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这句话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
A.列举的省略
B.重复词语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
D.话未说完
2、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 )啊!
A. 刮目相看 B. 罄竹难书
3、《全阅读课本·伊索寓言·最特别的礼物》:人恍然大悟,无比感激地离开了。从那时起,地球越变越美,人也生活得越来越好,这一切,全是靠( )换来的。
A.奋斗
B.智慧
C.科技
4、填在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
在宇宙的另一边,___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___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A.尽管……还……
B.如果……就
C.不但……而且……
5、课内外积累。
1.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2.近朱者赤,___________。
3.千门万户曈疃日,___________。
4.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一样平静。
6、根据课文,介绍一下赵州桥,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赵州桥在__________省赵县的洨河上,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__设计建造的,距今有__________多年了。这座桥长__________多米,宽有__________米多,全部用__________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__________的大桥洞,横跨在__________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__________的小桥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__________,又减轻了桥身的__________,看起来还非常美观。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__________。
7、积累运用。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呈现了江南早春的美景;“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写出了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明媚清丽的风光;“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从___________的海底世界和___________的火烧云,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2.我们从《纸的发明》一文中知道了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花钟》告诉我们下午三点,___________欣然怒放;了解到“笔墨纸砚”被称为“_____________”;“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及时改正;“_____________,耳听为虚”,使我们知道了亲身感受比传闻更可靠。
8、看拼音写词语
bì yào hú zi qí mǎ zhèn jìng shēn tuǐ
fēn miǎo xiōng měng miào mén wēi wǔ càn làn
9、阅读天地。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头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闲时,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很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你只要拍拍手、跺躁脚,就
能把它吓住。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仰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照样子,写词语。
又扁又宽 又( )又( ) 又( )又( )
【2】第2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很漂亮,然后从 、 、 、 、 、 这几个方面具体地介绍。
【3】写出三个与文中加点词“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第3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样子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喜爱小白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春雨》回答问题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
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小草( )的桃花
( )的柳树( )的杏花
【2】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你用横线把句子划下来。
【3】按短文内容填空:
小白鸽认为春雨是( ),小燕子认为春雨是( )麻雀认为春雨是( )。
【4】连词成句。
屋檐下 ②小鸟 ③争论 ④有趣的 ⑤在 ⑥一个 ⑦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慕田峪观云海
那天清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全是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轻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俊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天晴了。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在文中找出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向上爬。 ________
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云_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远处的云雾____________,近处的云雾似____________缠绕在山腰之中。”这句话是按照___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②云雾中的群山像__________,阳光下的群山与蓝天白云构成了__________。看到眼前的美景,“我们”仿佛置身于____________中。
【4】置身于云海之中,作者的心情怎样?他联想到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的广告分别是什么?这两家店的区别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在两家店的门前都站了一会儿,最后进了哪家帽子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儿童的智慧
小姑娘只有五岁。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我看见在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 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仔细(打量 端详)了半天 只好老老实实地请教 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拉的屎。”
“啊?”我(惊讶 惊慌)极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注意看过啦,看了很多次呢!”她说,“蜜蜂可聪明呢,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采过了,就不用白飞过去了。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怎么才知道哪朵花采过了,哪朵花没采过呢?”
“哦,原来是这样,有道理。”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深有感触:我活了40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瞎忙呢!是不是在蜜蜂眼里我也是瞎忙呢?
(1)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画出来。(1分)
(2)给第二、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深”在字典里有这样三种解释:①深度;②深奥;③很,十分。“深有感触”的“深”应是第 中解释。(1分)
(4)按照短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短的语言填空。(2分)
“我活了40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这件事”是指
(5)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请你写几句话夸夸她。(3分)
14、课外阅读。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他(盼望
希望齐白石根据这首诗的意境画出一幅画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既要有声响效果,又要有空间的距离。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舍先生岂不是在难为这位老画家吗?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当这幅画展现在老舍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观赏 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
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在一幅立幅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道清泉自乱石山飞流而下,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顺着清澈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画青蛙,但这些小蝌蚪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当我们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里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仿佛奏着迷人、动听的交响乐曲。
齐白石先生的这幅画构思相当(精巧 巧妙)。分析这幅画成功的原因,构思奇巧含蓄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主要表现在,画家用小蝌蚪的形象画出了十里之外的优美意境。这幅画以含蓄的表现,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站在画前,“听”到了画外之音,看着有限的画面,思想飞向了无限的画外天地。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画“?”。
【2】文中画线的句子起到了_____的作用。
【3】用“ ”画出描写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图的句子。
【4】齐白石先生的画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五月的田野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英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án)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上,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侯,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上,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鸭子蹒珊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跑着……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还等着我们带回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话。
【2】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_______和孩子们_______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________的心情和对麦子、豆英的__________之情。
【3】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的午餐,文中描写“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描写”“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月的田野带给“我们”那些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
1.李小龙欢欢喜喜地把花抱回来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昙花吹出香气。(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蜜蜂在槐树枝头飞。(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仿写句子)
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州桥非常雄伟。(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从蜂窝里捉来蜜蜂放在纸袋里。
①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
②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
(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
(3)不同的鲜花依次绽放。(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认真地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山陵是南京六大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花园里开满了桃花、杏花、荷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了各种蛇和许多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拿出了苹果、橘子和一些水果招待我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校园里的某种植物吧!可以写一写它的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点,试着把你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