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标牌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税务局 B.农货市场 C.阅览室 D.废品收购站
2、下面四组词语的读音没有错误的是( )。
A. 潺潺(chán chán) 瓦砾(wǎ lè) 惊恐(jīnɡ kǒnɡ)
B. 馈赠(kuì zènɡ) 憨厚(hān hòu) 凝聚(yí jù )
C. 棕榈(zōnɡ lǘ) 翻译 (fān zé) 诧异(chà yì)
D. 墨渍(mò zì) 嵌入(qiàn rù) 憧憬(chōnɡ jǐnɡ)
3、《元日》这首诗写的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青铜 宝存 方便 B.切断 记绿 影响 C.创举 似乎 冲击
5、填词语,巧搭配。
悦耳的(________) 清脆的(________)
激烈的(________) 童年的(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kū lonɡ jiē fɑnɡ bēi cǎn xiàn mù yù hé
( ) ( ) ( ) ( ) ( )
dài tì dīnɡ zhǔ shú xī fèn nù yuán ɡù
( ) ( ) ( ) ( ) ( )
7、把下面的八字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1)我还能再写出一个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发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选词填空)
8、读拼音,写词语。
lú yá guǎng fàn pīn còu jù lǒng
ǒu ěr hén jì zī shì fǎng fú
9、阅读检阅台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的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sì nüè)使得城堡变得满目疮痍(yí)。国王对四个儿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越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zhǎo)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去探路。
大王子乘马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他问了一个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cè)马穿过这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渡过了两条大河,却又被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陆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人们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四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兴奋地告诉国王——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他说:“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了。”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问道:“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呢?”
国王郑重地说:“那是因为我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有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dǐ)达。人生亦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高而险峻的山岭。( )
(2)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
(3)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
【2】填空。
大王子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调转马头往回走;二王子被____________挡了回来;三王子渡过了____________,却又被一片______________吓退返回;四王子用________天就到达了卡伦。
【3】国王早就去过卡伦了,为什么还要让他的四个儿子去探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蜜蜂(节选)
①第二天我检察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纪号的蜜蜂。
②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③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圈出第①自然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______
【2】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如果……就……
【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梅兰芳学艺》,按要求作答。13分(2+3+2+6)
梅兰芳小时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jué xīn( )没有动摇。把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líng huó( )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闻”字是 结构,一共 画。“闻”字的意思有:①听见;②消息;③名声。“世界闻名”的“闻”字的意思是 。
(3)用“——”线画出描写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4)填空。
①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他学的“艺”是 。
②师傅认为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
③虽然听师傅说自己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是梅兰芳 。
12、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慷慨激昂
B.快乐、骄傲
C.恋恋不舍
【3】用“﹏﹏﹏”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13、阅读专项训练。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
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追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人仿照鱼类用鳃部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能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一艘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型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时蹒跚(pán shān)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十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上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地带都可畅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层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发,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1】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写的?用“_______”画出来。
【2】阅读短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发明家的“老师” | 借鉴的特点或原理 | 研究成果 |
____ | 鳍 | 装上“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 |
鱼类 | ____ | 制成“人工鳃”,使潜水员能潜入深海 |
____ | ____ | 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
企鹅 | ____ | ____ |
____ | 跳跃前进 | 跳跃型汽车 |
____ | 能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 | ____ |
蝙蝠 | ____ | ____ |
总结: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的结构,具体细致地说明了中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kē)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quán suō)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的。”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窠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jiāng)了。
【1】选字填空。
(1)鸦 鸭 ( )子 鸟( )
(2)结 洁 ( )白 ( )果
(3)修 休 ( )理 ( )息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 )紧——( )落——( )后——( )冷——( )下——( )
【3】读句子,找出与例句意思一样的句子,并画上“√”。
例: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1)窠这样破了,它能住。( )
(2)窠这样破了,它不能住。( )
(3)窠这样破了,它怎么不能住。( )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窠破了一个洞,乌鸦兄弟没去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寒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乌鸦兄弟还没有去修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那群泥猴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1】根据选段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那群乡下孩子像泥人一样。(______)
(2)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学童年代。(______)
【2】“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是( )。
A. 孩提年代唱的清亮亮的童谣 B. 孩提年代唱的清亮亮的民谣
C. 少年时代唱的清亮亮的童谣
【3】选段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用这种修辞方法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飘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池塘里的荷花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拎起斧头把一棵棵树砍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参加了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州桥非常雄伟。(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句话。(有三处错误)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象熊皮一张,上落满了头发。
20、修改病句。
1.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赶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从南方。
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的奇思妙想
假如母鸡能飞上天空,假如小猫能水中游泳,假如蜗牛健步如飞,假如山羊爬上树梢……以一种动物为主角,想象在变化后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写一写你的奇思妙想,做到语句连贯,过程清楚,字数在3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