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文章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B.阅读时要重点体会那些反复出现的关键语句,把握每段的内容
C.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帮助理解
D.必须把难懂的词语都弄清楚,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屋瞻 成千上万 B.佛拭 无忧无虏
C.狂吠 空空如也 D.胳膊 一丝不荀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蛱蝶(jiá)(蝴蝶的一种)
B.树栖恐龙(xī)(在树上居住的恐龙)
C.杂兴(xīng)(随兴而写的诗)
D.隐形战机(yǐng)(人眼看不见的战斗机)
4、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
1.( )天气很冷,他又穿的单薄,( )冻得全身发抖。
2.许衡( )自己不去摘梨,( )劝朋友们也不要摘。
3.( )你已经发现这样做是错的,( )应该马上改正。
4.( )爷爷年纪大了,( )他说话声音宏亮,行动十分利索。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请把电脑桌面整理一下,文件太多了,电脑很卡顿;有什么问题我们最好摆到桌面上来谈。
B.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克隆技术能用于培育家畜的新品种。
C.我对海底充满了好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感受第一次潜水的滋味。在我们班的微信群里,总是有一些家长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从不发言。
D.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企业在厂房建设等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6、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颤颤魏魏 如怨如诉 枝折花落 炊烟袅袅
B.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局促不安 扬长而去
C.振耳欲聋 昆鹏展翅 嫦娥奔月 依山傍水
D.跃跃欲试 绿草如菌 汹涌湍急 忠于职守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巩固 浏览 轮落
B.慷概 赠予 俏丽
C.英俊 严峻 预兆
D.和蔼 焕散 脚趾
8、比一比,再组词。
亭( ) 音( ) 庭( ) 骡( )
停( ) 谙( ) 挺( ) 螺( )
婷( ) 暗( ) 蜓( ) 摞( )
9、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练习。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选自艾青的《绿》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1】这两个片段都写“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强调的是______,“绿意扑眼而来”强调的是______,“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强调的是______。
A.绿无处不在 B.绿的种类多 C.绿的差异大
【2】下面的诗句中,与“流的水是绿的”写的是同一种事物的是( )
A.绿树村边合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万条垂下绿丝绦
【3】艾青的《绿》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说它们都是“绿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着仿照画“ ”部分写一写整个世界都被火烧云染红时的景象:
__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___也是红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绿》中“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是说绿色太浓了,以至于看起来非常奇怪。
B.《绿》中描写的“绿”是大自然中的景象,更是作者的感觉和联想。
C.《西湖漫笔》中“苍翠欲滴”写的是雨滴在碧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而欲落未落的样子。
D.《西湖漫笔》中“直绿到了石头缝里”的意思是绿色的青苔绕过了石头缝。
10、课外阅读(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花山记
胡竹峰
①到达花山时,已过黄昏。虫声像潮水,星火繁茂,灯光倒显得暗淡了,朦胧中只觉得那山清秀平缓,山林的野气澎湃而来,深吸一口气,有蔬笋瓜果风味。内心欢喜。
②石路自脚下蜿蜒向上,适迹树林。入眼皆绿,青冈栎、橡树、榉树、三角械、翠柏的绿,还有流水的绿,青苔的绿。入了绿野婆娑之地,人也是青翠的,满眼青翠,满耳青翠,满鼻青翠,满心青翠。
③花山的水干净。远看是一道晃动着的清亮的白光,走近才知道是澄澈的一泓山泉。掬得满满一捧山泉,双手一凉,然后是湿润的舒爽。
④花山长满了树,纤细瘦长,树龄多不长,枝叶鲜亮,姿态温柔,让山体多了舒缓。更奇的是或仄或卧或立的老树,像隐逸的猎人。
⑤不独树多,石头也多。苏州产美石,太湖石褶、漏、瘦、透之美迷倒众生。花山的石头却厚朴,满山散落的石头,颜色苍茫古旧,不像太湖石以白娱人。一些石头上凿有字,或写景或抒情或言志或警世,几百处楷行隶草篆石刻,写着“隔凡”“吞石”“坠宿”“渴龟”“花山鸟道”“凌风栈”……
⑥天下处处有河有山,此处山以花为名,这是山的幸事。一时倒羡慕那些近山而居的人了。
⑦花山,在苏州城西。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本文按照 的游览顺序介绍了花山之景。
A.地点变化、视角转移
B.时间变化
C.景色变化
【2】请根据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所闻,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到达花山(动人的声音、清新的气味)→_______( )→深入幽静山中( ) →窗外(雨雾、绿山)
【3】第②自然段画“——”句子从视觉、和角度,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文章③④⑤三个自然段介绍了花山上各种景物及特点,请你根据内容,将下列图表补充完整。
