞 名

3、下列对《小虾》一课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观察小虾的动作来写小虾的特点。

B.通过观察小虾的外形来写小虾的特点。

C.通过观察小虾的心理来写小虾的特点。

4、选择字不同的意思填空。

很,甚,极其出生没有经过烧煮的或者烧煮没有熟的正在学习的人燃着,点燃

1. 马克思生于公元1818年5月5日。( 

2.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3. 不能喝生水。( 

4. 煮饭之前先要生火。( 

5.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羽毛   (     )的春天

(     )的翅膀   (     )的细雨

(     )的湖面   (     )的柳

 

6、读拼音,写词语。

 dòng

zhú  gān

qīng  shuǎng

___

___

___

chóu  rén

dǎn  xiǎo

fēi  yuè

___

___

___

huà  láng

tòu  míng

 wàng

___

___

___

 

 

7、填空题

1、爱丽丝帮小兔子去屋子里找寻 _____ _____

2、兔子派可怜的 ______进屋对付变大了的爱丽丝。

3、爱丽丝和王后进行了______比赛。

4、《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是_______,是______国人。

5、爱丽丝发现了一瓶药水,上面写着______两个大字,喝完后,她发觉身体变小了。

6、爱丽丝从玻璃盒子里拿出一块点心,上面用葡萄干嵌着______两个字,吃完后,吃完后她的身体迅速长高。

7、故事讲述了爱丽丝追随_____来到了一个奇怪的洞里,她发现了一瓶药水,上面写着____两个字,出于好奇,她喝了药水,一下子变得______,吃了一块小点心后又变成了________,她哭出的眼泪变成了_______,在这个变来变去的世界里,她所遇到的动物们也非常奇特和古怪的,如____的柴郡猫、______的三月兔和帽匠、______的王后。爱丽丝是个_______的孩子。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拼拼写写我最棒。

shùn lì kǎo huǒ   qiāo luó shǒu tào

zhàng dān   zhēn xī   wēi wǔ bào zhú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瞧,那只穿着漂亮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小男孩儿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

就那么站着,站着……然而小男孩儿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积蓄力量,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学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孩子的妈妈没有伸出手,只是微笑地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1】找出小男孩上台阶时的动作的词及神态。

 

【2】对小男孩儿自己上台阶,老奶奶的态度是怎样的?

 

【3】妈妈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这样做?

 

 

【4】你认为哪个对呢?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明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但中秋节盛行却在宋朝,辛弃疾在《一剪梅·中秋元月》中以“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一句,借月亮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文段二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受到尊崇的官吏,却被一位嫉妒他的官吏陷害,他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蛟龙的怒气。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制成的。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所在的这个月份,对中国人而言,除了纪念屈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除灾害和疾病。人们还会挂带香包,这种香包是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请从短文中各摘抄一句你喜欢的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梳理文章的内容。

(1)文段(一)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________,结尾处简单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____________。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文段(二)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__。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面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的第1~2自然段都是围绕“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句话来写的。

B.文段(一)中引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是为了说明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C.文段(二)重点介绍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D.文段(二)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这句话来写的。

4仿照下面的句子,简要介绍一种节日食品或地方特色食品的制作过程。(提示:如饺子、煎饼、麻花等)

例: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句子下画“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3海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名称

活动方式及特点

 

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前进四米。

梭子鱼

___

乌贼和章鱼

___

一些贝类

___

 

 

 

12、课内阅读

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有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养得正肥的闸蟹、黄鳝。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优质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

1仿照例子写词语。

扑通扑通(ABAB):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金闪闪的红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选文中找出表示我们在做野餐的过程中的动作的词(至少找6),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  )

A. 我们这些孩子饿了好几天了。

B. 我们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想做一名厨师。

C. 我们这些孩子的野餐活动非常尽兴。

4试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后悔不及的大公鸡

一天,大公鸡在树林里散步,头上戴着红色的高帽子,脚上蹬着长筒靴子,身穿五颜六色的锦缎袍子,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迈着方步,神气极了。

一只站在屋檐上的麻雀见了,说:“大公鸡,你真像威武的勇士,可惜你有翅膀飞不起来!”

