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清洁 保持安静 B.遵循规律 遵循诺言
C.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着 D.清闲的生活 源源不断的水
2、《花钟》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做“花钟”的办法是( )
A.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你只有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了。
B.把不同颜色的花围在钟的四周。
C.把不同颜色的花围摆成一个圆圈。
3、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是( )。
A. 浪平沙细的浅水湾游人如织。
B. 虽然天气这么冷,但是他果然在坚持长跑
C. 我忘不了那件有意思的趣事
D. 《一路花香》的作者是靳华写的。
4、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朝鲜”中的“鲜”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
B.光鲜亮丽
C.鲜艳欲滴
D.鲜血淋漓
5、知识积累
很多花都有好听的雅称,查阅资料,写出下面雅称分别对应的是哪种花。
凌波仙子——(________) 花中隐士子——(________) 花中高士子——(________)
月下美人子——(________) 空谷佳人子——(________) 花中西施子——(________)
6、小练笔。
请你仿照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秋天里农作物的“成熟”吧!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田野里,玉米__________________,高粱__________________,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菜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与知识拓展:填空和选择。
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中张飞是名著《__________》里的人物。
2.“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中孙悟空是名著《__________》里的人物。
3.《小巴掌童话》的作者是__________(张秋生 、金波 、任溶溶、安徒生)。
8、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xīng kōng wǔ dǎo hǎi shēn
tíng zhǐ zī shì péng bó huā bàn
9、观赏了古代建筑模型后,请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天安门
佚名
①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面临长安街。
②天安门的主体建筑由城楼和城台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城楼是重檐式,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fāng),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仙人、走兽等图案。城台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③城楼前有条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兵弁(biàn)和夫役只能走“公生桥”。7座金水桥除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
④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石狮距今已有500多年。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经过政府多次维修,今已焕然一新。左右两侧筑起大型观礼台,供大型庆典贵宾观礼之用;金水河南辟有绿化带,花木四季常青。
【1】请你用“_____”画出第②自然段的关键句,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天安门造型的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___。
【2】(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体会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天安门的。
【3】(内容理解)下面关于“汉白玉雕栏石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白玉雕栏石桥位于城楼前。
B.汉白玉雕栏石桥不仅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
C.汉白玉雕栏石桥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10、阅读
①小鸟很无聊,想去找个朋友玩。
②小鸟先找到小狗,对小狗说:“我们做好朋友吧!”小狗答应了。两个好朋友便住在了一起。可后来,小鸟发现小狗每天晚上都在门口大叫,吵得自己无法入睡,便极不耐烦地对小狗说:“我们不做好朋友了。”于是,小狗难过地走开了。
③小鸟找到小猫做朋友,可它又嫌小猫成天捉老鼠太脏了。不久,小猫也离开了它。接着,小鸟又去找小兔、小鸡、小羊做好朋友,可小鸟总是嫌这嫌那,最后它们都离开了小鸟。小鸟很纳闷,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④一天 小鸟坐在河边问大树爷爷 大树爷爷 它们为什么都不和我做好朋友呢 大树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不要老是挑别人的毛病呀!要学会宽容,大家才愿意和你做朋友。”“是吗?”小鸟半信半疑。
⑤于是,小鸟按着大树爷爷说的那样做,它果然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④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从文中第②自然段,我知道了小鸟因为嫌弃小狗____________,所以不和小狗做朋友;从文中第③自然段,知道了小鸟因为嫌弃小猫___________,所以小猫也离开了它。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骞策马西行,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一段让人感怀的岁月沧桑。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椰树芃芃(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_______紧紧地连在一起。
12、阅读。
粘蝉
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看见一位老人正在路边用粘稠的面筋粘蝉。蝉停在高高的树枝上,老人一举竿就粘住一个,简直就像从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孔子看了赞不绝口:“妙极了!妙极了!”
老人看了看他们,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行。一举起竹竿,手就会打颤,离蝉还远呢,蝉就飞走了。”
孔子问:“那您又是怎么练出这手绝招的呢?”
