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告诉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这个故事是( )。
A. 惊弓之鸟 B. 亡羊补牢 C. 南辕北辙
2、下列词语中与“耿耿于怀”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
A.走南闯北
B.翩翩起舞
C.挨挨挤挤
D.轻清透明
3、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创(chuàn)造 携(xié)带 保存(chún)
B.制(zhì)作 积累(lěi) 朝鲜(xiān)
C.社(shè)会 切(qiē)断 便(pián)宜
D.薄(bó)片 欧洲(zhōu) 盛(shèng)放
4、下列句子与“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的“漂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这件事办得真漂亮。
B.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仗,特别高兴。
C.她长得真漂亮。
D.虽然她是个外国人,但是普通话说得很漂亮。
5、与思想方法有关的谚语有:
(1) ,冰在薄处裂。
(2)亲身下河知深浅, 。
(3) ,要看水底万丈深。
(4)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5)日日行, ;常常做, 。
6、看拼音,写词语。
cuì lǜ zhèng fǔ ōu zhōu qǐ shì
( ) ( ) ( ) ( )
zhàn lán kuò dà lí míng zhòu jiàng
( ) ( ) ( ) ( )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1.“嗵嗵”“丁零丁零”都是模拟________的词,拟声词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我”心跳的声音之大,速度之快,把“我”________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2.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拟声词。
(________)——雷声越来越响,(_________)——开始下雨了。
(________)——雨越下越大,天地间挂起来一道巨大的雨帘。
8、读拼音,写词语。
dǎo tā xī miè rán shāo yě liàn
zhēnɡ zhá pēn huǒ quē shǎo lónɡ zhònɡ
9、阅读《石头书》片段,回答问题。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1】“这书”指的是_________。
【2】石头书上有 也有 。石头书上的字是指 、 和 ;石头书上的画是指 、 和 的化石。
【3】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
“雨痕”指的是 ;
“波痕”指的是 ;
“矿物”指的是 。
【4】联系全文想一想,我们看懂了这本书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第二天一早 爸爸对全家人说 今天上午我们到李伯伯家去做客 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哎呀,差点儿忘记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爸爸说:“李伯伯挺想你的,还是去吧!以后再教小珍折花篮也一样。你再见到她的时候,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小珍来了见不到我会失望的,我一定要等她!”
【1】给文中第一行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用横线画出表现宋庆龄想去李伯伯家的句子。
【3】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庆龄最后等到小珍了吗?你觉得小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看天空——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这个语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在相关选项后面打上“√”。
A.太阳( ) B.云彩( ) C.雨点( )
D.水洼( ) E.余晖( ) F.群星( )
【2】这个语段是从(_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突出了天空的奇妙
A.颜色 B.形状 C.尺寸 D.体积
【3】仔细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那会是什么形状?讲述的又是什么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用“ ”画出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12、课外阅读。
春天像一位俊美飘逸的少年,风度翩翩,轻摇羽扇,吹来人间万物光鲜;像一位勤劳早起的金鸡,伴随着窗外嘹亮的声声啼叫,唤起沉睡已久的民族;似一位知书达礼的窈窕淑女,静静地等待含苞待放,盛开了万紫千红的花海世界。
向东看吧,万木葱茏的新鲜郊外,鸟儿尽情地放声歌唱;朝气蓬勃的活泼顽童,不知疲倦地尽情嬉戏;如饥似渴地吮吸芬芳的泥土,生机勃勃地奋发生芽。千家万户沐浴在春风中,人们早已迫不及待,争相欢呼雀跃,张灯结彩喜迎春天,我想可能是他们的激情酝酿已久,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纵情点燃,连炊烟也不甘寂寞地袅袅升起,为欢迎春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短文的第1自然段把春天比作了 、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活泼顽童
( )地尽情嬉戏
( )地奋发生芽
【3】为了迎接春天人们做了些什么?( )
A. 争相欢呼雀跃,张灯结彩。
B. 尽情手舞足蹈。
C. 忙碌准备,鞭炮齐响。
【4】你认为春天像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蚂蚁的命运
雷阵雨过后,两只蚂蚁从树缝中爬了出来。他们呼吸着( )的空气,沐浴着( )的阳光,欣赏着雨后( )的景色。他们觉得山更青了,花更艳了,大自然中的一切显得更加美丽、迷人。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蚂蚁被风吹了下来,正好掉在树下的大水坑里。
一只蚂蚁吓得动也不敢动,僵直地伸着它的足和触角,连呼救的勇气都没有。他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慢慢往下沉。他想:不行,我完了……
另一只蚂蚁虽然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它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生存希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拼命地挣扎(zhā zhá)着,用尽(jǐn jìn)全身的力气蹬着、划着……
第二天清晨,只有一只蚂蚁从树缝里钻(zuān zuàn)出来晒太阳,仔细一看,正是昨天在大水坑里挣扎的那只。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两只蚂蚁掉到水坑里,分别是怎么想的?用“______”和波浪线画出来。
【4】把“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这句话改为陈述句。________
【5】另一只蚂蚁是怎样从大水坑中求得生存的?用原文的句子回答。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燕子的动词有 。这些动词突出了燕子的( )
A.美丽 B.灵活 C.可爱
2.“唧唧”一词表现了燕子飞行时 的心情。
3.文中画线的句子把 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 ,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
4.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说是“几痕”,而不是“几根”或“几条”细线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下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还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当然,我没有得到那五块钱。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1】“我”是如何给小沙剃头的?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刚开始,“我”觉得自己像个( ),剪刀所到之处,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 );最后,“我”左修右修,可惜(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 ),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 )。
【2】联系上下文,对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课文为什么用“到头大师”作为题目?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夸,文中的“我”替小沙剪出了最时髦的发式,好像有剃头的天分一样。
B.“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央求“我”替他剪头发。
C.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花丛中插着那面热爱的五星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窟窿被女娲修补好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用划线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河流悄悄地醒来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
(3)在街道上,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了。(改变语序,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天上下起了大雨和雷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句:“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啊,终于可以上学啦!”小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宋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没劲。可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用类似的开头说几句话,从下列事物中选择一种,向别人介绍一下,注意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朵朵白云 夏天的雨 花园里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错误,请修改过来。
小雨一场过后,我和妈妈来到公园散步。荷叶绿油油的,有的出水很高高,像一把把大伞;像一个个大圆盘有的紧贴着水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他很早就养成了早起锻炼的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的家乡在温州,那里景色秀丽。远处有雁荡山、楠溪江,空气清洁,游人琳琅满目。近处是江心屿,每天都会大批游客吸引来这儿。晚上,五颜六色的红灯勾画出东塔、西塔的轮廓,像一个小小的“不夜城”。我的家乡真是太迷人啦。
21、妙笔生花。
童话的世界多姿多彩,妙趣横生。那里有狡猾的狐狸、凶恶的大灰狼、贪吃的小猪;也有善良的小绵羊、可爱的小白兔、漂亮的白天鹅……
但是,如果这些动物失去了原来的特性,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呢?试着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要求:1.根据自己文章的意思自拟题目。
2.语言流畅通顺,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