大公鸡听了傲慢地说:“哼,我过去飞起来赛过飞机!现在主人为我准备好了吃的、喝的,我难道还要去飞吗?”

小麻雀又说:“大公鸡,你虽然也有两条腿,可惜跑得不快!”大公鸡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过去我跑起来赛过鸵鸟,现在安逸多了,不需要东奔西跑地去找食物,我何必不好好休息呢!”

这时,一只狡猾的狐狸走过来,渐渐逼近了。麻雀发现后,高声喊:“大公鸡快跑,狐狸来了!”

大公鸡一见狐狸来了,就拼命地扑腾着翅膀,可是飞不起来;它又拼命蹬着两条腿,可就是跑得不快!(    )大公鸡将腿和翅膀全部动用起来,(   )是一点不管用,很快就被狐狸抓住了。

直到这时,大公鸡才后悔不及。

【1】补充词语。

昂(  )挺(  )   东奔(  )(  )  五颜(  )(  )

【2】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大公鸡为什么被狐狸抓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地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手足无措—_______

拯救—_____

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猴子和芒果树

①从前有一座美丽的芒果园,园中结满成熟的果实。一群猴子从树上经过,看见芒果,就进入果园。它们摘下芒果,咬过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大石头打中了。猴子们回过头,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又立刻返回。但是它们刚刚开始吃芒果,石头便再次雨点般向它们打来。猴子们只得逃走。

②这样的情况重复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大多数猴子都受了伤。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

③“我受够了!”猴王说,“我们为了几个芒果竟然被打成这样,实在不成体统。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④一只猴子说:“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芒果树,那样就能太太平平地吃芒果了。我听说芒果树来自芒果中的种子,人类把种子埋到地里,芒果树就会长出来。我们可以偷一只芒果,把种子埋到地里,种出我们自己的芒果树。”

⑤猴子们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它们派出最灵活的一只猴子回到果园。它躲开园丁的几块石头,摘下一个大大的芒果,带着它奔回森林。

⑥猴子们挖了一个坑,放进种子,盖上土。然后它们围坐在坑的周围,目不转睛地盯着树坑,期待着树长出来。

⑦10分钟过去了,树没有长出来,一些小猴子们坐不住了,偷偷地溜走。

⑧一整天过去了,树还是没有长出来,一些大猴子也溜走了。

⑨第二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剩下的猴子就更少了。

⑩到了第三天,一只猴子实在忍不住了,就说:“等这么长时间是不正常的!把它挖出来,看看出了什么问题。”

猴子们挖下去,种子露了出来,但是它们把刚刚萌发的细芽弄断了。

“你们看见了,孩子们!”猴王说,“愿望不会一下子实现。我们有拥有一棵树的梦想,也有了种子,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耐心。”

1猴子们为什么决定种芒果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子种的芒果树,为什么没有长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等待芒果树长出来的几天中,猴子们有什么行为?这些行为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使我们想到下面哪句话?(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中打上“√”

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②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照要求改句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体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仿写句子。

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这段话,对照流程图,照样子介绍一下包粽子的过程。

例: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切断在水里烂成浆;再把浆出来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流程图:清洗→浸泡→搅拌→折叠→放入→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的家乡在温州,那里景色秀丽。远处有雁荡山、楠溪江,空气清洁,游人琳琅满目。近处是江心屿,每天都会大批游客吸引来这儿。晚上,五颜六色的红灯勾画出东塔、西塔的轮廓,像一个小小的“不夜城”。我的家乡真是太迷人啦。

20、修改病句。

1.晚饭后,爸爸妈妈经常常常一起到公园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的语文课上,我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了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多次反复地讲这个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

4.周末,我在家里写了一篇习作和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你喜欢大熊猫吗?你了解大熊猫吗?请以“大熊猫”为话题,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习作。可以写写你对大熊猫的了解;可以写一篇童话,让大熊猫在里面大展身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