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不是……就是…… 只有……才…… ……因此……
只要……就…… 不管……总…… 即使……也…… 不仅……还……
无论……总是…… 如果……就……
(1)( )困难再大,他( )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 )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 )我们一定能克服。
(3)水上飞机( )能给船只输送物资,( )能扑灭森林火灾。
(4)( )中国共产党,( )能救中国。
(5)( )明天不下雨,活动( )正常进行。
(6)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 )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 )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7)( )大家语言不通,( )心里想的都是一样。
(8)后人( )为法布尔建造了一座雕像,( )纪念法布尔。
(9)( )勤于思考的人,( )会发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
(10)( )他热情为同学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11)( )你答应找金明领同学去玩,( )应该准时去找他。
(12)奥运健儿深知,每场比赛( )要打出个人风格,( )要打出我国的风格。
(13)( )勇敢的劳动、创造,( )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2、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想感受这个世界的神奇魅力吗?请你赶快参与到我们的“神奇世界探秘”活动中来吧。“__________”,相信你亲眼看了我们三年级各社团的精彩呈现,一定会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3、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两项不相同的是( )
A.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B.他的刀功很好,真是熟能生巧啊!
C.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4、“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中加点的词语用下列哪个词代替最恰当?( )
A.好像
B.仿佛
C.如果
D.确实
5、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既( ) 烈( ) 福( ) 迅( )
即( ) 列( ) 副( ) 讯( )
复( ) 稍( ) 吓( ) 积( )
腹( ) 悄( ) 虾( ) 和(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
(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邮票,飘哇飘哇,______________。
(3)西沙群岛一带海水_________,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__________。
7、读一读,填上合适的词
一( )小鸡 一( )麦子 一( )手表
( )的知识 ( )的世界 ( )的图片
8、看拼音,写词语。
hú tu tóng bāo chūn gēng gǎn jī
( ) ( ) ( ) ( )
xún luó liè wù jīng dāi yàn huì
( ) ( ) ( ) ( )
càn làn yù liào gǎn chù gào sù
( ) ( ) ( ) ( )
9、阅读检测台
草木有情
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它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散发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花。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过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òng)地上。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粗的都紧紧抓着土壤。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力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réng rēng)旧对它疏于管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丫,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时时关注着它。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身都披上了绿装。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
我由此感悟到,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2】“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力量小,不健壮,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柔弱”的“弱”正确的解释为( )。根据解释②,可以用“弱”组词为( )。
【3】作者为什么由开始的不“打理它”到后来的“注意它”“关注它”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燮笔下的《题竹石》中的竹和文中的桂花一样,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你能将《题竹石》默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片段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荷花的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课文中的“冒”字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
【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画上“ ”。
【3】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进攻(_____) 忽然(_____) 快速(_____) 旅游(_____)
【4】请概括下面的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要求不超过三个字。
海参:(_______) 梭子鱼:(_______)
乌贼和章鱼:(_______) 贝类:(_______)
【5】你还知道其他海底动物的不同活动方法吗?试着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猫请客
小猫今天可高兴了。他在村东的小河里钓到了一条足有半斤重的大鱼。半斤重的鱼虽说算不上什么,但这可是他有生以来钓到的最大的一条鱼。回家的路上,兴奋不已的小猫决定晚上请自己的好朋友都来分享他收获的喜悦。
走到村口,他正好碰到了兔子,就冲他扬扬手中拎着的鱼说:“请你告诉小伙伴们,晚上都到我家,我请大伙儿喝鱼汤。”“好的!”兔子答应一声,便一团雪球似的弹射了出去。他来到场院,对小鸡说:“小猫今天钓到一条10斤重的大鱼,晚上请我们都去尝尝鲜哩!”
“真的?”
“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还能有假!”
“那我得马上通知鸭。”鸡说。
他连飞带跑地感到池塘边,对小鸭说:“小猫今天钓了一条50斤重的大鱼。晚上请我们都去。”
“真的?”
“兔子刚才亲口告诉我的,还能有假!”
“那我得现在就去通知猪。”鸭说。
他跑到树林,对小猪说:“小猫今天钓了一条100斤重的大鱼。晚上请全村的人都去吃鱼哩!”
“真的?”
“鸡说兔子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那我得立即回家。”
“干什么?”
