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将字母写在横线上
【1】听说远在台湾的姑妈回家来了,小明高兴极了,放学后( )地回到家中。
A.生机勃勃 B.健步如飞 C.心神不定 D.左顾右盼
【2】2019年6月17日晚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武警官兵迅速赶到现场,( )地展开了救援工作。
A.漫不经心 B.你争我夺 C.断断续续 D.争分夺秒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3、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是( )
A.歙砚 B.端砚 C.鲁砚 D.洮砚
4、蔡伦主要是从( )方面改进造纸术的。
A.生产工艺
B.原材料
C.加工工具
D.生产者
5、把下列八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 )( )将挡,( )( )土掩。
不入( )( ),焉得( )( )。
眼见( )( ),耳听( )( )。
( )( )( )( ),近墨者黑。
【1】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将挡,(______)(______)土掩;
不入(______)(______),焉得(______)(______)。
眼见(______)(______),耳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2】依我看这事不用发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时候自然有办法。
【3】既然抱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而来,不达目的决不回头。
【4】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眼睛看到的是真实的,耳朵听到的是不真实的。形容人不能偏听偏信,要根据事实来判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泉眼无声惜细流 惜:
(2)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柔:
7、看拼音,写汉字。
lǚ guǎn báo hòu hé zi kě lián jiū chán
( ) ( ) ( ) ( ) ( )
tāo qián líng qián liǎng gè gū dú xiāo shī
( ) ( ) ( ) ( ) ( )
8、看拼音,写词语.
mó gu ǒu ěr xīn shǎng nuò ruò
jì xù qiān xū chèn shān sū xǐng
9、阅读《海底世界》片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方案)。海参(cān shē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 打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游行)。
【1】请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这样的句子就叫( )句。
【3】这段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一些贝类的活动特点。
【4】这段话最后一句中的“巴”还可以换成“________”,意思不变。
10、说大话的维克托
班里的维克托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了一
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了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班里的同学排练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底里感激他。
到演出的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妈蚁,找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儿责备他,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两个月之内,谁都不可以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告奋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两个月,谁都不理睬维克托,维克托感觉很难熬。你能猜想一下维克托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用短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 )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很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 ),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道卷向了何处。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________ 增加——________ 缩小——________
【3】小村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山坡上的树木却变
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12、语段阅读
语段一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
语段二
淅沥沥,淅沥沥,顽皮的雨滴娃娃挣开了云妈妈的怀抱,一个一个跳到了树上、落到了屋顶上、挤进了草丛里。它把荷花的伞当滑梯,站不稳,骨碌骨碌滚下来。它把清清的池塘当跳水的游泳池,纵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涟漪(yī)。它喜欢躲在路边的土坑里,车轮碾(niǎn)过,它马上蹦得高高的,溅得路人一身泥。它喜欢在柔柔的沙滩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见了,却傻傻地留下颗颗脚印。淅沥沥,淅沥沥,顽皮的小雨滴唱着歌儿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1】(语段比较)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这两段话都通过______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生动地表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2)语段一中通过___、___等词语描写小露珠装点的对象,从___写出了小露珠的美丽。语段二中用“挣开”“____” “___” “___” “___” “___”“____”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___的样子。
【2】(语言积累)这两篇写景的短文,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请抄写下来,并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
这句话通过___描写,体现了___的娃娃形象。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到了一口井里。
蜗牛决心爬出去,可是井壁很滑,爬三步退两步。它毫不灰心,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
青蛙看蜗牛爬得很吃力,就劝蜗牛说:“像你这样进三步退两步,到什么时候才能爬出去?别费这个劲了,听天由命吧!”蜗牛满怀信心地说:“不怕慢,就怕站。我虽然爬得很慢,但前进一步,就离井口近一步。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爬出这井口。”说完,它又不停地向上爬。
天渐渐黑了,青蛙坐在井下,先是“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后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黎明。它抬头望去,蜗牛已登上井台。蜗牛望着那广阔无际的蓝天和大地,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而青蛙仍旧坐在井下,只能低头叹气,或者抬起头仰望蓝天。
(1)填空。(3分)
( )的井壁 ( )地向上爬 爬得( )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一步一步 迷迷糊糊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打“√”。(4分)
①毫不灰心:A 细长而尖的毛 B 长度单位 C 数量极少,一点
②广阔无际:A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B 彼此之间 C 当,正逢这个时候
(4)用“_____”画出文中表现蜗牛爬出井台决心大的句子。(3分)
(5)“蜗牛”和“青蛙”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3分)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剃头大师(节选)
①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②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③“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④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1】第①自然段中,从“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可以体会到( )
A.“我”剃头的技术熟练
B.“我”剃头的动作很随意
【2】第②自然段中,“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我”闯了什么祸?用横线“ ”画出来。
【3】第④自然段中,“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用波纹线“﹏﹏﹏”画出能说明原因的一句话。
【4】你喜欢小沙还是喜欢“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加油站
车到太平山顶,我登上瞭望台。一丝丝夜风迎面吹来,掠过山顶的树梢,又匆匆去亲吻那远方的灯火。眼下是林立如笋的摩天大厦和千千万万的灯火。
1.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
(1) 摩天大厦( )
①接近②摩擦③研究
(2) 林立如笋( )
①古代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横木②竹的青皮③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
2.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 作者观察的地点是在太平山脚下。 ( )
(2) 这段写了鸟瞰香港的夜色。 ( )
(3) 这段写了仰视香港的夜色。 ( )
(4)这段话写了俯视香港的夜色。( )
3、这段话中夜风“”灯火,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句话用了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鹿角____________的特点。
请你用上面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大象的耳朵真大。
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
“真糟糕,这么简单的题被我做错了!”王琳________________
(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写。
(1)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________过来,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宝贵的 我国 是 赵州桥 遗产 历史 文化(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奶奶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把今天所有的一切的家庭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没看见王老师,原来他已经离开走了。
2.看了《啥是佩奇》的短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雨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红伞花出现在校园里。
21、妙笔生花。
学会观察就会有很多的发现!同学们,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请你写一篇观察日记,把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写下来。注意日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