【5】你从这篇游记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出两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①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別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妈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信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汩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了擤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文中画线句子①是对父亲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当时_______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画线句子②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反映了父亲对“我”自己能骑车的_________。
【2】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短文你能体会到父亲的爱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4】题目是“父亲的爱”为什么文中却写了那么多表现母爱的呢?( )
A.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感受到了母爱。
B.因为作者是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C.因为父亲不爱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
12、读短文,并完成下列各题。(14分)
为闯祸负责
那是1920年。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小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了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然而,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过了不知多久 父亲才冷冰冰地说道 既然是你闯下的祸 就应该由你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 停了一下,父亲掏出了钱,(严格 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不过,你必须想法还(hái húan)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地跑去了老人家里。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打工挣(zhēnɡ zhènɡ)钱还父亲。由于他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助别人洗盘刷碗,有时还捡捡破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 自满)地交给了父亲。父亲欣慰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有出息。”
许多年后,这位男孩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请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打上“√”(2分)
3.根据意思,写出文章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胆怯畏缩的样子。 ( )
②喜欢而心安。 ( )
4.读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4分)
①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一个 的小孩。
②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一个 的小孩。
5.你闯过祸吗?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你认为里根父亲的做法好吗?为什么?(4分)
13、阅读宝库。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qǐ yǐ)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xuán xuàn)。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hé hè)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春天的______和______。
A.竖琴 B.口琴 C.明镜 D.铜镜
【3】用“ ”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这句话为什么打动了你,请写下来。
【4】在课文中,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桃花水的____________之情。
14、课外阅读
沙湖
从银川向北约六十千米,便是沙湖风景区。提起沙湖,人们感叹最多的是它沙水相依的奇观,沙围着水,水环着沙,它们平和地依偎在一起,仿佛是相守走过千百年的恋人。
我们乘船驶入湖区。湖水清漖、明净。荡舟其中,感到清新舒畅。湖内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可谓“① "。
游船在行进中,不时遇到一簇又一簇的芦苇。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有时仿佛要挡住去路,真有点儿“ ② ”的感觉。
放眼望去,众鸟纷飞。这里有一百多种野生鸟类,总数量有十万只以上。位于湖中心的“百鸟乐园”又称“观鸟台”,是候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观赏到天鹅海鸥、灰鹤等。成群的鸟儿在空中盘旋,成为沙湖景色一绝。
船行到南岸,训练有素的沙漠之舟--骆驼载着我们进入起伏不平的沙丘群。登上最高的沙丘之巅,一望无际的沙漠给人以豪放、博大之感。
湖水似海,柔沙似绸,水天一色,苇丛若画,沙湖就像镶嵌在宁夏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删节)
【1】选择恰当的古诗名句分别填入短文中的横线处。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短文按 顺序写出了沙湖令人惊叹的美丽奇观,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相关句子。
【3】沙湖的美体现在哪儿?
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沙湖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放射光芒?
_______
15、照样子,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河流醒来了!(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们社区(所居住的地方)要评选最值得夸赞的人。如果请你推荐一位,你会推荐谁呢?请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他(她)为什么值得夸赞。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300字。