“我得顺便把我家那口直径三米的大锅扛去。小猫家哪有那么大的锅来烹调那么大的鱼呢。”鸭听了,直夸小猪想得周到。小猪告别鸭,便急匆匆地朝家里赶。
到了晚上,小猪扛着大锅,和全村老老少少一起拥到小猫家,把小猫家挤得水泄不通。小猫一看这情形,傻了眼。但任凭他浑身上下都是嘴,也解释不清,而且越解释越复杂。
“明明钓了半斤的鱼,硬说100斤重。害得别人将大锅都搬了来。”“是呀,不想请就算了,干嘛要捉弄人呢!”“真想不到小猫会是这种人。”
大伙儿扫兴极了,小猫也感到十分委屈。他觉得其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否则,半斤重的鱼绝不会变成100斤,请小伙伴绝不会变成请全村人。然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1】文章开头说“小猫今天可高兴了”,这是因为:( )
A. 小猫钓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条鱼。 B. 小猫今天晚上要请大家到家里吃饭。
C. 小猫今天去村东的小河里钓鱼了。 D. 小猫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朋友。
【2】小猫钓到的鱼的重量是:( )
A. 半斤 B. 10斤 C. 50斤 D. 100斤
【3】小猪带大锅到小猫家的原因是:( )
A. 小猪很贪吃,想多吃点儿。 B. 小猫告诉它要带上大锅来。
C. 小猪担心小猫家没有大锅。 D. 小猪想试试自己新买的锅。
【4】文中最后一段说“ 小猫也感到十分委屈”,小猫委屈的原因是:( )
A. 大家都喝了鱼汤,只有小猫没喝到。 B. 大家没吃上100斤的大鱼,都怪它。
C. 全村人都到了小猫家,把房子挤坏了。 D. 小猫没有捉弄人,却被大家误解了。
【5】文中最后一段,小猫觉得“ 其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个问题是:( )
A. 小伙伴们在传话时没有实事求是,而是随意夸大。
B. 小伙伴们在说鱼的重量时,一个比一个说得重。
C. 小伙伴们商量好办法,和善良的小猫开了个玩笑。
D. 小猫觉得自己太自私,只请好朋友,没请全村人。
13、阅读理解题。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 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我会给加粗的字注音。
森林( ) 裸露( ) 黎明( ) 喘气( )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量词。
一( )人家 一( )树
一( )房子 一( )斧头
3.想一想,填一填。
郁郁( ) 清澈( ) 湛蓝( )
清新( ) 各式( ) 家家( )
4.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这个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4、快乐阅读。
夏天的云
云,是变幻莫测的。夏天的云,最为迷人。
你瞧!早晨,①碧蓝的天上衬着几朵雪白的云朵,好像是一只只活泼的小山羊。几只小鸟从它们的身上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跟它们打招呼,交朋友。
黄昏到了,云儿们都变身成了火烧云,这次不仅仅只有一种 颜色,有黄、红、紫……各种颜色。③啊!那边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杀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忽然转了个弯,就不见了,那只狮子也不知去哪儿了。哇!那边的云变成了紫红色!那条长长的云仿佛一根仙女的紫丝带,我真想用一架高级摄像机给它拍下来。大地一片金灿灿,每一件事物都变成了金色。
暴雨前的云又换了一张脸,变得凶神恶煞。顿时,②天空乌云密布,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忽然,轰隆一声,雷在天空中清晰地闪了一下。过了一会,来了一场倾盆大雨。美丽的云彩顿时消失了,只有一些黑色的云布满了天空,不知是谁把墨汁打翻了,害得白云变成了乌云!
不久,天上又出现了迷人的白云。夏天的云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我爱夏天的云!
【1】画线的句子①和句子②,哪一个是比喻句?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哪几种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③表现了云( )的特点。
A. 形状多 B. 变化快 C. 颜色多
【4】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请你按照这个结构,用“//”给短文分段。
【5】全文突出了云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环湖一周约15公里。苏堤白堤把全湖隔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有如西子,淡抹浓妆,神采不同;阴晴雨雪,风韵万千。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阳春三月, 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青山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 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西湖四时景不同。
西湖风景区内主要景点多达40余个,并有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三潭印月之巧,柳浪闻莺之艳,花港观鱼之趣,西泠印社之雅,更兼虎跑水清、龙井茶碧,均令游人流连忘返。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中外人士被西湖那秀丽温馨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缱绻眷恋 的情怀。十景为: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南屏晚 钟、雷峰夕照、曲院风荷、断桥残雪。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文中介绍了西湖哪几个季节的景色?每个季节中什么景色最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你了解到西湖有哪些景点?用横线画出来。
【3】从文中,你了解到西湖有哪些景点?先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再概括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一男子持刀闯进广州市增城区一家银行,正在值班的河南籍保安常伟冲上前去,徒手夺刀,制服了歹徒。其英勇壮举,感动了南粤大地……83岁的黄蓉盛老人称赞常伟高尚的品质。读了上面的新闻,你是不是很感动呢?请用一段话写出你的理解与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词语
结结实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欣向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替代?(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用带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这段话。
小乌龟吃食物的时候很有趣。有一次。我在外面捉住了蚯蚓一条,回家后把它丢给它吃。不料这条蚯蚓竟然钻到了小乌龟的壳下面去了,小乌龟在鱼缸里直转圈急得,就是吃不到那条蚯蚓。看到这番情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题目:一次有趣的实验
同学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你动手做过什么实验吗?向大家介绍一下。把做实验的过程写清楚,把感觉有趣和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写出“趣”味,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