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
C.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下列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元宵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B.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C.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3、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风俗(sú) 浑身(hūn) 每逢(féng)
B. 噼啪(pā) 砍树(kǎn) 燃烧(yán)
C. 食欲(yù) 广泛(fàn) 竹筒(tǒng)
4、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枣核(hú) 爹娘(diē)
B.拉犁(lí) 牲口(mù)
C.妻子(qī) 困难(kùn)
D.政府(fǔ) 罢休(qù)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溜溜 守(_______)待(_______) (_______)(_______)私语
(_______)辕(_______)辙 准(_______)无(_______) 世(_______)闻(_______)
(_______)(_______)矛盾 杞(_______)忧(_______) 耿耿(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组词语。
叹(____) 何(____) 尘(_____)
汉 (____) 河(_____) 尖(____)
7、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2.他们知道( )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 )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8、抄写下列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工整。
鲜艳 说谎 萝卜 粪便 麦子
9、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选择字音字义。
尊师好学
字音:( ) A.hǎo B.hào
字义:( ) A.友爱 B.喜爱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急忙( ) 详细( ) 尊敬( ) 慈祥( )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写风雪 写杨时 写程颐
( )的大雪 ( )地等着 ( )的面容
( )的寒风 ( )地站在门口 ( )地解答
【4】找句子: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杨时的特点?找出来,画上“ ”。
【5】根据故事内容,理解成语的意思。
程门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语段,联系课文,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纸的发明》)
【1】根据语段内容,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______→______→捞→______
【2】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这一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关联词语“既……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请在语段中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11、 课内阅读
语文测验,有一题要用“艳丽”造句,子勇写的 是:这朵荒漠上艳丽的鲜花,令人眼前一亮。吴老师把它改成了:这朵荒漠上的鲜花,开放得十分艳丽。
子勇看试卷时说:“还好,才扣了0. 5分。”
妈妈却摇摇头说:“我喜欢你原来的句子。”
“我也是!”子勇来了兴致,“只有用‘眼前一亮, 这个词, 才能显出在荒漠上见到一朵鲜花的意外惊喜……” 、
“说得好!”妈妈微笑着,“你跟吴老师说过这些话吗?”
子勇叫了起来:“妈妈,你怎么了?为了0. 5分 去找老师论理,老师不觉得你骄傲自大才怪呢!
妈妈一脸认真:“不是为了这0. 5分,疋为了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在与老师的谈话中,你或许能了解老师的想法呢”
子勇挠(náo) 了挠头说:“妈妈说得有道理。”不过,他还是下不了决心去找吴老师。
妈妈看看子勇的脸色,说:“去找吴老师,就当是考验一下自己的勇气,好不好?”
第二天,子勇一见到吴老师,心里就像敲开了鼓,说?不说?说吧,他怕老师说自己骄傲;不说吧,又的确显得自己没有勇气,两个心思打着架……
【1】妈妈鼓励子勇去找老师,有几点理由?请简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体会到子勇此时的心理吗?请用一个词形容: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子勇,会怎样对吴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人妈妈,鸟妈妈
院子里有樟树,有雪松,有柏树,还有其他不少树种。树木棵棵郁郁葱葱,高大壮实,形成了一个小树林。这里是鸟的天堂,不少鸟儿在这片树林里做窝、下蛋、孵小鸟,在这里追逐嬉戏。鸟儿们在这片树林里好不快活!
那天,晾衣服的母女俩晾着晾着,突然发现树林下的草丛里有一只飞不快的小鸟儿。女儿觉得这只小鸟儿挺好玩儿,就紧追小鸟不放。小鸟不大会飞,小姑娘没费多少力气就抓住了那只雏鸟。就在小姑娘捉住小鸟的一瞬间,小鸟发出哀叫,树上的一只大鸟也立即大声叫起来,大鸟的叫声把小鸟稚嫩的声音淹没了。大鸟还不停地使劲拍打翅膀,大有与人决一死战的架势。
小姑娘的妈妈一听见鸟妈妈的大叫声和剧烈的扑腾声,赶紧跑过去护住自己的女儿,生怕鸟妈妈俯冲下来伤着自己的女儿;而鸟妈妈也是不顾自身安危,企图救出自己的鸟宝宝。
小姑娘的妈妈动了恻隐之心,吩咐女儿:“这小鸟是那大鸟的孩子,快放了它,不然鸟妈妈会伤心的。”
小姑娘把小鸟向空中一抛,小鸟趁势飞上了树梢,飞到了它妈妈的身旁。小树林很快恢复了平静。
这一切,我看得一清二楚。这人鸟之间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
【1】文中表示树木苍翠茂盛的词语是_________。
【2】鸟儿们在树林里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为什么没费力气就抓住了那只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人鸟之间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打动“我”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姑娘最后是怎样做的?你想对她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乌说:“朋友们都笑我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这太不公平!这回我【立下 树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我要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大概是由于过分【感动 激动】吧,小井蛙的肚皮胀得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奋干一【番 阵】事业呢!
画眉鸟说( )井蛙弟弟( )订了计划可得努力行动呀( )好吧( )两年后我听你的消息( )
小井蛙看着自己的【美好 美丽】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来了几本厚厚的书籍(jí)。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精力充沛(pèi)了,再来啃(kěn)这些厚本本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忽然想起:小鸟们不是约我今天去游戏吗?去不去呢?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méng lóng)中从井台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谁呀!”这么早就来吵!小井蛙生气了。“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你怎么还没起床呢?”
小井蛙翻身起来,张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1】用“\”划去文中第一、三自然段中【 】里不合适的字、词。
【2】对“坐井观天”的恰当解释是( )
A.坐在井里观看天空,形容很悠闲。
B.比喻目光短小,看到的有限。
【3】给短文画线文段加上标点。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选择合适的的题目,把序号填在( )里。
A.坐井观天
B.懒惰(lǎn duò)的小井蛙
C.小井蛙与画眉鸟
14、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找出写蔡伦造纸方法的句子并画上“____”,再完成练习。
(1)造纸用到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造纸的方法是:剪碎或切断→( )→( )→( )→( )
【2】这种造纸方法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 ),穿着( ),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飞过来,告诉我( )。( )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
(1)按原文填空。
(2)从文中找出一个AABC式的词语,并照样子写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听到、想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完信后,一个哭一个笑。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学习了很多故事,相信大家课外也读过很多有趣的故事,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故事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珍妮看到了蝴蝶。(扩句)
____
(2)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改为转述句)
____
(3)我们生来不就是盛东西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
19、下面一段话共有五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语段上修改。
一天的暑假,天气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微风。雷声紧跟着闪电,震得窗户直响。雨哗哗地下起来,越下越大。向窗外望去,近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远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20、下面是王小明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这段话中的错误。
21、请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再分角色扮演一下
内容:西门豹破除迷信。
时间:河伯娶媳妇的日子。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话:(分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