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课题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有剃头的天分,替小沙剪出了最时髦的发式,因此自封为“剃头大师”。
B.“我”完全不会剃头,在小沙的央求下替他剪头发,结果闯了祸。“剃头大师”是“我”的自嘲。
C.以《剃头大师》为题,幽默风趣,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下列对表哥的劝说,最能让他接受的一项是( )
A.你怎么能这么无节制地玩电脑游戏呢?太不应该了!
B.你这样做,学习怎么可能学得好?真让人失望!
C.表哥,别这么玩电脑游戏!这样玩不仅会伤害眼睛,还会影响学习,我们应该学会适可而止。
D.你整天这样玩电脑游戏,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B. 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是下大雨,这地区地势高,绝对不会被水淹的。
C. 老师画完一幅画的轮廓后,要求学生画蛇添足地给这幅画涂上色。
D. 他刚刚说去看电影了,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里,显然是自相矛盾。
4、花落谁家。
果然 竟然
(1)这样宏伟的建筑,( )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2)苹果核( )是一个清晰的“五角星”。
奖励 鼓励
(3)老师经常( )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4)我期末考试的成绩较好,得到了妈妈的( )。
报酬 报仇
(5)小彼得向妈妈索取每天帮忙做事的( )。
(6)君子( ),十年不晚。
5、补充诗句。
(1)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
(2) ,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3)万壑树参天, 。(王维)
(4)少壮不努力, 。
6、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默写《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人影给溪水_________了,__________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4.这肥皂泡,吹起来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___________的球面上乱转。
7、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避免——( ) 检查——( ) 解释——( ) 温暖——( )
研究——( ) 阅读——( ) 兴趣——( ) 喜欢——( )
8、拼准确,写规范。
9、课内阅读。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 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 精致)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字词,并用“?”标出来。
【2】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态度是( )。
A. 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
B. 没有耐性,心情烦躁,郁郁寡欢
C. 心血来潮,马马虎虎,很不情愿
【3】老奶奶最终的结果是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昆虫记》是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一部文学作品,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常见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1】《昆虫记》是一部(______)。
【2】螳螂凶猛如(______), (______)如妖魔,专食(______)的动物..
【3】(______)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______)上像挂了一盏(______)似的。
【4】《昆虫记》共有(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5】法布尔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6】菜豆象是一种( )
A.大象 B.昆虫 C.鸟类
【7】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_____的环境。( )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8】_____是毛虫的天敌。( )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虫
11、完成阅读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然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用“ ”在选段中画出来。借助这句关键句,我知道了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按照________顺序列举了______种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个“花儿开放”的意思,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不同的说法,读起来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充满美感。我们也像作者这样,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写一写山林中的鸟叫吧!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鸟儿们的晨间大合唱打破了山林的宁静: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大地还是一片灰蒙蒙,而垂柳已将粒粒嫩绿的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温,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塘边河岸,( )丘陵山地,一旦经过扦(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得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请把下列三组关联词,分别填入原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是…… 不但……而且……
【2】“抽”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②(某些植物体)长出;③吸。短文中的“抽”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3】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垂柳的。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性喜干燥。_______
(2)短文赞美了柳树的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
(3)柳树的用途很广泛,适应能力强。_______
13、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下面不能体现街市热闹的是( )
A.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B.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很多。
C.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3】从“_______”和“_______”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画上的人非常小。连这么小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说明_______。
【4】你还搜集了哪些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鹤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微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下落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高低
C.游览
【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
(1)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 )的特点。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瀑( )的特点。
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3)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瀑( )的特点。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鹤展翅腾飞,冲向天际。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用“﹏﹏﹏”画出来。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银梨树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们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们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它们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甜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用“ ”画出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
【2】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方位顺序
【3】第5段从哪些方面描写银梨?( )
A.颜色、形状
B.味道
C.手感
【4】“三只一群”“五只一伙”说明了什么?( )
A.银梨有的部位长很多,有的部位不长。
B.银梨很调皮。
C.银梨的数量多。
【5】作者爱家乡的银梨的原因是( )
A.银梨树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B.作者爱家乡,爱屋及乌,也爱家乡的银梨树。
【6】你喜欢家乡的什么事物呢?介绍一下,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当一会儿小松鼠的撑竿,当一阵儿小猴子的标枪。挂在脖子上的奖牌亮闪闪的。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第六个梦想,是_________。知道我要做什么吗?_________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17、读句子想象画面,并试着仿写句子。
铅笔躲进菜园里,想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或伪装成嫩嫩的丝瓜。
仿写:小皮球躲进菜园里,想在青叶间,长成____,或_______。
小皮球闯进果园里,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唱着愉快的歌儿流向远方。(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缸不是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真说:“没关系,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蒙山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题目:我爱家乡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某一景物或地方的特点;
3.语句通顺,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