老人说:“我先把那个蝉粘下,回头再告诉你。”很快又一个蝉被老人粘下。
老人边取蝉边从容不迫地说:“粘蝉先要练举竿。我在竹竿的顶端放上一个小球,举竿时尽量不让小球掉下来。我天天练,月月练,练了很长时间,我的手终于不再颤抖了。我还坚持练站立的功夫,现在我可以像埋在土里的木桩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很长时间。另外粘蝉必须全神贯注,我在粘蝉的时候,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这样,我就能镇定自如地见一个粘一个了。”
孔子听了老人的话,回头对他的学生说:“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粘蝉是这样,做其他事也是这样。”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从容不迫——(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
【2】读读下面两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加点的词语各是什么意思?
(1)孔子听了老人的话,回头对他的学生说。(_____)
(2)老人说:“我先把那个蝉粘下,回头再告诉你。”(_____)
【3】文中哪句话具体表现老人粘蝉技术高超?请用“ ”画出来。
【4】老人告诉孔子,学习粘蝉这绝活必须先苦练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样功夫,另外,粘蝉时还得____________。
【5】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3、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朝时,出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三元体系的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时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做神仙和长生不老的幻想之中,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火药最初并非应用在军事上,而是应用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上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达神奇迷离之效。
中国发明的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箭。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1】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2】火药的发明者是( )
A.炼丹家
B.帝王
C.贵族
D.蔡伦
【3】战围时期,炼制火药的目的是( )
A.制作烟花
B.用于战争,打击敌人
C.用于满足帝王贵族长生不老的幻想
D.发射火箭和打猎
【4】火药最初用于( )
A.军事上
B.杂技演出
C.发射火箭
D.打猎
【5】关于唐代炼制火药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
B.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
C.硫黄伏火法和状火矶法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D.由皇帝亲自配置材料,亲自炼制
【6】第三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初步”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我的发现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一天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望了望自己的影子,咦,影子怎么缩短了?比往常短了好多呢!难道影子会自己变小?我疑惑了,便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没有回答我,让我自己去想。
早晨,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影子长长的,似乎比我长得高很多;到了中午,我的影子变短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终于想出了一点儿眉目:影子的长短与阳光有关。影子就像冰雪一样,早晨和晚上不怎么热,就不会缩小;而正午却很热,影子一点一点缩小,最后就变短了。我十分兴奋,为自己能发现影子的秘密而感到自豪。
直到我11岁那年,有一天,科学老师讲起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可原因却与我的发现截然不同:影子的长短是随着太阳的角度而变化的。
我的心里有些失落,但当年那份发现的快乐却是永远都忘不掉的。
【1】根据所给的解释,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到下面的括号里。
(1)深沉地思索。文中指“我”仔细思考太阳与影子的关系。(_________)
(2)事情的头绪。(________)
【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______的语气来读。
【3】“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炒栗
我的家乡是北京,糖炒栗子是我家乡的特产,尤其是产自怀柔的油栗炒成的糖炒栗子,更是皮薄,味甜。
每年初冬时节,街边卖炒货的小店门口便会支起一口大铁锅,许多棕色的栗子和无数黑乎乎的小石子伴着糖稀在铁锅里被两个铁制的叶片有节奏地慢慢地翻动,随着铁锅不断地加热,栗子的颜色由浅变深。
这时,一股股栗子特有的香气便飘了出来。无需老板特别的吆喝,闻到这馋人的香气,许多人停下脚步,买上一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每到这时,我也会迫不及待地买上一大袋,大快朵颐一番 。
炒熟的栗子油亮油亮的,冒着热气,在寒冷的冬季为我们带来丝丝暖意。趁热吃。咬一口,把外皮咬破,然后剥壳除膜,把金黄色的栗子塞进嘴里,感觉热乎乎,香喷喷,甜滋滋的。那滋味真是美极了!还等什么,再来一颗吧!
如今,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上海生活了,每到冬天,我都会怀念北京的糖炒栗子,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油亮油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我的家乡是__________,特产是__________,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那感觉出栗子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家乡的特产是什么》赶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背诵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或曾几的《三衢道中》,边背边想象画面,选择其中一首,将它描绘的画面讲给大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某种手工活动(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的动作的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句子通顺,不少于3句话)
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你正在河旁欣赏桃花。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摘花,你是怎样劝他的,小男孩又是怎样说的。请你认真写下来。
19、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没看见王老师,原来他已经离开走了。
2.看了《啥是佩奇》的短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雨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红伞花出现在校园里。
20、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或有什么特长,然后围绕某一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